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底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76642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3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如下:上盖板、侧壁和底板组成一个空心腔体,空心腔体内部由隔板分成多个加热腔,相邻隔板之间交错布置,隔板的顶部与上盖板的内侧相连接,隔板的底部与底板的内侧相连接,底板的两端与侧壁相连接,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热源入口和热源出口,底板的下部还设置有2号定位孔和3号定位孔,且不与空心腔体相通,上盖板上设置有1号定位孔和4号定位孔。优点:首先能将模套、模底座和振动台在同一个中心线上,振动台产生的激振力更有效的作用在糊料上,使生产的阳极或阴极炭块密度高且均匀。使炭块的底面更加光滑,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底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振动成型方法生产阳极或阴极炭块的模底座装置。
技术介绍
由振动成型机生产阳极或阴极炭块时,由于模套、模底座和振动台有时不在同一个中心线上,会造成炭块的密度低或密度不均匀。振动台上的模底座没有加热系统,模底座靠糊料的温度预热,由于模底座的温度始终小于或等于糊料的温度,在前期生产的一段时间里,造成阳极或阴极炭块的下部不光滑,在炭块排出时经常被损坏,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振动成型方法生产阳极或阴极炭块 的模底座装置,目的是使模套、模底座和振动台在同一个中心线上,使生产的阳极或阴极炭块密度高且均匀。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模底座装置,结构如下上盖板、侧壁和底板组成一个空心腔体,空心腔体内部由隔板分成多个加热腔,相邻隔板之间交错布置,隔板的顶部与上盖板的内侧相连接,隔板的底部与底板的内侧相连接,底板的两端与侧壁相连接,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热源入口和热源出口,底板的下部还设置有2号定位孔和3号定位孔,且不与空心腔体相通,上盖板上设置有I号定位孔和4号定位孔。所述的I号定位孔和4号定位孔设在上盖板对角线的两端。所述的2号定位孔和3号定位孔设置在底板的长轴中心线上。所述的2号定位孔为四棱锥形,3号定位孔为圆锥形。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能将模套、模底座和振动台在同一个中心线上,振动台产生的激振力更有效的作用在糊料上,使生产的阳极或阴极炭块密度高且均匀。此次能使炭块的底面更加光滑,提高产品的合格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模底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俯视图。图中,1、1号定位孔;2、上盖板;3、热源入口;4、2号定位孔;5、隔板;6、底板;7、3号定位孔;8、热源出口 ;9、4号定位孔;10、侧壁。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如图I和图2所示的模底座装置,其结构如下上盖板2、侧壁10和底板6组成一个空心腔体,空心腔体内部由隔板5分成多个加热腔,相邻隔板5之间交错布置,以便于热量的循环,隔板5的顶部与上盖板2的内侧相连接,隔板5的底部与底板6的内侧相连接,底板6的两端与侧壁10相连接。底板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热源入口 3和热源出口 8,底板6的下部还设置有2号定位孔4和3号定位孔7,且不与空心腔体相通。上盖板2上设置有I号定位孔I和4号定位孔9 ;所述的I号定位孔I和4号定位孔9设在上盖板2对角线的两端,其作用是定位模套,使模套的中心线与模底座装置的中心线相重合;2号定位孔4 和3号定位孔7设置在底板6的长轴中心线上,其作用是定位模底座装置,使模底座装置的中心线与振动台的中心线相重合;2号定位孔为四棱锥形,3号定位孔为圆锥形。权利要求1.模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如下上盖板、侧壁和底板组成一个空心腔体,空心腔体内部由隔板分成多个加热腔,相邻隔板之间交错布置,隔板的顶部与上盖板的内侧相连接,隔板的底部与底板的内侧相连接,底板的两端与侧壁相连接,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热源入口和热源出口,底板的下部还设置有2号定位孔和3号定位孔,且不与空心腔体相通,上盖板上设置有I号定位孔和4号定位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模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号定位孔和4号定位孔设在上盖板对角线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模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号定位孔和3号定位孔设置在底板的长轴中心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模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号定位孔为四棱锥形,3号定位孔为圆锥形。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如下上盖板、侧壁和底板组成一个空心腔体,空心腔体内部由隔板分成多个加热腔,相邻隔板之间交错布置,隔板的顶部与上盖板的内侧相连接,隔板的底部与底板的内侧相连接,底板的两端与侧壁相连接,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热源入口和热源出口,底板的下部还设置有2号定位孔和3号定位孔,且不与空心腔体相通,上盖板上设置有1号定位孔和4号定位孔。优点首先能将模套、模底座和振动台在同一个中心线上,振动台产生的激振力更有效的作用在糊料上,使生产的阳极或阴极炭块密度高且均匀。使炭块的底面更加光滑,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文档编号B28B7/24GK102814856SQ20111015488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0日专利技术者齐忠昱, 方明勋, 王林华, 王书宝, 卢延峰 申请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模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如下:上盖板、侧壁和底板组成一个空心腔体,空心腔体内部由隔板分成多个加热腔,相邻隔板之间交错布置,隔板的顶部与上盖板的内侧相连接,隔板的底部与底板的内侧相连接,底板的两端与侧壁相连接,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热源入口和热源出口,底板的下部还设置有2号定位孔和3号定位孔,且不与空心腔体相通,上盖板上设置有1号定位孔和4号定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忠昱方明勋王林华王书宝卢延峰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