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校正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40618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3 0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端子校正模,所述校正模包括厚度与第一标准端子高度一致的第一板体以及沿第一板体厚度方向穿透第一板体的第一校正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端子校正模,进一步可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校正孔和连接板,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连接板的一端相连且与所述连接板形成一定的弯折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端子校正模还可更进一步地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校正孔、连接板、厚度与第二标准端子高度一致的第二板体和沿第二板体厚度方向穿透第二板体的第二校正孔,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分别与所述连接板的两端相连且与连接板形成一定的弯折角度。上述端子校正模,可有效检验控制端子的校正工序,提高校正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端子校正模
技术介绍
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端子是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导电,便于客户连接使用。随着蓄电池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客户对蓄电池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对电池外观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在生产过程中,端子校正工序控制的好坏与否,将直接影响电池的外观。现有工艺是通过单纯目视检验控制端子的校正工序利用尖嘴钳来完成对极柱端子的校正,校正后再用目视的方式对校正后的端子进行检验判断。这种检验方法虽然能完成对极柱端子的校正,但是效率低,校正后的端子易出现歪斜、高度不一致、高度差异性大等问题,并且在校正过程中尖嘴钳还很容易刮伤端子表面的镀层,影响端子表面的光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端子校正模,可有效检验控制端子的校正工序,提高校正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端子校正模,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一校正孔,所述第一板体厚度与第一标准端子高度一致;所述第一校正孔沿第一板体厚度方向穿过第一板体。具体的,所述第一校正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外径,所述内径与外径之差小于或等于1mm。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端子校正模,该模具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校正孔和连接板,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连接板的一端相连且与所述连接板形成一定的弯折角度。具体的,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连接板垂直。具体的,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连接板一体成型。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端子校正模,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校正孔和连接板,所述第一板体厚度与第一标准端子高度一致,所述第一校正孔沿第一板体厚度方向穿过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连接板的一端相连且与所述连接板形成一定的弯折角度;还包括第二板体与第二校正孔,所述第二板体的厚度与第二标准端子高度一致,所述第二校正孔沿所述第二板体厚度方向穿过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相连且与所述连接板形成一定的弯折角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校正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外径,所述内径与外径之差小于或等于Imm;所述第二校正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端子的外径,所述内径和外径之差小于或等于1mm。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连接板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连接板垂直。具体的,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连接板形成Z字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校正模简单有效,将该校正模的校正孔套住端子,实现了对端子的校正工序的有效精确的实时检验,保护端子在校正中表面无镀层刮伤,提升了电池外观质量。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端子校正模包括两个板体,可分别适用于两种不同型号电池的极柱端子的校正,一件二用。当以其中一个板体作为校正模使用时,另一个板体或连接板可以作为把手使用,便于上下、左右移动,增强可操作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中的一种端子校正模,图中I表示第一板体,2表示第二板体,3表示连接板,4表示第一校正孔,5表示第二校正孔,6表示端子,7表示端子内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仅仅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实施例I本例中的端子校正模包括板体和校正孔,该板体的厚度与标准端子高度一致。标准端子高度是指标准所要求的端子外露高度。对于不同的蓄电池而言,其标准所要求的端子外露高度可能有所不同,故可根据实际生产的蓄电池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板体的厚度。该校正孔沿板体厚度方向穿过第一板体,校正孔的大小则以刚好套住端子为宜,即校正孔的内径大于端子的外径,内径与外径之差小于或等于1_,可根据实际生产的蓄电池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校正孔的大小。整个校正模四周及校正孔洞周边可打磨抛光处理。使用时,将校正模的校正孔套住端子,然后在端子内螺纹处装上一根相同型号的螺杆,再用尖嘴钳夹住螺杆来调整端子左右歪斜、上下高低程度。根据校正模检验端子达到校正标准后,移开校正模即可。采用该校正模进行检验时,各待校正端子依照可检验的统一校正标准进行校正工序,控制了校正工序的有效精确性,同时,在校正时尖嘴钳不再直接接触端子,校正模有效的保护端子在校正中表面无镀层刮伤,提升了电池外观质量。实施例2本例中的端子校正模包括板体、校正孔和连接板,该板体的厚度与标准端子高度一致。标准端子高度是指标准所要求的端子外露高度。对于不同的蓄电池而言,其标准所要求的端子外露高度可能有所不同,故可根据实际生产的蓄电池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板体的厚度。该校正孔沿板体厚度方向穿过第一板体,校正孔的大小则以刚好套住端子为宜,即校正孔的内径大于端子的外径,内径与外径之差小于或等于1_,可根据实际生产的蓄电池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校正孔的大小。板体与连接板的一端相连且与连接板形成直角,故校正模呈“L”形。板体与连接板连为一体,一体成型。整个校正模四周及校正孔洞周边可打磨抛光处理。该校正模的连接板在使用时可作用手持部,方便使用者操作该校正模。其他使用同实施例I。实施例3本例中的端子校正模可一件二用,适用于两种不同型号电池的极柱端子(为方便说明,该两种型号的端子分别以第一端子、第二端子表示)的校正,具体如图I所示。该校正模包括第一板体I、第一校正孔4、第二板体2、第二校正孔5和连接板3,第一板体I与第二板体2分别与连接板3相连且成直度,三者一体成型,呈“Z字形”。该第一板体I的厚度与第一标准端子高度一致,该第二板体2的厚度与第二标准端子高度一致。其第一、第二标准端子高度分别是指对应的标准所要求的第一、第二端子外露高度,其可根据实际生产的蓄电池的具体情况来调整第一、第二板体的厚度。第一校正孔4沿第一板体I的厚度方向穿透第一板体I ;第二校正孔5沿第二板体2的厚度方向穿透第二板体2。其中,校正模第一、第二校正孔的大小则分别对应以刚好套住第一、第二端子为宜,即校正孔的内径大于端子的外径,内径与外径之差均小于或等于1mm,可根据实际生产的蓄电池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校正孔的大小。整个校正模四周及校正孔洞周边可打磨抛光处理。当以其中一个板体作为校正模使用时,另一个板体可以作为把手使用,便于上下、左右移动,增强可操作性。例如使用第一板体I时,将校正模的第一校正孔4套住端子6,在端子内螺纹7处装上一根相同型号的螺杆,再用尖嘴钳夹住螺杆来调整端子左右歪斜、上下高低程度。根据校正模检验端子达到校正标准后,移开校正模即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ー种端子校正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一校正孔,所述第一板体的厚度与第一标准端子高度一致;所述第一校正孔沿第一板体厚度方向穿过第一板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端子校正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正孔的内径大于第一端子的外径,所述内径与外径之差小于或等于1mm。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端子校正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连接板的一端相连且与所述连接板形成一定的弯折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校正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连接板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端子校正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一校正孔,所述第一板体的厚度与第一标准端子高度一致;所述第一校正孔沿第一板体厚度方向穿过第一板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正林张波喻正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士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