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油缸及工程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63420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活塞油缸及工程机械。该活塞油缸包括缸筒、活塞杆和活塞,其中,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缸筒内的端部上套装有过渡块,所述过渡块与端部之间设有浮动间隙,所述过渡块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活塞油缸在活塞杆的端部与活塞之间设有过渡块,该过渡块与活塞杆端部的外壁之间具有浮动间隙,即该过渡块可相对活塞杆端部径向浮动,在使用过程中,当缸筒发生弯曲时,活塞侧向受力,推动过渡块偏移,从而实现活塞杆跟随活塞在缸筒内运动,如此设置既可减小“憋劲”,避免出现爬行、抖动等现象,提高油缸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也有助于放宽缸筒的直线度要求,降低缸筒精加工成本,减少报废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活塞油缸及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现有的活塞油缸或伺服油缸普遍采用的导向密封为非金属密封圈,一般需要不断改进密封圈材质、加工方法等,以便提高寿命,满足使用要求。随着油缸工作压力提高,密封圈与缸筒、活塞杆表面的紧箍力也随之提高,在高速往复运动的情况下,密封圈会出现磨损、发热,直至损坏的现象。在油缸行程较长的情形下,除了容易出现上述现象外,还会出现其他问题,如图I所示,此时,缸筒I’的内孔直线度容易产生偏差,加上负载轴向偏移,使传递至活塞杆2’的作用力通过活塞3’的前部集中于缸筒I’内壁的一侧上,进而引起油缸爬行、抖动等异常现象,影响着油缸使用的可靠性和寿命。因此,如何针对现有的活塞油缸进行改进,提高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以进一步适应使用需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活塞油缸及工程机械,以解决现有的油缸在发生弯曲时容易出现爬行、抖动等现象的问题,不但能够放宽缸筒的直线度要求,降低缸筒的精加工成本,还可以延长油缸的使用寿命。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活塞油缸,该活塞油缸包括缸筒、活塞杆和活塞,其中,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缸筒内的端部上套装有过渡块,所述过渡块与所述端部之间设有浮动间隙,所述过渡块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过渡块的周壁上径向穿设有多个安装孔,各安装孔内安装有顶针以及使该顶针顶住所述端部外表面的弹性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安装孔均布于所述过渡块的周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弹簧和紧定螺钉,其中,所述紧定螺钉的外螺纹与所述安装孔的内螺纹相匹配,所述弹簧设于所述顶针和所述紧定螺钉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过渡块与所述活塞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过渡块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活塞上设有内螺纹。进一步地,所述活塞与所述缸筒之间设有密封件。进一步地,所述端部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过渡块轴向运动的卡键。进一步地,所述端部包括依次相连形成阶梯式结构的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限位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限位部的外径,所述过渡块套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卡键套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所述卡键与所述过渡块固定连接。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该工程机械设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活塞油缸。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活塞油缸在活塞杆的端部与活塞之间设置一过渡块,该过渡块与活塞杆端部的外壁之间具有浮动间隙,即该过渡块可相对活塞杆端部径向浮动,在使用过程中,当缸筒发生弯曲时,活塞侧向受力,推动过渡块偏移,从而实现活塞杆跟随活塞在缸筒内运动,如此设置既可减小“憋劲”,避免出现爬行、抖动等现象,提高油缸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也有助于放宽缸筒的直线度要求,降低缸筒精加工成本,减少报废率。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工程机械上设有上述的活塞油缸,由于上述的活塞油缸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有活塞油缸的工程机械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 图I为现有的一种活塞油缸在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塞油缸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过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顶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中卡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B-B向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缸筒;2活塞杆;3安装孔;4紧定螺钉;5过渡块;6螺栓;7卡键;8活塞;9第一安装部;10顶针;11弹簧;12第二安装部;13密封件;14限位部;15浮动间隙;16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指出,本部分中对具体结构的描述及描述顺序仅是对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制作用。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形下,本部分中的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参考图2,并结合图3至图8,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活塞油缸包括缸筒I、活塞杆2、紧定螺钉4、过渡块5、螺栓6、卡键活塞7、活塞8、顶针10、弹簧11和密封件13。其中,活塞杆2位于缸筒I内的端部为阶梯式结构,由依次相连的第一安装部9、第二安装部12和限位部14组成,第一安装部9、限位部14的外径介于限位部14的外径和活塞杆2的外径之间。过渡块5套装于第一安装部9上,过渡块5与第一安装部9之间设有浮动间隙15,即过渡块5可相对第一安装部9 (即活塞杆)在径向上浮动;卡键7套装于第二安装部12上,为了便于装配至第二安装部12上,卡键7沿其径向分成两部分(如图7和图8所示),卡键7上设有螺栓孔16,卡键7通过螺栓孔16和螺栓6与过渡块5固定连接,如此设置可防止过渡块5轴向运动。过渡块5呈阶梯管状,过渡块5邻近活塞8的阶梯环面上设有外螺纹;活塞8靠近过渡块5的一侧设有阶梯式安装槽,该阶梯式安装槽邻近活塞杆2的阶梯环面上设有与该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如图4和图5所示,M示出了该内(外)螺纹的尺寸。在过渡块5和卡键7完成装配后,将活塞8靠近过渡块5实现螺纹连接,此时,卡键7和限位部14置于阶梯式安装槽内。过渡块5的周壁上沿径向均布有多个(图5所示为四个)带有内螺纹的安装孔3,各个安装孔3中由内到外依次安装有顶针10 (如图6所示)、弹簧11和紧定螺钉4,紧定螺钉4的外螺纹与安装孔3上的内螺纹相匹配,在弹簧11和紧定螺钉4的作用下,顶针10顶在第一安装部9的外表面上。密封件13设于活塞8与缸筒I的内壁之间。在工作过程中,在活塞杆2的作用下,活塞8随过渡块5沿着缸筒I的内孔运动,当缸筒I内孔的直线度较高时,活塞8正常运动,过渡块5在弹簧11预紧力的作用下张紧,当缸筒I内孔局部发生微小弯曲时,活塞8侧向受力,推动过渡块5偏移(即径向浮动),从而实现活塞8沿着缸筒I内孔运动。应当理解,过渡块5与第一安装部9之间的浮动间隙15以及过渡块5与缸筒I内壁之间的间隙应保证浮动幅度的需要,通常将过渡块5与缸筒I内壁之间的间隙设大一些,例如,该间隙可以取O. 5mm至O. 8mm内的任一值。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过渡块5与活塞8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固定,便于装配拆卸,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其他固定连接方式,例如螺栓连接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在紧定螺钉4和弹簧11的作用下,顶针10顶在第一安装部9的外表面上,过渡块5张紧,通过调节紧定螺钉4即可控制过渡块5的初始位置,如此设置也便于过渡块5随外部负载的变化进行位置微调,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孔3的数目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多个安装孔3也可以采用其他分布方式;另外,上述实施例采用弹簧11和紧定螺钉4作为弹性装置使顶针10保持在顶出状态,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装置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只要能实现将顶针10保持在顶出状态即可;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不影响实现本技术相应功能的前提下,安装孔3以及设于安装孔3内的部件也可以省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活塞杆2位于缸筒I内的端部设成阶梯式结构,并采用卡键7配合,主要是为了便于安装过渡块5,并限制其在轴向上的运动,其他实施例中,并不限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塞油缸,包括缸筒(1)、活塞杆(2)和活塞(8),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位于所述缸筒(1)内的端部上套装有过渡块(5),所述过渡块(5)与所述端部之间设有浮动间隙(15),所述过渡块(5)与所述活塞(8)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才吴理科姚立波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