一种含苯菌酮和苯氧喹啉的杀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8353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9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苯菌酮和苯氧喹啉的杀菌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由苯菌酮与苯氧喹啉组成,苯菌酮与苯氧喹啉的重量比是1:20~10:1,优选为1:10~5:1。本组合物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微乳剂、乳油剂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分合理,杀菌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且其活性和杀菌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除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外,而且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农作物白粉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苯菌酮和苯氧喹啉的杀菌组合物,属于复配农药

技术介绍
苯菌酮,英文通用名Metrafenone,化学名(3_溴_6_甲氧基_2_甲基苯基)-(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甲酮,是由巴斯夫公司开发的农用杀真菌剂,对各类作物白粉病有保护、治疗和抑制产孢的作用。苯氧喹啉,英文名为quinoxyfen,化学名称5,7_ 二氯_4_喹啉基_4_氟苯基醚,为保护性杀菌剂,对谷物类白粉病的防治有特效,叶面施药后,药剂可迅速地渗入到植株组织中,并向顶转移,持效期长达70d。同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杀菌剂包括三唑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等无交互抗性。 白粉病是一种广泛发生的世界性病害。病原菌主要通过气流传播,具有潜育期短、再侵染频繁、流行性强、抗性发展快等特点,对小麦、黄瓜、葡萄、草莓等作物危害严重,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尽管苯菌酮对各类作物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效,但它作用机理单一,上市后存在着抗性风险,导致防效降低,且使用成本高。专利技术人意外发现,将作用机理不同的苯菌酮和苯氧喹啉复配,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能显著提高治疗、保护的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防治成本,对作物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增效作用显著,杀菌效果好,用药成本低,对作物安全的农用杀菌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在防治农作物白粉病中的应用。为了克服现有单一制剂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 一种含苯菌酮和苯氧喹啉的杀菌组合物,其活性成分由苯菌酮和苯氧喹啉组成,苯菌酮和苯氧喹啉的重量比是I :20 10 :1,优选为I :10 5 :1,更优选为I :5 2 :1,最优选为 I :1。苯菌酮和苯氧喹啉的累积量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5% 80%,优选为8% 70%。本专利技术杀菌组合物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制剂剂型是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微乳剂或乳油。对于水分散粒剂来说,本领域技术人员很熟悉使用相应的助剂完成本专利技术。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崩解剂如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中一种或多种;粘结剂如硅藻土、玉米淀粉、PVA、羧甲基(乙基)纤维素类中的一种或多种;填料如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一种或多种。对可湿性粉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填料如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一种或多种。对悬浮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扩散剂NNO)、TERSPERSE 2020 (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烷基萘磺酸盐类)中一种或多种;乳化剂如农乳700# (通用名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农乳2201、斯盘-60# (通用名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吐温-60# (通用名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农乳1601# (通用名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TERSPERSE 4894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TERSPERSE 2500中一种或多种;增稠剂如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中一种或多种;防腐剂如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中一种或多种;稳定剂如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磷酸三苯酯中一种或多种;消泡剂如有机硅类消泡剂;防冻剂如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中一种或多种。对微乳剂,可使用的助剂有乳化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农乳500#)、农乳700#、农乳2201#、斯盘-60#、吐温-60#、TX-10 (通用名辛基酚聚氧乙烯(10)醚)、农乳1601、农 乳600#、农乳400#中一种或多种;助乳化剂如甲醇、异丙醇、正丁醇、乙醇中一种或多种;溶剂如环己酮、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苯、甲苯、溶剂油(牌号S-150、S-180、S-200) —种或多种;稳定剂如亚磷酸三苯酯、环氧氯丙烷中一种或多种;水为去离子水。对于乳油来说,可使用的助剂有乳化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农乳500#)、农乳700#、农乳2201#、斯盘-60#、吐温-60#、TX-10、农乳1601#、农乳600#、农乳400#中一种或多种;溶剂如二甲苯、甲苯、溶剂油(S-150、S-180、S-200)、甲苯、甲醇、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环己酮、丙酮、二甲基亚砜中一种或多种。对可分散油悬浮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扩散剂剛0)、TERSPERSE 2020中一种或多种;乳化剂如BY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系列乳化剂(BY-110、BY-125、BY-140)农乳700#、农乳2201#、斯盘-60#、吐温-60#、农乳1601#、TERSPERSE 4894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TERSPERSE 2500中一种或多种;增稠剂如白炭黑、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中一种或多种;防冻剂如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中一种或多种;稳定剂如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磷酸三苯酯中一种或多种;分散介质如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油酸甲酯、柴油、机油、矿物油中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组分合理,治疗加保护作用,杀菌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且其活性和杀菌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作物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本专利技术对小麦、黄瓜、葡萄、草莓等作物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来说明苯菌酮和苯氧喹啉混配对白粉病的增效作用。为了防治农业生产上的黄瓜白粉病,专利技术人以苯菌酮与苯氧喹啉进行了相互复配的增效研究,具体方法为试验对象为黄瓜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将原药配制成需要的试验药剂,试验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11—2008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11部分防治瓜类白粉病试验盆栽法》。首先将单剂及各混配药剂设置5个不同浓度梯度(在预备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药剂组合和配比不同,浓度梯度设置亦有所不同,防效在5% 90%的范围内按等比级数设定)。用加有少量表面活性剂(吐温80)的纯净水,洗取长满白粉病菌黄瓜叶片上的新鲜孢子,用双层纱布过滤,制成孢子浓度为I X IO5个孢子/毫升的悬浮液,备用。每处理3盆,4次重复,并设只含溶剂和表面活性剂而不含有效成分的处理作空白对照。用孢子悬浮液在药剂处理前24h接种,将药液均匀喷施于叶面至全部润湿,待药液自然风干后备用。接种和药剂处理后的盆栽黄瓜自然风干,然后移至恒温室,在温度20°C 24°C的条件下培养7天 10天。待空白对照病叶率达到80%以上时,分级调查各处理发病情况,每处理至少调查30片叶,分级标准为 O级无病; I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苯菌酮和苯氧喹啉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由苯菌酮和苯氧喹啉组成,苯菌酮和苯氧喹啉的重量比是1:20~1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甫何爱华冯建雄张崇斌时晓磊张杰黄发伟韦挺侯江利孙瑞赵海军梅红玉寇鹏斌乌小瑜陆海瑞达普妮梁百亮周大伟杨子瑶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