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式绞线机链条传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037108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3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绞线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框式绞线机链条传动传动系统包括:框体变速箱3、框体变速箱传动齿盘(4)、高强度链条(5)、传动轴齿盘(6)、传动轴(7),框体变速箱(3)输出端与框体支架(1)上置有的框体总成(2)相连,框体变速箱(3)输入端的变速箱输入轴(9)上设置有框体变速箱传动齿盘(4);框体变速箱传动齿盘(4)通过三组并联组合的高强度链条与传动轴(7)上固定的传动轴齿盘(6)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在生产过程中框体运行的稳定性和使用周期,减少了因原有传动系统使用的传动带突然断裂所造成的各种损失。从而保证了导线在绞制过程中绞合节距的均匀度,保障了生产进度的顺利进行及成品线的质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式绞线机链条传动系统
本技术涉及绞线机
,尤其涉及裸导线生产设备中的一种框式绞线机链条传动系统。
技术介绍
在导线生产环节中,框式绞线机主要作用是将多股的单丝有序的绞合在一起,形成一定有规律的绞合体,以84盘四段式框式绞线机为例,主体分为四段,每段分别由一根传动轴传动,传动系统工作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成品绞线绞合的质量。原传动系统是用同步齿形带将动力由传动轴传递给绞笼变速箱,但是,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由于受摩擦发热、油污等因素影响,会造成传动打滑使传动比不准确,从而导致绞线节距不均匀、出现产品不合格现象。同时造成同步齿形带寿命很短,频繁更换的现象,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了生产进度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裸导线生产设备中框式绞线机的传动部分改造方案。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框式绞线机链条传动传动系统,包括框体变速箱、框体变速箱传动齿盘、高强度链条、传动轴齿盘、传动轴,所述框体变速箱输出端与框体支架上置有的框体总成相连,所述框体变速箱输入端的变速箱输入轴上设置有框体变速箱传动齿盘;所述框体变速箱传动齿盘通过三组并联组合的高强度链条与传动轴上固定的传动轴齿盘相连。一种框式绞线机链条传动传动系统,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两个支撑的传动轴座。一种框式绞线机链条传动传动系统,所述变速箱传动齿盘为三组并联的传动齿盘。一种框式绞线机链条传动系统,所述传动轴齿盘为三组并联的传动齿盘。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优越性一种框式绞线机链条传动系统,是将原有的由传动轴到绞笼齿轮箱的同步齿形带传动改造为链条传动,避免了由生产过程中摩擦发热、油污等不良因素造成的打滑现象,保证了传动比的准确性,从而保证了绞合后成品线的质量。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因频繁更换传动皮带造成的维护工作量,节约了维修成本,缩短了维修时间,保证了生产进度的正常运行。本技术根据原传动轴皮带轮及绞笼变速箱皮带轮的大小及摩擦系数,精确计算出其传动力矩及传动比,摘除原有传动轮,装配传动力矩大小相当,传动比一致的传动齿盘,安装定做的高强度传动链条,该链条齿盘及传动链条材质由高锰钢加工而成,高锰钢最重要的特点是在强烈的冲击、挤压条件下,表层迅速发生加工硬化现象,使其在心部仍保持奥氏体良好的韧性和塑性的同时硬化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所以采用高锰钢加工成的齿盘及传动链条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及抗冲击能力,较原有传动带力矩及传动比的输出更加稳定,更好地保证了成品线的生产质量。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框体支架;2、框体总成;3、框体变速箱;4、框体变速箱传动齿盘;5、高强度链条;6、传动轴齿盘;7、传动轴;8、传动轴座;9、变速箱输入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框式绞线机链条传动传动系统,包括框体变速箱3、框体变速箱传动齿盘4、高强度链条5、传动轴齿盘6、传动轴7,所述框体变速箱3输出端与框体支架I上置有的框体总成2相连,所述框体变速箱3输入端的变速箱输入轴9上设置有框体变速箱传动齿盘4 ;所述框体变速箱传动齿盘4通过三组并联组合的高强度链条与传动轴7上固定的传动轴齿盘6相连。所述传动轴7上设置有两个支撑的传动轴座8。所述变速箱传动齿盘4为三组并联的传动齿盘。所述传动轴齿盘6为三组并联的传动齿盘。 一种框式绞线机链条传动系统,根据原有传动系统图纸结合实际传动情况,精确计算出传动轴7与框体变速箱3的传动力矩及传动比,设计框体变速箱传动齿盘4与传动轴齿盘6的齿数,根据框体变速箱传动齿盘4与传动轴齿盘6的齿数、齿盘大小、距离及传动力矩计算出所用高强度链条5的模数、长度、及最大抗拉强度,采用高锰钢加工成所需的齿盘与链条,链条为三组并联的专用组合高强度链条,提高了在生产过程中框体运行的稳定性和使用周期,减少了因原有传动系统使用的传动带突然断裂造成的维修工时及废品重新回炉所造成的各种损失。从而保证了导线在绞制过程中绞合节距的均匀度,保障了生产进度的顺利进行及成品线的质量。 I).精确计算传动轴7与框体变速箱3的传动力矩及传动转速比;2).设计框体变速箱传动齿盘4与传动轴齿盘6的传动齿牙数量,3).根据框体变速箱传动齿盘4与传动轴齿盘6的齿数、齿盘大小、距离及传动力矩计算出所用高强度链条5的模数、长度。传动轴与变速牙箱中间的有效距离。权利要求1.一种框式绞线机链条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变速箱(3)、框体变速箱传动齿盘(4)、高强度链条(5)、传动轴齿盘(6)、传动轴(7),所述框体变速箱(3)输出端与框体支架(I)上置有的框体总成(2)相连,所述框体变速箱(3)输入端的变速箱输入轴(9)上设置有框体变速箱传动齿盘(4);所述框体变速箱传动齿盘(4)通过三组并联组合的高强度链条与传动轴(7 )上固定的传动轴齿盘(6 )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框式绞线机链条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7)上设置有两个支撑的传动轴座(8)。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框式绞线机链条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传动齿盘(4)为三组并联的传动齿盘。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框式绞线机链条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齿盘(6)为三组并联的传动齿盘。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绞线机
,公开一种框式绞线机链条传动传动系统包括框体变速箱3、框体变速箱传动齿盘(4)、高强度链条(5)、传动轴齿盘(6)、传动轴(7),框体变速箱(3)输出端与框体支架(1)上置有的框体总成(2)相连,框体变速箱(3)输入端的变速箱输入轴(9)上设置有框体变速箱传动齿盘(4);框体变速箱传动齿盘(4)通过三组并联组合的高强度链条与传动轴(7)上固定的传动轴齿盘(6)相连。本技术提高了在生产过程中框体运行的稳定性和使用周期,减少了因原有传动系统使用的传动带突然断裂所造成的各种损失。从而保证了导线在绞制过程中绞合节距的均匀度,保障了生产进度的顺利进行及成品线的质量。文档编号H01B13/02GK202560956SQ20112052752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6日专利技术者曲松治, 任少伟, 宋文明 申请人:河南通达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框式绞线机链条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变速箱(3)、框体变速箱传动齿盘(4)、高强度链条(5)、传动轴齿盘(6)、传动轴(7),所述框体变速箱(3)输出端与框体支架(1)上置有的框体总成(2)相连,所述框体变速箱(3)输入端的变速箱输入轴(9)上设置有框体变速箱传动齿盘(4);所述框体变速箱传动齿盘(4)通过三组并联组合的高强度链条与传动轴(7)上固定的传动轴齿盘(6)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松治任少伟宋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通达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