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式平板轮辋滚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460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式平板轮辋滚型机,它包括机身,上辊轴、下辊轴和两只侧辊轴及上料机构,上下辊轴的主轴分别通过专用轴承固定在各自的摆臂支承筒内,上摆臂通过连接螺杆与绞接在机架上的蜗轮箱连接通过调整连接螺杆可以带动上主轴倾斜,从调整模具的位置;下摆臂通过专用轴承与液压缸连接,液压缸工作时带动下主轴及模具上下移动达到对模和最佳效果。(*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处车轮制造专用机床,尤其涉及开式平板轮辋滚型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轮辋滚型设备多为闭式机构,调整及换模具十分不方便,该机构为龙门架式,上辊轴由液压缸上下移动,下辊轴装模具处分为两节,因此下模具也必须分为两段,工作时中间通过机构加接在一起,两轴采用齿轮机构传递动力,速度不可调;部分开式机构采用机械式,上下辊轴采用齿轮连接,调整及使用中容易造成工件拉伤,并且辊轴尺寸由于受空间限制,辊轴直径只能做的比较小,强度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开式平板轮辋滚型机,其辊轴直径钢性好,调整安装模具方便快捷。本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开式平板轮辋滚型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前后两块矩形立板通过连接件固定而成的机身,上辊轴下滚轴及与两滚轴相配合的两只液压马达,对称安装在机身两侧两只侧辊及上料机构;上辊轴外端的液压马达通过联轴套与上主轴相连,上主轴后端通过两只圆锥滚子轴承固定在摆臂支承筒内,上主轴前端通过三个单挡边圆柱滚子轴承径向支承;装模键安装在上主轴的右端部,摆臂支承筒内孔通过摆臂支承套1和摆臂支承套2与铰接轴相连,铰链轴1通过两个关节轴承、与机身连接,铰链轴的后端安装滑块;摆臂支承筒另一端通过关节轴承、调整螺杆及调节螺母与蜗轮箱相连,蜗轮箱通过支承销与机身相连,蜗轮箱内安装蜗轮和与蜗轮相连的盘式电机;下辊轴外端的液压马达通过联轴套与下主轴相连,下主轴后端通过两只圆锥滚子轴承固定在摆臂支承筒内,下主轴前端通过三只单挡边圆柱滚子轴承径向支承,装模键安装在下主轴的右端部;摆臂支承筒内孔通过摆臂支承套1和摆臂支承套2与铰接轴连接,铰接轴通过两端的圆锥滚子轴承固定在机身上,调节螺母、安装在铰接轴的中段;摆臂支承筒的另一端通过销轴、关节轴承和油缸连接件和油缸连接,油缸的缸体通过销轴固定在机身上,上料机构安装在机身中部。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辊轴之间没有齿轮,可以获得最大辊轴直径,从而辊轴刚性最佳,由于为开式结构,所以换模快捷。主轴采用液压马达驱动,无需齿轮箱。液压马达安装在滚型机的后面,上下主轴液压马达采用串联连接,上主轴的转速的降低导致下主轴速度的增加,但上下主轴的转数总和保持恒定,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同以往设备相比,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上辊轴可倾斜调节,下辊轴可轴向调节,可以使模具调整非常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配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上辊轴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C-C剖视图;图5为图3的A-A剖视图;图6为图3的B-B剖视图;图7为下辊轴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B-B剖视图图9为图7的A-A剖视图。图中1、机身,2、上辊轴,3、侧辊,4、液压马达,5、液压马达,6、下辊轴,7、上料机构,8、支承销,9、蜗轮,10、盘式电机,11、调节螺母,12、调整螺杆,13、关节轴承,14、键,15、锁紧螺母,16、装模键,17、单挡连圆柱,18、摆臂支承筒,19、上主轴,20、圆锥滚子轴承,21、联轴套,22、液压马达,23、滑块,24、调整螺母,25、调整螺杆,26、支承块,27、关节轴承,28、摆臂支承套1,29、螺母1,30、铰接轴,31、螺母2,33、关节轴承,34、键轮,35、调整蜗杆,36、手动调节位置,37、圆锥滚子轴承,38、摆臂支承套1,39、调整螺母,40、铰接轴,41、调整螺母,42、摆臂支承,43、圆锥滚子轴承,44、锁紧螺母,45、装模键,46、单挡边圆柱滚子轴承,47、关节轴承,48、油缸连接件,49、油缸,50、下主轴,51、摆臂支承筒,52、圆锥滚子轴承,53、连接套,54、液压马达,55、销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开式平板轮辋滚型机由机龙门式机架1和安装在机械1上、下部位的上辊轴2、下辊轴6及两侧对称安装在机架1上的两只侧轮3,每组辊轴都带有摆臂,与机架采用绞接的方法连接。安装在机架1中部的上料机构7是方便上、下料时使用的。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上辊轴左端的液压马达22通过联轴套21与上主轴19相连,上主轴19通过两个圆锥滚子轴承20固定在摆臂支承筒18上,前连通过三个单挡边圆柱滚子轴承17径向支承,摆臂通过两个摆臂支承套28、32与铰接轴39相连,铰接轴30通过两个关节轴承27、33与机身1相连,铰接轴30后面为滑块23,当上下调节调整螺杆12时,将造成铰接轴30的倾斜,从而摆臂倾斜,带动上主轴19倾斜;摆臂通过调整螺杆12与蜗轮箱相连,蜗轮箱通过支承销8与机身1相连,通过调整蜗杆使上主轴19上下移动,从而调整两上主轴19与下主轴的中心距。蜗杆即可机动又可手动。上主轴19的右端部固定的装模键16上安装轧辊模具并用锁紧螺母16锁紧。如图7、图8、图9所示,下辊轴左端的液压马达54通过联轴套53与下主轴50相连,下主轴50通过两个圆锥滚子轴承52固定在摆臂支承筒51上,前边通过三个单挡边圆柱滚子轴承46径向支承,摆臂通过两个摆臂支承套38、42与铰接轴40相连,铰接轴40通过两个圆锥滚子轴承37、43固定在机身1上,当调整两个下调整螺母39、41时将造成摆臂的前后移动,带动下主轴50前后移动。摆臂通过销轴55、关节轴承47及油缸连接件48与油缸49相连,油缸49通过销轴固定在机身1上。下主轴50的右端固定的装模键45上安装轧辊模具并用锁紧螺母44锁紧。本技术动力来源于机外压力泵,高压油通过油管带动上、下辊轴的两只液压马达22、54,两只液压马达为油路串联式连接,上主轴19的转速的降低导致下主轴50速度的增加,但上、下主轴的转数决和保持恒定,从而保证的轮辋的滚型质量。权利要求1.一种开式平板轮辋滚型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前后两块矩形立板通过连接件固定而成的机身(1),上辊轴(2)下滚轴(6)及与两滚轴(2)、(6)相配合的两只液压马达(5),对称安装在机身两侧两只侧辊(3)及上料机构(7);上辊轴(2)外端的液压马达(22)通过联轴套(21)与上主轴(19)相连,上主轴(19)后端通过两只圆锥滚子轴承(20)固定在摆臂支承筒(18)内,上主轴(19)前端通过三个单挡边圆柱滚子轴承(20)径向支承;装模键(16)安装在上主轴(19)的右端部,摆臂支承筒内孔通过摆臂支承套1(28)和摆臂支承套2(32)与铰接轴(30)相连,铰链轴1(30)通过两个关节轴承(27)、(33)与机身(1)连接,铰链轴(30)的后端安装滑块(23);摆臂支承筒(18)另一端通过关节轴承(13)、调整螺杆(12)及调节螺母(11)与蜗轮箱相连,蜗轮箱通过支承销(8)与机身(1)相连,蜗轮箱内安装蜗轮(9)和与蜗轮相连的盘式电机(10);下辊轴(6)外端的液压马达(54)通过联轴套(21)与下主轴(50)相连,下主轴(50)后端通过两只圆锥滚子轴承(52)固定在摆臂支承筒(51)内,下主轴(50)前端通过三只单挡边圆柱滚子轴承(46)径向支承,装模键(45)安装在下主轴(50)的右端部;摆臂支承筒(51)内孔通过摆臂支承套1(38)和摆臂支承套2(42)与铰接轴(40)连接,铰接轴(40)通过两端的圆锥滚子轴承(37)、(43)固定在机身(1)上,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式平板轮辋滚型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前后两块矩形立板通过连接件固定而成的机身(1),上辊轴(2)下滚轴(6)及与两滚轴(2)、(6)相配合的两只液压马达(5),对称安装在机身两侧两只侧辊(3)及上料机构(7);上辊轴(2)外端的液压马达(22)通过联轴套(21)与上主轴(19)相连,上主轴(19)后端通过两只圆锥滚子轴承(20)固定在摆臂支承筒(18)内,上主轴(19)前端通过三个单挡边圆柱滚子轴承(20)径向支承;装模键(16)安装在上主轴(19)的右端部,摆臂支承筒内孔通过摆臂支承套1(28)和摆臂支承套2(32)与铰接轴(30)相连,铰链轴1(30)通过两个关节轴承(27)、(33)与机身(1)连接,铰链轴(30)的后端安装滑块(23);摆臂支承筒(18)另一端通过关节轴承(13)、调整螺杆(12)及调节螺母(11)与蜗轮箱相连,蜗轮箱通过支承销(8)与机身(1)相连,蜗轮箱内安装蜗轮(9)和与蜗轮相连的盘式电机(10);下辊轴(6)外端的液压马达(54)通过联轴套(21)与下主轴(50)相连,下主轴(50)后端通过两只圆锥滚子轴承(52)固定在摆臂支承筒(51)内,下主轴(50)前端通过三只单挡边圆柱滚子轴承(46)径向支承,装模键(45)安装在下主轴(50)的右端部;摆臂支承筒(51)内孔通过摆臂支承套1(38)和摆臂支承套2(42)与铰接轴(40)连接,铰接轴(40)通过两端的圆锥滚子轴承(37)、(43)固定在机身(1)上,调节螺母(39)、(41)安装在铰接轴(40)的中段;摆臂支承筒(51)的另一端通过销轴(55)、关节轴承(47)和油缸连接件(48)和油缸(49)连接,油缸(49)的缸体通过销轴固定在机身(1)上,上料机构(7)安装在机身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碧舟姚彬宋广惠胡志刚郭万川马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徐州锻压机床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