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液压驱动差速卧螺离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73403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2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液压驱动差速卧螺离心机,属一种卧螺离心机,包括卧螺离心机本体、驱动电机与至少两个液压泵,至少两个液压泵与驱动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的差速卧螺离心机还包括液压马达与液压差速器,液压马达与卧螺离心机本体上的转鼓动力连接,液压差速器与卧螺离心机本体中的螺旋推料器一端动力连接;所述的液压差速器与液压马达分别通过循环管道接入不同的液压泵,所述的液压差速器与液压马达接入液压泵的循环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液压油油量输出的控制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全液压驱动差速卧螺离心机结构简单,其驱动形式优于现有技术中同种类型的差速卧螺离心机,且其使用的可靠性高,尤其适于水泥、泥浆等物料的分离,应用范围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螺离心机,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全液压驱动差速卧螺离心机
技术介绍
卧螺离心机是一种卧式螺旋卸料、连续操作的沉降设备,其工作原理为转鼓与螺旋以一定差速同向高速旋转,物料由进料管连续引入输料螺旋内筒,加速后进入转鼓,在离心力场作用下,较重的固相物沉积在转鼓壁上形成沉渣层。输料螺旋将沉积的固相物连续不断地推至转鼓锥端,经排渣口排出机外。较轻的液相物则形成内层液环,由转鼓大端溢流口连续溢出转鼓,经排液口排出机外。目前卧螺离心机大致可分为单电机驱动、双电机驱动与单电机单液压驱动三种类型,单电机驱动的卧螺离心机包括两种类型,一种类型为用一台电机主皮带轮驱动转鼓,次级皮带轮驱动差速器带动螺旋推料器;另一种类型为用一台电机驱动转鼓,差速器输入轴固定。第一种方式的驱动方式非常简单,成本较低,对物料的适应性较差,地中调节差速时必须停机通过更换次级皮带轮得以实现;而第二种类型则不可调节差速。双电机驱动的卧螺离心机为采用一台主电机通过皮带直接驱动转鼓,另一台电机通过皮带驱动差速器使其带动螺旋推料器旋转来实现差转速。该类驱动方式控制方便、节约能源,差速可以任意调节,实现无级调速;但由于其差速较大,使得物料在转鼓内停留的时间较短,且造成螺旋推料器磨损严重。而单电机单液压驱动的卧螺离心机为采用一台主电机通过皮带轮直接驱动转鼓,用液压站驱动液压差速器,使其带动螺旋推料器旋转实现差转速。该类驱动方式控制方便、灵敏度较高,但由于液压接头的存在,容易出现液压油渗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全液压驱动差速卧螺离心机,以期望解决现有卧螺离心机驱动方式中转鼓与推料器差速较大,输出扭矩小以及液压接头存在易发生液压油渗漏等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了一种全液压驱动差速卧螺离心机,包括卧螺离心机本体、驱动电机与至少两个液压泵,至少两个液压泵与驱动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的差速卧螺离心机还包括液压马达与液压差速器,液压马达与卧螺离心机本体上的转鼓动力连接,液压差速器与卧螺离心机本体中的螺旋推料器一端动力连接,且液压差速器与液压马达分别带动转鼓与螺旋推料器朝同一方向转动;所述的液压差速器与液压马达分别通过循环管道接入不同的液压泵,所述的液压差速器与液压马达接入液压泵的循环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液压油油量输出的控制块。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用于控制液压油油量输出的控制块是溢流阀组与阀控制装置,通过阀控制装置调节溢流阀组恒定至少两个液压泵向液压差速器与液压马达输出的油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用于控制液压油油量输出的控制块设置在液压差速器与液压马达接入液压泵的循环管道的液压油出路上,且分别控制液压泵向液压差速器或液压马达所输出的油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液压马达通过皮带与转鼓动力连接,其输出轴通过皮带带动转鼓转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液压差速器的输出轴与螺旋推料器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液压差速器的输出轴与螺旋推料器一端的中轴线相互重合,液压差速器的输出轴带动螺旋推料器以其中轴线为中心转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液压泵均置于液压箱中,且液压箱中设置有液压油罐,所述的液压差速器与液压马达接入液压泵的循环管道的液压油回路接入液压油罐,所述的驱动电机呈倒置的安装在液压箱的上部,且液压泵(3)呈相互重叠的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卧螺离心机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相卸料口与液相卸料口。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卧螺离心机本体上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通过信号线接入PLC控制器,且驱动电机、液压泵以及液压差速器与液压马达也通过信号线接入PLC控制器,且它们内部设置有PLC控制的支持控制电路,传感器将从卧螺离心机本体上采集到的各类信息反馈至PLC控制器中,PLC控制器根据该信息依照预先设定的闕值范围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至应差速卧螺离心机中的相应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电动机驱动至少两个液压泵,由不同的液压泵分别带动的液压差速器与液压马达转动,进而使得卧螺离心机本体中的转鼓与螺旋推料器形成差速转动,并且液压输出的扭矩大,使得螺旋推料器动力更加强劲,同时通过液压差速器与液压泵循环管道上的控制块可精确控制液压泵输出的油量和压力,实现液压无极调速,且螺旋推料器与转鼓的差速较低,有利于延长固相物料在转鼓中停留的时间,使固相输出物料含水率更低,且低差转速能够减小物料与螺旋叶片的磨损,从而延长螺旋推料器叶片的使用寿命。同时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全液压驱动差速卧螺离心机结构简单,其驱动形式优于现有技术中同种类型的差速卧螺离心机,且其使用的可靠性高,尤其适于水泥、泥浆等物料的分离,应用范围广阔。附图说明图I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卧螺离心机本体、11为转鼓、12为螺旋推料器、13为固相卸料口、14为液相卸料口、2为驱动电机、3为液压泵、4为液压马达、5为液压差速器、6为控制块、7为循环管道、8为液压箱。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在现有差速卧螺离心机的结构上,对其驱动形式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其主要目的是在增大卧螺离心机转鼓与螺旋推料器输出扭矩的同时,还可对转鼓与螺旋推料器之间的转动差速进行调整,进一步缩小它们的差速值,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物料在转鼓中停留的时间较短而造成排出后固相物料的含水量较高,并且因差速过大而加快螺旋推料器的磨损速度。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图I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是一种全液压驱动差速卧螺离心机,其中包括卧螺离心机本体I、驱动电机2与两个液压泵3,两个液压泵3与驱动电机2动力连接,并且与现有结构的卧螺离心机相类似,卧螺离心机本体I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相卸料口 13与液相卸料口 14。另外,本实施例的全液压差速卧螺离心机中还包括液压马达4与液压差速器5,液压马达4与卧螺离心机本体I上的转鼓11动力连接,液压差速器5与卧螺离心机本体I中的螺旋推料器12 —端动力连接,且液压差速器5与液压马达4分别带动转鼓11与螺旋推料器12朝同一方向转动;所述的液压差速器5与液压马达4分别通过循环管道7接入不同的液压泵3,并且液压差速器5与液压马达4接入液压泵3的循环管道7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液压油油量输出的控制块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两个液压泵,是用于驱动液压马达4与液压差速器5这两个部件的,如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全液压驱动差速卧螺离心机还包含其他液压部件,则可以采用两个以上的液压泵3,又或者考虑到卧螺离心机体积原因,需采用同时具备通过两个循环管道同时向不同的液压装置增压的液压泵,则可直接采用一个多功能液压泵3来实现本实施例,因此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两个液压泵3应当视作为具有同时驱动液压差速器与液压马达功能的一个或多个液压泵,而不仅仅局限于两个液压泵3来实现本专利技术。液压泵将液压油增压输出至液压差速器5与液压马达4,而液压马达与液压差速器5将液压泵3提供的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带动转鼓11和螺旋推料器12转动做功。在上述基础之上,用于实现本专利技术技术目的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的用于控制液压油油量输出的控制块6采用的是溢流阀组与阀控制装置,通过溢流阀组调节并恒定两个液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液压驱动差速卧螺离心机,包括卧螺离心机本体(1)、驱动电机(2)与至少两个液压泵(3),至少两个液压泵(3)与驱动电机(2)动力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差速卧螺离心机还包括液压马达(4)与液压差速器(5),液压马达(4)与卧螺离心机本体(1)上的转鼓(11)动力连接,液压差速器(5)与卧螺离心机本体(1)中的螺旋推料器(12)一端动力连接,且液压差速器(5)与液压马达(4)分别带动转鼓(11)与螺旋推料器(12)朝同一方向转动;所述的液压差速器(5)与液压马达(4)分别通过循环管道(7)接入不同的液压泵(3),所述的液压差速器(5)与液压马达(4)接入液压泵(3)的循环管道(7)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液压油油量输出的控制块(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亲华邓翔曾建清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天圣环保工程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