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机滑块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116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锻压机械设备压力机上的滑块机构。将蜗轮与上球碗做成分体机构,蜗轮上下间隙通过上球碗外周的压套调整,蜗轮径向以滑块内孔周边定位。蜗杆前端的齿轮结构与计数器后端的小齿轮啮合带动计数器转动。其优点是改变了原来计数器与蜗杆不同心、计数器轴易于断裂的缺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锻压机械设备压力机上的滑块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锻压机构中采用机动调节的压力机滑块大都采用蜗轮、上球碗结构,其计数器后轴与调节蜗杆同轴连接,此种结构蜗轮以球头螺杆定心,蜗轮蜗杆容易咬伤烧死,计数器与蜗杆容易不同心而造成计数器后轴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改进传统调机构,提供一种新的滑块机构,以克服蜗轮以球头螺杆定心蜗轮蜗杆容易烧死,计数器后轴容易断裂的缺点。本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压力机滑块机构,包括球头螺杆、上球碗、计数器、蜗杆及和蜗杆相配合的蜗轮,其特征在于蜗轮与上球碗为分体结构,上球碗位于蜗轮的上方,在上球碗外周设置有调整蜗轮上下间隙的压套,蜗轮径向以滑块内孔周边定位;蜗杆前端呈齿轮结构;在计数器后端装置有小齿轮、蜗杆通过前端的齿轮结构与计数器后端的小齿轮相啮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蜗轮蜗杆中心距在滑块体加工时容易保证,容易装配。蜗杆通过齿轮传动带动计数器,改变了原来计数器与螺杆不同心,计数器轴容易断裂的缺陷。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蜗轮蜗杆装配图。图中1、球头螺杆,2、上球碗,3、计数器,4、压套,5、蜗轮,6、蜗杆,7、小齿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该滑块包括球头蜗杆1,蜗轮5与上球碗2是分体的,在上球碗2的外周装设有压套4,蜗轮的上下间隙通过压套4进行调整。蜗轮的周边及底部以滑块体定位。蜗杆6的前端加工成齿轮结构,计数器3后端装配有小齿轮7,蜗杆6通过前端的齿轮结构与计数器3后端的小齿轮7啮合带动计数器转动。权利要求1.一种压力机滑块机构,包括球头螺杆(1)、上球碗(2)、计数器(3)、蜗杆(6)及和蜗杆相配合的蜗轮(5),其特征在于蜗轮(5)与上球碗(2)为分体结构,上球碗位于蜗轮的上方,在上球碗(2)外周设置有调整蜗轮上下间隙的压套(4),蜗轮径向以滑块内孔周边定位;蜗杆(6)前端呈齿轮结构;在计数器(3)后端装置有小齿轮(7),蜗杆(6)通过前端的齿轮结构与计数器后端的小齿轮(7)相啮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锻压机械设备压力机上的滑块机构。将蜗轮与上球碗做成分体机构,蜗轮上下间隙通过上球碗外周的压套调整,蜗轮径向以滑块内孔周边定位。蜗杆前端的齿轮结构与计数器后端的小齿轮啮合带动计数器转动。其优点是改变了原来计数器与蜗杆不同心、计数器轴易于断裂的缺点。文档编号B30B15/04GK2863302SQ200620068630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9日专利技术者王晓东, 何光军, 胡志刚, 薛杨 申请人:江苏省徐州锻压机床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机滑块机构,包括球头螺杆(1)、上球碗(2)、计数器(3)、蜗杆(6)及和蜗杆相配合的蜗轮(5),其特征在于:蜗轮(5)与上球碗(2)为分体结构,上球碗位于蜗轮的上方,在上球碗(2)外周设置有调整蜗轮上下间隙的压套(4),蜗轮径向以滑块内孔周边定位;蜗杆(6)前端呈齿轮结构;在计数器(3)后端装置有小齿轮(7),蜗杆(6)通过前端的齿轮结构与计数器后端的小齿轮(7)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东何光军胡志刚薛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徐州锻压机床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