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圆管类铝合金型材热挤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4298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圆管类铝合金型材热挤压模具,包括上模(3)和下模(9),下模焊合室(7)下方的下模(9)内孔孔壁上镶嵌有下模合金内衬套(8);所述上模(3)上部设置有两个分流孔(1),上模(3)上部中间径向设置有一个“一”字形桥位(2),两个分流孔(1)分设于桥位(2)的左、右两边,桥位(2)下连有上模合金镶块(6);桥位(2)与下模焊合室(7)的配合面处下沉形成上模沉桥处(5),该上模沉桥处(5)的区域即上模焊合室,上模焊合室与下模焊合室(7)构成模具的整个焊合室,上模的上模合金镶块(6)部分插入下模的下模合金内衬套(8)内构成型材的整个型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提高型材厂生产效率、又可降低型材厂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保证型材焊合质量。(*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圆管铝合金型材热挤压模 具。主要用于小圆管铝合金型材的热挤压。属模具加工
技术背景随着市场发展的霈要,小圆管类铝合金型材的霈要量越来越大,型材 焊合线的要求越来越高,型材壁厚公差要求越来越严,模具寿命要求越来 越高,挤压速度要求越来越快。但目前型材生产厂家往往采用小吨位的挤 压机来挤小圆管类铝合金型材,普遍存在效率不高、生产成本高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1、 焊合室全部设置在下模上,模具规格大,模具所用的材料多,模具 费用高;2、 只能实现"一出一"的挤压,挤压力大,生产效率低;3、 有两个以上桥位,型材的焊合线有三条或四条,型材的焊合质量线 不高;4、 上、下模均采用同种材料,模具工作带的耐磨性较差,单套模具的 使用寿命短,产量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既可提高型材厂生产 效率、又可降低型材厂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保证型材焊合质量的小圆管类 铝合金型材热挤压模具。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小圆管类铝合金型材热挤压模 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顶部中间向下凹设有下模焊 合室,下模焊合室下方的下模内孔孔壁上镶嵌有下模合金内衬套;所述上模上部设置有两个分流孔,上模上部中间径向设置有一个"一"字形桥位, 两个分流孔分设于桥位的左、右两边,桥位下连有上模合金镶块;桥位与 下模焊合室的配合面处下沉形成上模沉桥处,该上模沉桥处的区域即上模焊合室,上模焊合室与下模焊合室构成模具的整个焊合室,上模的上模合 金镶块部分插入下模的下模合金内衬套内构成型材的整个型腔。本技术釆用"子母模"的结构形式,可以实现在一个模套内同时 装配两个或多个"子模具",达到"一出二"或"一出几"的状态,从而达 到降低型材成型挤压力,提高型材生产效率的目的。与现有同类模具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 焊合室有一部分设置在下模上,还有一部分设置在上模上,模具规 格可縮小,可大大减少模具所用的材料,降低模具费用;2、 可实现"一出二"或"一出几"的挤压,减小挤压力,提髙生产效率;3、 采用"一"字桥的结构形式,只有两个桥位,型材的焊合线也钗有 两条,少于其它模具的三条或四条,型材的焊合质量提高;4、采用上、下模镶合金的结构,提高模具工作带的耐磨性,从而达到 提高单套模具产量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圆管类铝合金型材热挤压模具的平面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平面剖示图。 图3为图1的A-A立面剖示图。图4为技术模具使用时与模套、模垫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分流孔1、桥位2、上模3、螺丝4、上模沉桥处5、上模合金 镶块6、下模焊合室7、下模合金内衬套8、下模9、蟝丝IO、模具ll、前 导流板12、模具压板13、模套14、模垫15、起吊螺丝孔18。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 3,本技术为一种小圆管类铝合金型材热挤压模具,由 上模3和下模9组合而成。所述下模9顶部中间向下凹设有下模焊合室7,下模焊合室7下方的 下模9内孔孔壁上镶嵌有下模合金内衬套8;所述上模3设置有两个分流孔1,上模3中间径向设置有一个"一" 字形桥位2,两个分流孔1分设于桥位2的左、右两边,桥位2下连有上 模合金镰块6,上模合金镶块6与桥位2下部用螺丝4紧固;桥位2与下 模焊合室的配合面处的桥位2下缘自上模下端面向上端面方向下沉形成上 模沉桥处5,该上模沉桥处5的区域即上模焊合室。合模后,上模焊合室 与下模焊合室7构成模具的整个焊合室;上模的上模合金镶块6部分插入下模的下模合金内衬套8内构成型材的整个型腔。参见图4,装配时,将本技术两个模具11装入与其配合的模套14 内,模具11上方利用模具压板13压住模具,模套14、模具11、模具压板 13和前导流板12用螺丝10紧固,模套14下部垫上模垫15后组成整体。 使用时通过起吊螺丝孔18起吊至型材挤出机上。权利要求1、一种小圆管类铝合金型材热挤压模具,包括上模(3)和下模(9),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9)顶部中间向下凹设有下模焊合室(7),下模焊合室(7)下方的下模(9)内孔孔壁上镶嵌有下模合金内衬套(8);所述上模(3)上部设置有两个分流孔(1),上模(3)上部中间径向设置有一个“一”字形桥位(2),两个分流孔(1)分设于桥位(2)的左、右两边,桥位(2)下连有上模合金镶块(6);桥位(2)与下模焊合室(7)的配合面处下沉形成上模沉桥处(5),该上模沉桥处(5)的区域即上模焊合室,上模焊合室与下模焊合室(7)构成模具的整个焊合室,上模的上模合金镶块(6)部分插入下模的下模合金内衬套(8)内构成型材的整个型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圆管类铝合金型材热挤压模具,其特 征在于所述上模合金镶块(6)与桥位(2)下部用螺丝(4)紧固。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圆管类铝合金型材热挤压模具,包括上模(3)和下模(9),下模焊合室(7)下方的下模(9)内孔孔壁上镶嵌有下模合金内衬套(8);所述上模(3)上部设置有两个分流孔(1),上模(3)上部中间径向设置有一个“一”字形桥位(2),两个分流孔(1)分设于桥位(2)的左、右两边,桥位(2)下连有上模合金镶块(6);桥位(2)与下模焊合室(7)的配合面处下沉形成上模沉桥处(5),该上模沉桥处(5)的区域即上模焊合室,上模焊合室与下模焊合室(7)构成模具的整个焊合室,上模的上模合金镶块(6)部分插入下模的下模合金内衬套(8)内构成型材的整个型腔。本技术既可提高型材厂生产效率、又可降低型材厂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保证型材焊合质量。文档编号B21C25/02GK201052525SQ200720039179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30日专利技术者庞旭宁, 曾庚清, 李宏伟 申请人:江阴市江顺模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圆管类铝合金型材热挤压模具,包括上模(3)和下模(9),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9)顶部中间向下凹设有下模焊合室(7),下模焊合室(7)下方的下模(9)内孔孔壁上镶嵌有下模合金内衬套(8);所述上模(3)上部设置有两个分流孔(1),上模(3)上部中间径向设置有一个“一”字形桥位(2),两个分流孔(1)分设于桥位(2)的左、右两边,桥位(2)下连有上模合金镶块(6);桥位(2)与下模焊合室(7)的配合面处下沉形成上模沉桥处(5),该上模沉桥处(5)的区域即上模焊合室,上模焊合室与下模焊合室(7)构成模具的整个焊合室,上模的上模合金镶块(6)部分插入下模的下模合金内衬套(8)内构成型材的整个型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旭宁李宏伟曾庚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江顺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