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端纺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45138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6 0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由端纺纱装置,具有纺纱转杯,该纺纱转杯可转动支承在可接受负压的转杯壳体内并且通过锥形延伸的纤维导引通道与可转动支承在开松辊壳体内的开松辊气动相连,还具有设置在纤维导引通道区域内的用于影响出现在纤维导引通道中的输送空气流动的气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规定,在纤维导引通道(14)的入口侧装设有边界层抽吸机构(2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I的前序部分的自由端纺纱装置
技术介绍
这种自由端纺纱装置很早与气流纺纱杯纺纱机相关地就被公开了并且在许多专利申请中例如在DE4227885C2或者DE102006033971A1中有比较明确的描述。这样的自由端纺纱装置尤其具有以高转速在可接受负压的转杯壳体内回转的纺纱转杯以及纤维条子开松机构,纤维条子开松机构的在开松辊壳体内转动的开松辊将喂给纤维条子开松成单纤维。开松辊壳体此时在至少部分包围开松辊的周向壁的区域内具有两个开口,喂给纤维条子通过所述开口被送入开松辊壳体,从喂给纤维条子中散落出的污垢颗粒从开松辊壳体中被除去以及所开松出的单纤维被转送入纤维导引通道。即,在相对大 的第一开口的区域内设有纤维条子喂给罗拉,它与对应的喂给槽相关地用于可将喂给纤维条子喂给转动的开松辊并由开松辊开松成单纤维。在开松过程中,除单纤维外,也释放出污垢颗粒等,其与开松出的单纤维一起通过开松棍或随开松棍转动的镟润流动被带走。设置在喂给槽上的纤维束支座此时用于将开松辊壳体的第一开口分为纤维条子入口区域和大致相互间隔开的与纤维条子入口区域相接的所谓的污垢出口区域。如果被开松辊带走的单纤维和污垢颗粒到达污垢出口区域,则比较重的污垢颗粒由离心力决定地被甩出,而单纤维通过流入的抽吸空气分量得以稳定下来并留在漩涡流动区域内或者在开松辊上。在污垢出口区域后的几个角度范围内,开松辊壳体的周向壁具有另一个明显较小的开口,它构成呈锥形的纤维导引通道的入口区域。此外,设置在开松辊壳体周向壁的第二开口区域内的纤维导引通道在出口侧连接到自由端纺纱装置的可接受负压的转杯壳体,这导致在纤维导引通道内出现从开松辊壳体指向转杯壳体的输送空气流。纤维导引通道此时优选如此构成和设置,即,纤维导引通道壁作为切线紧靠在包围开松辊的开松辊壳体周向壁上。在纺纱作业中,因为存在于转杯壳体内的纺纱负压而在纤维导引通道的入口区域内也有负压,该负压与作用于由开松辊加速到接近的转动速度的单纤维上的离心力一起用于使单纤维脱离开松辊或者涡旋流动并且经过纤维导引通道被气动输送至在转杯壳体内高速回转的纱转杯。被喂入纺纱转杯的单纤维在纺纱转杯中被纺成纱线,纱线随后通过纱线退绕机构被抽出并被卷绕成交叉卷绕筒子。虽然上述自由端纺纱装置及其相应的纤维条子开松机构在实践中被多次证明是有用的,但在技术圈子中一致认为在纤维导引通道区域内尤其是从流体技术角度看还有优化潜能。即,不仅在纤维导引通道内起效的用于气动输送单纤维的空气流动看上去还能改进,在纤维导引通道入口区域内的流动状况也还能改进。过去,已经提出各种机构,借此应改善在纤维导引通道和/或纤维导引通道入口区域内的流动状况。DE-0S1925999例如描述了一种纤维条子开松机构,它与上述的纤维条子开松机构相比做出以下改进,即,它在纤维导引通道区域内具有特殊的压缩空气吹入机构。压缩空气吹入机构此时如此构成和布置,即,在纤维导引通道内输送的单纤维承受外来气流作用,从而防止单纤维进入在通道壁区域内出现的边界层中并可能在那里被减慢。此外,例如DE-0S2131270公开了一种纤维条子开松机构,其中,包围开松辊的开松辊壳体周向壁的位于纤维导引通道前的部分具有特殊构造,并且分别配备有特殊的气动机构。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规定,由开松辊壳体周向壁对外界定的纤维输送通道紧接于纤维条子喂入孔之后马上连续朝外扩宽,并且开松辊壳体周向壁最终过渡至纤维导引通道壁。此外,在纤维输送通道扩宽部的起点区域内设有多个通风孔,它们与高压源相连。就是说,通过这些通风孔,可以将附加气流吹入开松辊壳体,尤其是吹入纤维导引通道。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规定,纤维输送通道的扩宽部区域附加配设有缩小结构,并且在缩小结构之前开设与负压源相连的排气孔。但是,DE-0S2131270所述的纤维条子开松机构在相应的研究中被证明是不太有利的,并且并未被投入实际应用。DE3916238A1和/或DE19857160A1公开了其它的纤维条子开松机构,在这里研究如何有利影响在纤维导引通道区域内的流动状况。在要求保护的上述专利申请中描述了纤维条子开松机构,其中,如此提高在纤维导引通道内起作用的、众所周知地取决于纤维导引通道的出口横截面以及当前存在的机器自身的纺纱负压的抽吸空气流量,即,纤维导引通道配设有附加的旁通孔并由此增大纤维导引通道的有效抽吸横截面。在DE3916238A1所公开的纤维条子开松机构中,旁通孔开设在纤维导引通道拐弯点后,在一般尽量无纤维的纤维导引通道的内圈区内。但是在相应的研究中已经表明,通过这样的垂直于纤维输送方向设置的旁通孔,在纤维导引通道内输送的并非不可观的一部分单纤维被送走,就是说被吸走。DE19857160A1涉及DE3916238A1所公开的纤维条子开松机构的改进。在此纤维条子开松机构中,旁通孔是通道板接头的组成部分并且如此设置在通道板接头容座区域内,即,旁通孔就位于纤维流旁边并且迎着纤维输送方向。虽然可利用像DE19857160A1所公开的纤维条子开松机构促成在纤维导引通道内的附加空气量而不必提高纺纱机内的负压,但纤维条子开松机构尤其关于其在纤维导引通道的入口孔区域内的流动状况还能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类型的自由端纺纱装置,本专利技术基于以下任务,即研发出一种如此构成的自由端纺纱装置,在纤维条子开松机构区域内且尤其是在纤维导引通道的入口孔区域内的流动状况得以进一步改善,并由此改善了由开松辊开松单纤维的情况以及单纤维进入纤维导引通道的情况。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I所述特征的装置来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形成具有设置在纤维导引通道入口侧的边界层抽吸机构的自由端纺纱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即,通过这样的机构能可靠阻止在纤维导引通道入口区域内出现具有分离涡流的紊流。就是说,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地使用边界层抽吸机构,可靠地阻止出现像在分离涡流中出现的那种回流。通过开松辊或者在开松辊壳体的纤维输送通道内发挥作用的涡旋流动送来的单纤维可以如此在纤维导引通道入口的相当大部分上对准纤维导引通道,这显著改善了利用开松辊开松单纤维以及单纤维从涡旋流动中转交给纤维导引通道。此外,由边界层抽吸机构取走的空气量导致在纤维导引通道入口区域内的输送气流的平均流速的提高,这同样积极影响到单纤维分离。如权利要求2所述,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规定,边界层抽吸机构具有多个抽吸孔,这些抽吸孔开设在纤维导引通道壁的区域内,所述壁沿着至少部分包围开松辊的开松辊壳体周向壁的切向布置。在这样的构造和布置结构中,边界层抽吸机构的抽吸孔的堵塞危险相对较低,尤其在边界层抽吸机构准确计量的情况下,单纤维不希望地分离出的危险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出于被开松辊以25m/s至超过30m/s的速度送来的单纤维的惯性的原因,估 计在边界层抽吸机构的工作区域内没有单纤维。如权利要求3所述,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这些抽吸孔通过负压通道连接到自由端纺纱装置的转杯壳体。这样的例如用法兰连接到开松辊壳体上的负压通道不仅是一种相对简单紧凑的结构,它此外能比较顺利地被整合到自由端纺纱装置中,而且维护成本低廉,这是因为本专利技术边界层抽吸机构的工作通过在纺纱作业中在转杯壳体内本来就有的机器自身的纺纱负压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由端纺纱装置,其具有纺纱转杯,该纺纱转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能够被施以负压的转杯壳体内,并且该纺纱转杯通过锥形延伸的纤维导引通道与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开松辊壳体内的开松辊气动相连,该自由端纺纱装置还具有设置在该纤维导引通道的区域内的气动机构,该气动机构用于干预出现在该纤维导引通道中的输送空气流动,其特征在于,在该纤维导引通道(14)的入口侧装设有边界层抽吸机构(28)。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德特勒夫·舍尔特
申请(专利权)人: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