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使作业者进行特别的操作,就能够检测包含手动过程和自动过程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变更作业的延迟。根据在管理对象资源上动作的设置工具或设定工具的各种动作来检测与手动过程的开始以及结束对应地发生的事件,根据它们的检测时刻计算该手动过程所花费的实际时间。然后,根据手动过程的预定时间和实际时间计算到该时刻为止的手动过程的延迟率,根据考虑了计算出的延迟率的手动过程的推定所需时间和自动过程的所需时间,推定未完成的作业过程的结束时刻,判定作业是否会在预定的期限内结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监视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变更作业的延迟的技术。
技术介绍
在运用包含服务器、网络、存储装置这样的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资源而构成的计算机系统时,需要根据业务环境的变化等增设或者更新IT资源的结构变更作业。该结构变更作业由一个以上的作业过程(procedure)构成。例如,将IT资源搬入预定的场所来设置,连结电源电缆或网络电缆,在服务器上安装必要的软件,进行网络以及存储装置的初始设定是一系列的作业过程。在这些结构变更作业中,伴随着作业者的人工的作业。人工的作业有时由于作业 者的不习惯或不注意等而引起延迟。因此,监视各个作业过程的进展状况,掌握结构变更作业是否在预定的期限内结束就变得重要。作为用于监视通过人工进行的作业的进展状况的现有技术,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作业者使用便携式计算机将作业过程的开始以及结束的报告发送给作业支援装置,由此确定实际作业时间的技术。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维护管理服务器使测试程序执行的前后,通过从维护人员持有的便携终端接受维护划分信息来确定维护作业的开始以及结束时刻的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3-256624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8-20440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作业支援装置或维护管理服务器为了掌握通过人工进行的作业的开始以及结束,作业者必须从便携式计算机或便携终端进行特别的操作这样的课题。另一方面,在通过人工对IT资源进行的作业中,为了可以利用该IT资源,一般使设置工具工作或者使用已安装的设定工具来进行设定变更。这些设置工具或者设定工具,通常通过在对话窗口或者控制台等中显示消息,例如向作业者通知需要⑶-ROM (CompactDisk-Read Only Memory)介质的更换或设定数据的输入等作业。但是,这些工具如所述现有技术那样不具有确定作业的开始时刻或结束时刻的功能,因此存在无法检测通过人工进行的作业的延迟的课题。进而,在高级的设置工具等中,具备如果预先设定参数或者过程等信息,则仅通过启动该设置工具,以后就能够不通过人工地自动执行复杂的过程的功能。以后将这样的工具自动执行的过程称为“自动过程”,将其它过程称为“手动过程”。自动过程大多在手动过程之后接着进行。与存在作业者的不习惯或者不注意的手动过程相比,自动过程不易发生延迟。所述现有技术存在没有监视包含这样的自动过程和手动过程的作业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这些课题。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以下表示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的代表性的一例。首先,预先定义用于根据在IT资源或OS (Operating System)上运行的设置工具或设定工具的各种动作来检测手动过程的开始以及结束的检查过程。作为各种动作,有在画面上输出的窗口的生成/消失、窗口上的按钮操作、基于OS的事件日志输出、基于应用程序的事件日志输出、向控制台等的消息输出、进程(process )的生成/消失等。然后,在所述IT资源上发生了通过所述检查过程表示的各种动作的情况下,将其作为监视对象事件来检测,并记录检测时刻。将这些检测出的监视对象事件与所述检查过程对照,由此确定开始或者结束了的手动过程,根据它们的检测时刻计算该手动过程所花费的实际时间。最后,根据 手动过程的预定时间和实际时间来推定延迟率,根据考虑了延迟率的手动过程的推定所需时间和自动过程的所需时间来推定未完成的作业过程的结束时刻,判定预定的作业是否可在期间内结束。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预先规定关于在作业中包含的作业过程的执行顺序的依存关系,在作业者弄错作业顺序时,能够警告该主旨。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检测包含手动过程和自动过程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变更作业的延迟。附图说明图I是表不作业管理系统的一例的系统结构图。图2是表示管理服务器的结构的一例的功能框图。图3是表示在阶层构造中配备了事件集约装置的一例的作业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图。图4是管理对象一览的数据构造以及数据的一例。图5是监视对象事件一览的数据构造以及数据的一例。图6是检测完成事件一览的数据构造以及数据的一例。图7是作业一览的数据构造以及数据的一例。图8是作业过程一览的数据构造以及数据的一例。图9是手动过程结果一览的数据构造以及数据的一例。图10是表示事件检测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实际作业时间计算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12是表示作业过程间的执行顺序的依存关系的有向图形的一例。图13是在时间轴上配置了作业过程的图形的一例。图14是表示作业延迟警告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15是作业负责人一览的数据构造以及数据的一例。图16是表示代替负责人显示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17是表示延迟率修正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18是表示作业过程错误警告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以下称为“第一实施方式”)。图I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作业管理系统的一例的系统结构图。如图I所示,作业管理系统I包含成为结构变更作业的对象的计算机系统100、管理服务器101和事件集约装置109而构成。计算机系统100由多个IT资源,例如服务器装置103、存储装置104以及网络装置105构成,对经由网络装置105连接的未图示的客户机装置提供预定的IT服务。管理服务器101、事件集约装置109、服务器装置103、存储装置104以及网络装置 105经由通信链路102与管理用网络106连接并且相互可通信。服务器装置103以及存储装置104经由高速通信链路107与网络装置105连接并且相互可通信。通信链路102以及高速通信链路107是有线或者无线的通信单元,可以包含子网络。管理服务器101、服务器装置103、存储装置104以及网络装置105可以分别以不同的方式与管理用网络106或者网络装置105连接。服务器装置103和存储装置104可以不经由网络装置105而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通信单元直接连接。在图I中举例表示了管理服务器101、事件集约装置109、服务器装置103、存储装置104以及网络装置105分别为一台的情况下的结构,但是,作业管理系统I在构成为系统的范围内,其一部分可以为O台或者多台。此外,管理服务器101、事件集约装置109、服务器装置103、存储装置104以及网络装置105构成为虚拟机。另外,管理服务器101、事件集约装置109、服务器装置103、存储装置104以及网络装置105,其中任意两个以上可以配置在同一机箱内或者同一虚拟机内。网络装置105还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通信单元与其它网络装置105连接。此夕卜,通过网络装置105提供的网络可以与管理用网络106为同一个。此外,通信链路102和高速通信链路107可以为同一个。管理服务器101具备事件检测指示部120、事件记录部121、作业检测部122、作业时间确定部123、作业延迟推定部124、代替负责人确定部125以及作业过程错误确定部126。此外,事件检测指示部120、事件记录部121、作业检测部122、作业时间确定部123、作业延迟推测推定部124、代替负责人确定部125以及作业过程错误确定部126中,至少一个以上不存在也可以。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饭塚大介,小田琢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