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槽沉淀池。
技术介绍
沉淀池在污水处理中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沉淀的污泥,即是一个使泥水分离的构筑物沉淀池按其在污水处理工艺中的用途,可划分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与化学沉淀池;沉淀池的池型按池内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和周边进出水式等等。但平流式沉淀池构造简单,沉淀效果好,工作性能稳定,使用广泛,但占地面积较大;竖流式沉淀池池占地面积小,但深度大,池底为锥形,施工较困难;辐流式沉淀池 池水水流速度不稳定,受进水影响较大;底部刮泥、排泥设备复杂,施工要求高,占地面积较其他沉淀池大。现需要一种沉淀效率高、造价低以及水流速度稳定的沉淀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槽沉淀池,其池水水流速度稳定,沉淀效率闻。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双槽沉淀池,包括圆形的池体以及设置在池体中心的中心柱,所述池体内壁上部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可将环形槽分割为集水槽和配水槽的挡墙,环形槽的宽度不变,所述集水槽包括集水窄边区以及集水宽边区,所述配水槽包括配水窄边区以及配水宽边区,所述配水窄边区与配水宽边区内均设有配水孔,所述配水孔的数量与其所在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槽沉淀池,包括圆形的池体(1)以及设置在池体(1)中心的中心柱(10),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壁上部设有环形槽(2),所述环形槽(2)内设有可将环形槽(2)分割为集水槽(4)和配水槽(3)的挡墙(11),环形槽(2)的宽度不变,所述集水槽(4)包括集水窄边区(42)以及集水宽边区(41),所述配水槽(3)包括配水窄边区(32)以及配水宽边区(31),所述配水窄边区(32)与配水宽边区(31)内均设有配水孔(5),所述配水孔(5)的数量与其所在区域的宽度相匹配,所述配水槽(3)的深度与其所在区域的宽度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武,王文灵,李荣,魏兴龙,梅应敏,黄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协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