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液压成形工艺中将模具部分保持在一起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4605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在液压成形工艺的过程中将模具部分(2a,2b)保持在一起的装置。该装置通过枢轴(5),将具有第一力传送表面(1b)的第一部分(1)与具有第二力传送表面(4c)的第二部分(4)连接起来。具有力(F↓[1])的长度可变的动力构件,趋向于使第二部分(4)通过第一杆(L↓[1])相对于第一部分(1)围绕枢轴(5)转动,第一杆比第二杆(L↓[2])长,以此所产生的输出力(F↓[2])作用于力传送表面(1b,4c)之间,用于在液压成形工艺的过程中将模具部分保持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液压成型工艺中将模具部分保持在一起的装置和 方法。该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压力传送表面的第一部分,具有第二压力传 送表面的第二部分,压力传送表面设置为在液压成型工艺中将模具部分 保持在一起,以及长度可变的动力构件。
技术介绍
液压成型是一种加工工艺,主要是用于制造那些通常具有复杂几何 形状的金属部件。用于液压成型的普通工具包括分为两半的两个夹具, 并且可以在打开和关闭状态之间彼此作相对运动。至少其中一半的夹具 上设置凹槽,在其中可以放置进行用于加工的坯料。在夹具处于关闭状 态时,该凹槽关闭,并且通过提供具有极高压力的流体,使得坯料在凹 槽的表面之后成形。当具有高压的流体在关闭的凹槽中聚积时,需要巨大的力量用于将 分为两半的夹具结合在一起。通常,尺寸庞大的压力机用于产生必要的 压力。此类压力机还需要辅助设备,诸如输送压力机所产生的巨大压力 的基座。因此,在液压成形工艺中,使用此种用于将分为两半的夹持工 具结合在一起的压力机时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W0 01/36123显示了一种液压成形装置,用于在液压成型工艺中将 半模结合在一起。该液压成形装置包括成套的具有楔形凹槽的夹具,在 液压成形的过程中,通过该夹具将半模从相对側压合在一起。通过此种 夹具,能够以相对简单的方式,在不需要大型压力机的情况下,提供液 压成型工艺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保持半模结合在一起的压力。夹具实质上 沿着半模的长边等距离设置。因此,可接近的空间受到了限制,例如 在使用机器人将坯料放置于模具内,并将成形的部件取出的情况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在于提供一种在液压成形工艺的过程中将模具部件保 持在一起的装置,该装置与传统的用于液压成形的压力装置相比具有明显缩小的尺寸和更少的部件,使其能够以明显更低的成本进行制造。该目标通过在初始提及的此种类型的液压成形装置可以达到,其特征在于第二部分经由枢轴连接至第一部分,动力构件与第二部分相连 接,并且与第一部分相连接,以致于当动力构件提供输入力时,动力构 件趋于通过第一杆使得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围绕枢轴进行转动,由 于第一杆比第二杆长,因此产生了更大的输出力,该输出力作用于所迷 的力传送表面之间,用于在液压成形工艺的过程中将模具部件保持在一 起作为。因次,此处的第二部分作为杆进行使用,并且相对于第一部分 围绕枢轴偏转。枢轴相对于第二部分的定位使得在第一杆与第二杆之间 获得所需要的比。由此,在输入力与输出力之间就获得了相应的力比。 在液压成形工艺的过程中将模具部件保持在一起的输出力比输入力大许 多倍。这就使得该装置不需要包括大型的液压缸,对于其它辅助设备的 需要也大幅度的减少了。该装置所包括的部件因此也能够具有小的尺寸。 输入力和输出力趋向于使得该装置的各部分彼此相对转动。这样使得无 论输入力还是输出力多被传送至该装置所固定的地面上。如此,该装置 实质上可以设置于普通工厂地板的任意位置上。因此,不需要向该装置 提供用于吸收这些力的基座。因此,该装置的成本实质上比传统的压力 装置的成本更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第二部分包括经由所述的枢轴连接到第 一部分的狭长部件。如果第二部分作为杠杆使用,其适合于具有相对狭 长的形状,从而使产生相对更大的力的转换成为可能。然而,狭长部件 必须具有足够的刚性以传送此时存在的巨大的力。狭长部件可以连接到 连接到延伸部件,该延伸部件包括第二部分的力传送表面。为了允许第 二部分的力传送表面能够进入使其能够将输出力传送至半模其中之一的 位置,就有必要提供具有此种延伸部件的狭长部件。选择性的,此处的 该狭长部件可以给定适当的形状,使其能够直接从力传送表面将输出力 输送至半模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第一部分包括工作台,该工作台 具有形成第一部分的力传送表面的表面。此种工作台可以基本上是一个 水平的表面,模具部件直接或间接设置在其上。有益地是,该工作台的 表面所具有的尺寸使得模具部件能够沿着该工作台的表面在该工作台表 面上的外侧位置与该工作台的表面上的内侧位置之间移动,在外側位置时,模具部分调节至打开,而在内侧位置时,在其中进行液压成形加工。 由于利用了杠杆效应,用于输送更大的输出力的力传送表面仅发生相对 小的位移。 一旦力传送表面解除了对于模具部分的夹持,就可以简单地 将模具部分转移至本专利技术的外側位置。在外侧位置时,具有用于将模具部分调整至打开状态的空间。因此,当模具部分位于工作台的外侧位置 上时,具有将加工过的零件取出的多个位置,并且可以将新的坯料至于 模具内。这些步骤可以通过机器人完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第一部分固定在地面上。因此, 该装置具有限定数量的移动部件。固定部分包括支承部分,该支承部分 具有在力传送表面与地面之间延伸的坚固主体,固定部分设置在该地面 之上。由此,力传送表面设置于坚固主体上,使得其能够以巨大的力将 模具部分保持在一起。有益的是,该固定部分包括向上的凸出部,该向 上的凸出部包括枢轴,第二部分通过该枢轴连接至固定部分。通过此种伸。长i可变的动力;件基;上是垂直延伸:在:以优选的;式使用了 作为杆件的水平部件。固定部分可以包括向后的凸出部,该向后的凸出 部可以连接至动力构件。后部部分可以如同狭长部件的后部部分那样向 后延伸同样的长度。因此,动力构件能够从枢轴上以相对较长的距离进 行垂直安装。选择性的是,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以可移动的方式进行配置。在 此种情况下,在液压成形工艺的过程中当第 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将动力构 件的输入力转化为将模具部分保持在 一起的巨大输出力时,第一部分和 第二部分就提供了一个移动。第一部分包括狭长部件,并且通过枢轴与 第二部分的狭长部件交叉连接在一起。在此种情况下,该装置包括具有 剪刀状结构的两根杆。第一部分的狭长部件在此包括第一部分的力传送 表面。第一狭长部件具有给定的形状,使得其能够经由其力传送表面将 输出力直接传送至半模。#4居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至少部分 地具有薄片构造。通过将适当数量的具有同样尺寸和形状的此种薄片连接在一起,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这些部分可以具有可变的宽度。有益的 是,该薄片由具有良好的强度性能的金属材料构成。上述目标还可以通过包含以下步骤的方法达到通过枢轴,将具有第一力传送表面的第一部分与具有第二力传送表面的第二部分连接起 来,通过连接机构将长度可变的动力构件与第一部分连接起来,通过连 接机构将长度可变的动力构件与第二部分连接起来,并触发动力构件, 使其提供一个力,该力使得第二部分通过第一杆相对于第一部分围绕枢 轴转动,第一杆比第二杆长,依此所产生的输出力作用于力传送之间, 用于在液压成形工艺的过程中将^^具部分保持在一起。该方法一位着第 二部分被作为杠杆使用,将输入力转化为更大的输出力。因此,有可能 通过利用通过利用相对小功率的构件,以相对简单的方式,在液压成形 工艺的过程中产生出足够大的力,将模具部分保持在一起。附图说明以下将参照随附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示例性的说明,其中:附图1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附图2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附图3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第三个实施例,以及附图4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液压成形工艺的过程中将模具部分(2a,2b)保持在一起的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一个具有第一力传递表面(1b)的第一部分(1)、一个具有第二力传送表面(4c)的第二部分(4),该第一力传递表面和第二力传送表面((1b、4c)被布置成在液压成形工艺的过程中将模具部分(2a,2b)保持在一起,以及可变长度动力构件(7);    其特征在于:    通过枢轴(5),将第一部分(1)与第二部分(4)连接起来,    所述动力机构(7)具有带第二部分(4)的连接机构(6)和带第一部分(1)的连接机构(8),使得当该动力构件(7)供给一个力(F↓[1])时,    它使得第二部分(4)通过第一杆(L↓[1])相对于第一部分(1)围绕枢轴(5)转动,第一杆比第二杆(L↓[2])长,依此所产生的输出力(F↓[2])作用于力传送表面(1b,4c)之间,用于在液压成形工艺的过程中将模具部分保持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埃利森
申请(专利权)人:液压成型设计光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