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高精度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8639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毂高精度成型模具,包括有上、下模座和上、下模板,下模座上设有模腔,上、下模板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导套和导柱,模腔内设有凹模,围绕凹模的四周设有抱套,抱套将凹模固定在模腔内,下模板和下模座上设有相贯通的通孔,通孔与模腔相连通,通孔内通过滑动配合安装有顶杆,顶杆向上穿过通孔并延伸到模腔内;上模座的下表面通过连接套固定有朝向凹模的冲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可靠,在上、下模板之间设置相配合的导套和导柱,使得冲头在上、下运动时更为平稳、准确,并在模腔内设置自动定位的凹模来固定工件,有效保证了轮毂的成型质量,从而提高了轮毂的成型精度,节省了材料和人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是一种轮毂高精度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轮毂又称为轮圈,是将叶片固定到旋转轴上的连接部件,也是组成机轮的主要承力构件。轮毂经锻由设置于锻压机锻内的模具锻造成型,现有的模具包括上、下模座和上、下模板,其中上、下模座分别固定安装在上、下模板上,将工件置于下模座的模腔内,通过连接于上模座上的冲头实现轮毂的锻造成型。由于冲头下行时的冲力比较大,给轮毂的成型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产生次品,需要返工再生产,需要耗费很大的原材料和人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毂高精度成型模具,在上、下模板之间设置相配合的导套和导柱,使得冲头在上、下运动时更为平稳、准确,从而保证轮毂的成型质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轮毂高精度成型模具,包括有上、下模座和上、下模板,所述的上、下模座分别固定安装在上、下模板上,下模座上设有模腔,其特征在于上、下模板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导套和导柱,所述导柱的上端分别延伸到导套内并沿其上下移动;所述的模腔内设有凹模,围绕凹模的四周设有抱套,所述的抱套将凹模固定在模腔内,所述的下模板和下模座上设有相贯通的通孔,所述的通孔与模腔相连通,通孔内通过滑动配合安装有顶杆,所述的顶杆向上穿过通孔并延伸到模腔内,围绕顶杆的四周设有柄模,所述的柄模顶在凹模的底部;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通过连接套固定有冲头,所述的冲头朝向凹模。所述的轮毂高精度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模内放置有工件,所述顶杆的端部顶在工件的底部。所述的轮毂高精度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柄模与下模板之间设有垫块。所述的轮毂高精度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套与导柱的配合面间分别设有衬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合理、可靠,在上、下模板之间设置相配合的导套和导柱,使得冲头在上、下运动时更为平稳、准确,并在模腔内设置自动定位的凹模来固定工件,有效保证了轮毂的成型质量,从而提高了轮毂的成型精度,节省了材料和人工。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一种轮毂高精度成型模具,包括有上、下模座1、2和上、下模板3、4,上、下模座1、2分别固定安装在上、下模板3、4上,下模座2上设有模腔5,上、下模板3、4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导套6和导柱7,导柱7的上端分别延伸到导套6内并沿其上下移动;模腔5内设有凹模8,围绕凹模8的四周设有抱套9,抱套9将凹模8固定在模腔5内,下模板4和下模座2上设有相贯通的通孔,通孔与模腔5相连通,通孔内通过滑动配合安装有顶杆10,顶杆10向上穿过通孔并延伸到模腔5内,围绕顶杆10的四周设有柄模11,柄模11顶在凹模8的底部;上模座I的下表面通过连接套12固定有冲头13,冲头13朝向凹模8。凹模8内放置有工件14,顶杆10的端部顶在工件14的底部;柄模11与下模板2之间设有垫块15 ;导套6与导柱7的配合面间分别设有衬套16。·权利要求1.一种轮毂高精度成型模具,包括有上、下模座和上、下模板,所述的上、下模座分别固定安装在上、下模板上,下模座上设有模腔,其特征在于上、下模板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导套和导柱,所述导柱的上端分别延伸到导套内并沿其上下移动;所述的模腔内设有凹模,围绕凹模的四周设有抱套,所述的抱套将凹模固定在模腔内,所述的下模板和下模座上设有相贯通的通孔,所述的通孔与模腔相连通,通孔内通过滑动配合安装有顶杆,所述的顶杆向上穿过通孔并延伸到模腔内,围绕顶杆的四周设有柄模,所述的柄模顶在凹模的底部;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通过连接套固定有冲头,所述的冲头朝向凹模。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轮毂高精度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模内放置有工件,所述顶杆的端部顶在工件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轮毂高精度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柄模与下模板之间设有垫块。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轮毂高精度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套与导柱的配合面间分别设有衬套。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毂高精度成型模具,包括有上、下模座和上、下模板,下模座上设有模腔,上、下模板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导套和导柱,模腔内设有凹模,围绕凹模的四周设有抱套,抱套将凹模固定在模腔内,下模板和下模座上设有相贯通的通孔,通孔与模腔相连通,通孔内通过滑动配合安装有顶杆,顶杆向上穿过通孔并延伸到模腔内;上模座的下表面通过连接套固定有朝向凹模的冲头。本技术结构合理、可靠,在上、下模板之间设置相配合的导套和导柱,使得冲头在上、下运动时更为平稳、准确,并在模腔内设置自动定位的凹模来固定工件,有效保证了轮毂的成型质量,从而提高了轮毂的成型精度,节省了材料和人工。文档编号B21J13/02GK202591502SQ20122016321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7日专利技术者张红喜, 倪明光 申请人:安徽铖友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毂高精度成型模具,包括有上、下模座和上、下模板,所述的上、下模座分别固定安装在上、下模板上,下模座上设有模腔,其特征在于:上、下模板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导套和导柱,所述导柱的上端分别延伸到导套内并沿其上下移动;所述的模腔内设有凹模,围绕凹模的四周设有抱套,所述的抱套将凹模固定在模腔内,所述的下模板和下模座上设有相贯通的通孔,所述的通孔与模腔相连通,通孔内通过滑动配合安装有顶杆,所述的顶杆向上穿过通孔并延伸到模腔内,围绕顶杆的四周设有柄模,所述的柄模顶在凹模的底部;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通过连接套固定有冲头,所述的冲头朝向凹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喜倪明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铖友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