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与电线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49450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0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即使湿气存在于电缆连接单元上通过防止湿气进到导体可以解决腐蚀问题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采用端子(10),其前部含有电连接部分(11),而其后部含有电线连接部分(12),它在截面图中看大致是U形的,并且含有基板部分(21、23)和一对从其两个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壁部分(22,24)。电线(W)的末端插入端子(10)的电缆连接单元(12),而电缆(W)的导体(Wa)和绝缘护套(Wb)放置在基板部分(21,23)的上表面上。在这种状态下,导体(Wa)与基板部分(21,23)通过焊接互相接合,以形成端子(10)和电缆(W)的连接结构,至少插入电缆连接单元(12)的电缆(W)的导体部分(Wa)被金属覆盖件(30)覆盖,并且通过焊接,导体(Wa)与覆盖件(30)一起与基板部分(21,23)互相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端子对电线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图6示出专利文献I描述的端子与电线之间的连接结构。该端子110在前部具有连接到蓄电池等的电连接部分111,并且在电连接部分111的后部还具有通过超声焊接连接到电线W的末端的电线连接部分112。电线连接部分112包括位于前侧的导体连接部分114和位于导体连接部分114后侧的护套固定部分115,并且通过具有基板部分121和从基板部分121的两个横向边缘向上竖立的一对侧壁部分122、122,导体连接部分114形成为U形截面。通过使被去除绝缘护套Wb而露出的导体Wa放置在导体连接部分114的基板部分121上,并且使由绝缘套Wb所覆盖的部分保持在护套固定 部分115中并在该状态下将导体Wa焊接到导体连接部分114的基板部121,将电线W的末端电连接并机械连接到端子110。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公开JP-A-2007-12329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顺便提及,在上面描述的端子与电线之间的传统连接结构中,连接于端子110的电线W的末端的导体Wa保持露在外部,使得当水附着于导体Wa时,导体Wa容易受到腐蚀,因此,担心破坏电连接可靠性。鉴于上述情况,已经实施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端子对电线的连接结构,这种连接结构被构造为即使水附着于电线连接部分,仍可以防止水进到电线的导体,以防止腐蚀电线的导体的问题,并且能够避免破坏电连接可靠性的担心。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线端子的连接结构的特征有如下(I)至(4)。(I) 一种电线端子的连接结构,被构造为,采用具有电连接部分,用于与前面的另一个端子连接;以及电线连接部分,通过具有基板部分和一对从位于电连接部分的背面的基板部分的两个横向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壁部分在截面图中大致形成为U形的端子;电线的末端插入端子的电线连接部分,而通过去除电线的末端的绝缘护套露出的导体放置在基板部分的上表面的前侧;电线的末端的绝缘护套的一部分放置在基板部分的上表面的后侧;并且通过在该状态下焊接,导体与基板部分接合;其中至少插入电线连接部分的电线的末端的导体的一部分被金属覆盖件覆盖,并且通过焊接,导体与覆盖件一起与基板部分接合。( 2)在具有上述(I)所述配置的电线端子的连接结构中,覆盖件被构造为大致矩形的平行六面体块,在其中留有前端壁,并且从后端壁形成电线插入槽,利用所述前端壁来覆盖所述电线的所述末端的导体的顶表面。(3 )在具有上述(I)或者(2 )所述配置的电线端子的连接结构中,用所述覆盖件来覆盖从所述导体的顶表面到所述电线的所述末端的一部分所述绝缘护套的范围。(4 )在具有上述(I)至(3 )中的任何一项所述配置的电线端子的连接结构中,覆盖件由与端子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根据具有上述(I)所述配置的电线端子的连接结构与为了至少覆盖导体的一部分形成的金属覆盖件一起,通过焊接导体与端子的基板部分接合,以致利用覆盖件可以覆盖导体的露出部分,并且即使水附着在电线连接部分上,利用覆盖件仍可以防止水进到导体。因此,可以防止因为附着水而方式导体,并且在长时间周期内保持端子与电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根据具有上述(2)所述配置的电线端子的连接结构,覆盖件被配置为大致矩形平 行六面体块,在其中留有前端壁,并且从后端壁形成电线插入槽,利用所述前端壁来覆盖所述电线的所述末端的导体的顶表面,使得在电线的末端被设置在电线连接部分内后,电线的末端被覆盖件覆盖,并且在覆盖件被事先设置在电线连接部分内后,电线的末端还可以被插入矩形平行六面体块的管形电线插入槽。当覆盖件被事先设置时,覆盖件的前端壁执行阻挡壁的功能,因此可以正确设置导体的插入位置。根据具有上述(3)所述配置的电线端子的连接结构,与导体一起,绝缘护套的一部分被覆盖件覆盖,因此,导体可以被完全覆盖,并且可以更确定无疑地防止导体发生腐蚀。根据具有上述(4)所述配置的电线端子的连接结构,覆盖件由与端子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因此,端子可以更确定无疑地连接到电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当水附着在端子与电线之间的连接部分上时,仍可以防止水进到电线的导体,从而防止发生电线的导体发生腐蚀的问题,因此,不担心破坏电连接可靠性。上面简要描述了本专利技术。此外,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面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详情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端子对电线的连接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图2 (a)和2 (b)是该连接结构中使用的覆盖件的构成图,并且图2 (a)是透视图,而图2 (b)是沿图2 (a)的箭头IIb-IIb截取的截面图。图3是示出该覆盖件和电线的末端设置在端子的电线连接部分内的状态的透视图。图4是一透视图,示出在图3所示的设置之后,通过利用超声焊接使覆盖件和电线的导体接合到端子的基板部分而完成连接结构的状态。图5是沿图4的箭头V-V截取的截面图。图6是示出端子与电线之间的传统连接结构的一个例子的透视图。参考附图标记说明W 电线Wa:导体Wb :绝缘护套10 :端子12:电线连接部分14 :导体焊接部分15 :护套保持部分21 :基板部分22 :侧壁部分 23 :基板部分24 :侧壁部分30:覆盖件34 :前端壁36 电线插入槽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在端子中连接于另一个端子等的一侧被设定为前方,而在端子中连接于电线的一侧被设定为后方。图I是本实施例的端子对电线的连接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并且图2 Ca)和2 (b)是该连接结构中使用的覆盖件的构成图,并且图2 (a)是透视图,而图2 (b)是沿图2 (a)的箭头IIb-IIb截取的截面图。图3是示出该覆盖件和电线的末端设置在端子的电线连接部分内的状态的透视图,而图4是一透视图,示出在设置之后,通过利用超声焊接使覆盖件和电线的导体接合到端子的基板部分而完成连接结构的状态,并且图5是沿图4的箭头V-V截取的截面图。如图I所示,该端子10是阴端子,并且具有盒状电连接部分11,带有用于与前面的另一个端子等(未示出)连接的内置弹簧片,并且具有通过位于电连接部分11的后面的接合部分13连接到电线W的末端的电线连接部分12。电线连接部分12包括位于前侧的导体焊接部分14和位于导体焊接部分14的后侧的护套保持部分15。通过具有平基板部分21和一对从基板部分21的两个横向边缘向上延伸的大致互相平行的侧壁部分22,导体焊接部分14形成为大致U形截面图,而通过具有平坦基板部分23和一对从基板部分23的两个横向边缘向上延伸的互相大致平行的侧壁部分24,护套保持部分15在截面图中形成为大致U形。基板部分21、23和侧壁部分22、24在从导体焊接部分14到护套保持部分15的范围内分别形成为连续板状壁,但是构成护套保持部分15的侧壁部分24的后端可以以某种程度向内弯曲,从而提高电线W的保持强度。在获得如图I至3所示的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的情况下,电线W的末端首先被放置在端子10的电线连接部分12上,使得通过去除电线W的末端的绝缘护套Wb而露出的导体Wa被放置在导体焊接部分14的基板部分21的上表面上,而电线W的末端被绝缘护套Wb覆盖的部分被放置在护套保持部分15的基板部分23的上表面上。在此,在电线W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木泰史小林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