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宏圻专利>正文

组合式可调喷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85559 阅读:5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可调喷射器。由多台可调喷射器组合而成,每台可调喷射器由扩散管、喉管、调节机构、吸入室及其内的喷嘴、喷针构成,各台可调喷射器的吸入室与被吸气分配器连接,喷嘴上部与动力分配器连接,被吸气分配器、动力分配器分别接低压、高压再生塔;扩散管接汇流管,各汇流管接冷却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动力分配器、被吸气分配器将高压再生塔动力气、低压再生塔被吸气均匀分配到各台可调喷射器,各台可调喷射器的混合气集中到汇流管总出口进入到冷却器,其混合气量在10万标立方米/小时以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适应负荷变化,调节範围大,为设计值的120%~30%,能从超音速到亚音速等复杂工况运行,并节省大量设备投资及运行管理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煤化工领域,具体涉及ー种组合式可调喷射器
技术介绍
在煤制油的合成エ艺中会产生大量含ニ氧化碳的气体,对它进行浄化处理是ー个重要环节。可调喷射器是其中的关键设备,其结构如图16所示,冷却器12下有混合器出ロ,上边依次接扩散管11、喉管10、吸入室9、吸入室内装喷嘴7,喷嘴7内有喷针6,吸入室9下部与低压再生塔9通过管道连接,喷嘴7上部与高压再生塔13通过管道连接,调节机构I伸入到吸入室内并与喷针8相连。调节机构为手动或手动加电动的调节机构。它的工作原理是高压再生塔有压气体通过喷嘴形成射流,由于射流边界层紊流扩散作用,将低压再生塔被吸流体吸入并在喉管混合进行能量及质量传递,混合后的流体通过扩散管增压后压出。 采用单台喷射器,当喷射气量超过8万标立方米/小时以上,射流核心区的能量不能充分传递给被吸流体,导致喷射器性能下降,达不到设计要求;如果采用多台単独的喷射器,则需配套多个再生塔和冷凝器,这样设备投资及运行管理费大量増加。对混合气量在10万标立方米/小时以上的情况下,单台喷射器不再适合,必须设计新的可调喷射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g在提供ー种可适应负荷变化,调节範围大的组合式可调喷射器。本技术目的的实现方式为,组合式可调喷射器,由多台可调喷射器组合而成,每台可调喷射器的扩散管上依次接喉管、吸入室、吸入室内装喷嘴,喷嘴内有喷针,调节机构伸入到喷嘴内并与喷针相连;各台可调喷射器的吸入室与被吸气分配器连接,被吸气分配器接低压再生塔;喷嘴上部与动カ分配器连接,动カ分配器接高压再生塔;各台可调喷射器的扩散管接汇流管,各汇流管接冷却器。本技术通过动カ分配器、被吸气分配器两个分配器,将高压再生塔动カ气、低压再生塔被吸气均匀分配到各台可调喷射器,各台可调喷射器的混合气集中到汇流管总出口进入到冷却器,其混合气量在10万标立方米/小时以上。本技术可适应负荷变化,调节範围大,为设计值的120% 30%,能从超音速到亚音速等复杂エ况运行,并节省大量设备投资及运行管理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A向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向视图,图5是图3的B-B向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之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A-A向视图,图8是图6的B-B向视图,图9是图6的C-C向视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A-A向手动加电动式调节机构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A-A向视图,图14是图12的B-B向视图,图15是图12的C-C向视图,图16是现有的可调喷射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參照图I、图2、图16,本技术由三台可调喷射器组合而成,每台可调喷射器5的扩散管11上依次接喉管10、吸入室9、吸入室内装喷嘴7,喷嘴7内有喷针8,调节机构I伸入到喷嘴7内并与喷针8相连;各台可调喷射器的吸入室9与被吸气分配器3连接,被吸气分配器接低压再生塔;喷嘴7上部与动カ分配器2连接,动カ分配器接高压再生塔13 ;各台可调喷射器的扩散管11接汇流管6,各汇流管接冷却器12。调节机构I为手动或手动加电动式调节机构。被吸气分配器3、动カ分配器2为叉管式或圆柱式分配器。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详述本技术。參照图3、图4、图5、图16,本技术由三台可调喷射器组合而成,每台可调喷射器5的扩散管11上依次接喉管10、吸入室9、吸入室内装喷嘴7,喷嘴7内有喷针8,手动式调节机构I伸入到喷嘴7内并与喷针8相连。各台可调喷射器的吸入室9与三叉管式被吸气分配器3-1连接,三叉被吸气分配器接低压再生塔;喷嘴7上部与三叉管式动カ分配器连接,三叉动カ分配器接高压再生塔13。各台可调喷射器的扩散管11接汇流管6,各汇流管接冷却器12。它通过两个叉管式分配器,将动カ气及吸入气均匀分配到各台可调喷射器,混合气集中到汇流管6的总出ロ送到冷却器12。调节机构I为手动,通过手轮和絲杆来移动喷针。參照图6、图7、图8、图9、图16,本技术由三台可调喷射器组合而成,每台可调喷射器5的扩散管11上依次接喉管10、吸入室9、吸入室内装喷嘴7,喷嘴7内有喷针8,手动式调节机构I伸入到喷嘴7内并与喷针8相连。各台可调喷射器的吸入室9与圆柱管式被吸气分配器3-3连接,圆柱管式被吸气分配器接低压再生塔;喷嘴7上部与圆柱管式动カ分配器2-2连接,圆柱管式动カ分配器接高压再生塔13。各台可调喷射器的扩散管11接汇流管6,各汇流管接冷却器12。它通过两个圆柱管式分配器,将动カ气及吸入气均匀分配到各台可调喷射器,混合气集中到汇流管6的总出ロ送到冷却器12。參照图10、图11,本技术由三台可调喷射器组合而成,每台可调喷射器5的扩散管11上依次接喉管10、吸入室9、吸入室内装喷嘴7,喷嘴7内有喷针8,手动加电动式调节机构I伸入到喷嘴7内并与喷针8相连。各台可调喷射器的吸入室9与三叉管式被吸气分配器3-1连接,三叉被吸气分配器接低压再生塔;喷嘴7上部与三叉管式动カ分配器2-1连接,三叉动カ分配器接高压再生塔13。各台可调喷射器的扩散管11接汇流管6,各汇流管接冷却器12。它通过两个叉管式分配器,将动カ气及吸入气均匀分配到各台可调喷射器,混合气集中到汇流管6的总出ロ送到冷却器12。图11调节机构I为手动加电动式,由电动机(右)、蜗轮蜗杆及絲杆(中)、手动轮(左)组成。通过转动电动机或手动轮带动蜗轮蜗杆及絲杆来移动喷针。參照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本技术由三台可调喷射器组合而成,每台可调喷射器5的扩散管11上依次接喉管10、吸入室9,吸入室内装喷嘴7,喷嘴7内有喷针8,手动式调节机构I伸入到喷嘴7内并与喷针8相连。各台可调喷射器的吸入室9与圆柱 管式被吸气分配器3-1连接,圆柱管式被吸气分配器接低压再生塔;喷嘴7上部与圆柱管式动カ分配器2-1连接,圆柱管式动カ分配器接高压再生塔13。各台可调喷射器的扩散管11接汇流管6,各汇流管接冷却器12。它通过两个圆柱管式分配器,将动カ气及吸入气均匀分配到各台可调喷射器,混合气集中到汇流管6的总出ロ送到冷却器12。权利要求1.组合式可调喷射器,其特征在于由多台可调喷射器组合而成,每台可调喷射器的扩散管上依次接喉管、吸入室、吸入室内装喷嘴,喷嘴内有喷针,调节机构伸入到吸入室内并与喷针相连;各台可调喷射器的吸入室与被吸气分配器连接,被吸气分配器接低压再生塔;喷嘴上部与动カ分配器连接,动カ分配器接高压再生塔;各台可调喷射器的扩散管接汇流管,各汇流管接冷却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式可调喷射器,其特征在于被吸气分配器(3)、动カ分配器(2)为叉管式或圆柱式分配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式可调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可调喷射器的调节机构(I)为手动或手动加电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可调喷射器。由多台可调喷射器组合而成,每台可调喷射器由扩散管、喉管、调节机构、吸入室及其内的喷嘴、喷针构成,各台可调喷射器的吸入室与被吸气分配器连接,喷嘴上部与动力分配器连接,被吸气分配器、动力分配器分别接低压、高压再生塔;扩散管接汇流管,各汇流管接冷却器。本技术通过动力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组合式可调喷射器,其特征在于由多台可调喷射器组合而成,每台可调喷射器的扩散管上依次接喉管、吸入室、吸入室内装喷嘴,喷嘴内有喷针,调节机构伸入到吸入室内并与喷针相连;各台可调喷射器的吸入室与被吸气分配器连接,被吸气分配器接低压再生塔;喷嘴上部与动力分配器连接,动力分配器接高压再生塔;各台可调喷射器的扩散管接汇流管,各汇流管接冷却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宏圻陆东宏陆双钢
申请(专利权)人:陆宏圻陆东宏陆双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