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材红热精密锻压成型凹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86401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材红热精密锻压成型凹模结构,包括凹模本体,凹模本体为圆环形,圆环形的凹模本体上有一圆形模腔,圆形模腔内设置有三个用于固定与之配合使用的凸模的卡位槽。圆形模腔内设置有两条导流槽,导流槽的为弧形,其弧度与凹模本体外侧弧度相同,每条导流槽两端各设置有1个排气孔,导流槽靠近外环的一侧增加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合理,材料流动性好,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外观不饱满的产品,在开机生产模具未达到正常生产温度前,使外观不饱满造成的不良率降低约一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设计与制造
,具体是一种铜材红热精密锻压成型凹模结构
技术介绍
镜头的卡口在使用时要求精密滑动配合,才能使相机和镜头的借口位置定位准确不摇摆,保证镜头的使用效果。为使卡口在加工制作上工艺简化,降低成本,在冲压工序时,对部分型面和轮廓直接成型到位,并使产品其他需加工位置预留加工余量尽量小,所以产品的饱满棱角清晰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外观效果和加工过程。卡口在红热状态成型时,受到强压力,产生塑性变形,但在成型过程中,由于产品结构和模具结构特别是凹模的限制,在凹模部分死角位置和产品对材料需求量较大的位置,铜材在高温成型时流动性能的降低会造成外观不良,部分死角位置的空气无法排出,限制了材料的流动到达,不可避免的死角位 置无法排气造成的外观不饱满,因此,需对现有技术中的成型凹模结构进行改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铜材红热精密锻压成型凹模结构,通过增加导流槽及排气孔的方式,材料的流动性得到改善,更快的达到模具内部,使生产的产品外观饱满。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铜材红热精密锻压成型凹模结构,包括凹模本体,所述凹模本体为圆环形,圆环形凹模本体上有一圆形模腔,圆形模腔内设置有两条导流槽,每条导流槽两端各设置有I个排气孔。所述的导流槽为弧形,其弧度与凹模本体外侧弧度相同。所述的圆形模腔内设置有三个卡位槽,用于固定与之配合使用的凸模。所述的导流槽靠近外环的一侧增加斜面,使部分区域的材料不易流出,保证产品的材料充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模腔内增加了两条导流槽,能够调整产品成型压力和材料的流动,使之更易饱满,而排气孔的设计则有利于材料流动成型过程中气体的排放,易于产品成型,导流槽靠近外环的一侧增加斜面,使部分区域的材料不易流出,保证产品的材料充足。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合理,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外观不饱满的产品,在开机生产模具未达到正常生产温度前,能够使外观不饱满造成的不良率降低约一半。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所述铜材红热精密锻压成型凹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部放大图。图中1-凹模本体、2-导流槽、3-排气孔、4-卡位槽、5-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I、图2所示,一种铜材红热精密锻压成型凹模结构,包括凹模本体1,凹模本体I为圆环形,圆环形的凹模本体I上有一圆形模腔,圆形模腔内设置有三个用于固定与之配合使用的凸模的卡位槽4。圆形模腔内设置有两条导流槽2,导流槽2为弧形,其弧度与凹模本体I外侧弧度相同,每条导流槽2两端各设置有I个排气孔3,导流槽2靠近外环的一侧增加斜面5,斜面5能够使部分区域的材料不易流出,保证产品的材料充足。本技术在改善材料的流动方式上,通过在模具上增加导流和设置障碍,使材料热成型时优先到达死角位置,增加导流槽可以导流,让材料更容易流动,更快的达到模具内部,使材料占据空间,设置障碍主要目的也是让材料优先流到尖角部位,再充满模具内部,增加流动障碍主要依靠设计斜面,在本技术中,增加了一个小斜面,使材料不易流 向死角部位,保证材料的充足。权利要求1.一种铜材红热精密锻压成型凹模结构,包括凹模本体,所述凹模本体为圆环形,圆环形的凹模本体上有一圆形模腔,圆形模腔内设置有两条导流槽,每条导流槽两端各设置有I个排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铜材红热精密锻压成型凹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槽为弧形,其弧度与凹模本体外侧弧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铜材红热精密锻压成型凹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模腔内设置有三个卡位槽。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铜材红热精密锻压成型凹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槽靠近外环的一侧增加斜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铜材红热精密锻压成型凹模结构,包括凹模本体,凹模本体为圆环形,圆环形的凹模本体上有一圆形模腔,圆形模腔内设置有三个用于固定与之配合使用的凸模的卡位槽。圆形模腔内设置有两条导流槽,导流槽的为弧形,其弧度与凹模本体外侧弧度相同,每条导流槽两端各设置有1个排气孔,导流槽靠近外环的一侧增加斜面。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合理,材料流动性好,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外观不饱满的产品,在开机生产模具未达到正常生产温度前,使外观不饱满造成的不良率降低约一半。文档编号B21J13/02GK202591505SQ201220178989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4日专利技术者陈静云 申请人:珠海聚能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材红热精密锻压成型凹模结构,包括凹模本体,所述凹模本体为圆环形,圆环形的凹模本体上有一圆形模腔,圆形模腔内设置有两条导流槽,每条导流槽两端各设置有1个排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静云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聚能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