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安全气帘的前柱内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3359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3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安全气帘的前柱内饰结构,设于汽车的前柱钣金上,前柱内饰上设有利于安全气帘顺利起爆的弱化结构,前柱内饰上设有防止内饰脱落飞窜的包覆式防护物,包覆式防护物通过前柱内饰紧固的未脱落部分来牵掣安全气帘起爆后产生的脱落内饰,使脱落内饰不致高速飞窜,伤害乘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简化装配流程,防护效果好的带安全气帘的前柱内饰结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安全部件,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带安全气帘的前柱内饰结构
技术介绍
现在随着汽车安全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安全气帘的应用也随之越发广泛。目前大多数车企为了确保在安全气帘起爆时顺利展开的同时脱落的内饰不至于飞出伤害乘员,都采用一种连接在内部钣金上的的挂绳或卡扣,通过内部牵拉约束来解决内饰飞窜问题。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有些缺点采用挂绳方式时,其安装起来稍显麻烦,安装效率不高;采用卡扣方式时,不仅是安装繁琐,卡扣功效还易受外界温度影响,气温较高时,卡扣膨胀,对前柱内饰的约束力变大,安全气帘起爆时安全气帘以及限制安全气帘摆动幅度的气帘拉绳不易顺利展开。公告号为CN201249808Y的技术于2009年6月3日公开了 一种前立柱装饰板连接扣件,用于连接汽车上的前立柱装饰板和侧围内板之间,包括本体,本体上具有用于和前立柱装饰板相连接的连接部A、用于和侧围内板相连接的连接部B,所述本体上设有连接头,连接头通过弯曲状的柔性连接带连接在本体上。其解决了普通连接扣在汽车侧气帘起爆时,不能对前立柱装饰板的运动进行限定,而易造成对人体伤害的问题。但是该技术是采用柔性连接带对侧气帘起爆后脱落的前立柱装饰板进行约束的,柔性连接带安装起来不太方便,安装效率低,影响整车生产节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带安全气帘的前柱内饰上所用的脱落物约束防护结构安装不便或使用稳定性不理想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使用安全气帘时能采用更简单方式有效防止内饰脱落飞窜伤人的带安全气帘的前柱内饰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安全气帘的前柱内饰结构,设于汽车的前柱钣金上,前柱内饰上设有利于安全气帘顺利起爆的弱化结构,前柱内饰上设有防止内饰脱落飞窜的包覆式防护物。本技术采用的包覆式防护物结合前柱内饰弱化结构,使得与安全气帘配套的脱落物约束防护结构与现有技术大为不同,由于前柱内饰只在弱化部位上发生局部变形或脱落,包覆式防护物通过前柱内饰紧固的未脱落部分来牵掣安全气帘起爆后产生的脱落内饰,使脱落内饰不致高速飞窜,伤害乘员,这样本技术就无需用到挂绳或卡扣,可以简化装配流程,去掉安装挂绳或卡扣的工序。作为优选,所述的防护物为复合包覆皮,包括织物层和外覆皮层,织物层粘连在前柱内饰表面上,外覆皮层覆盖在织物层之上。织物层选用高强度纤维编织成,用胶粘方式附着在前柱内饰表面上,当前柱内饰在弱化部位发生变形或脱落时,由于织物层具有柔性,可随前柱内饰一同形变,但当前柱内饰发生断裂或脱落时,由于织物层比较坚韧,可以通过粘连效应拉住高速运动的弹出或脱落的前柱内饰,防止其飞出伤人。外覆皮层起辅助加强和装饰作用。作为另一种选择,前柱内饰材料为塑料,所述的防护物包括内嵌织物网和外覆表皮,内嵌织物网设于前柱内饰内部,外覆表皮覆盖在前柱内饰表面。由于现有的前柱内饰多用塑料制成,在前柱内饰注塑成型的同时将内嵌织物网嵌入前柱内饰内部,前柱内饰的塑料在液态时填入内嵌织物网的经纬空隙间,这样凝固后内嵌织物网与前柱内饰成为一体,在安全气帘起爆时可随前柱内饰一同变形摆动,但当前柱内饰发生断裂或脱落时牵拉弹出或脱落的前柱内饰,防止飞出。内嵌织物网选用高强度耐高温材料编织成,外覆表皮起辅助加强和装饰作用。作为优选,前柱内饰与前柱钣金螺栓连接,前柱内饰上设有下凹的安装槽,安装槽底部与前柱钣金接触。螺栓连接是在整车装配时最常用的连接方式之一,实施安装时简单易行,安装效率高且连接牢靠。安全气帘起爆后前柱内饰的主体被螺栓固定住,由于前柱内饰与前柱钣金形成半闭合管腔,不易直接用螺栓把前柱内饰锁在前柱钣金上,设置安装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螺栓既可把前柱内饰稳固地连接在前柱钣金,又不会因前柱内饰空心而压坏前柱内饰。作为优选,所述的弱化结构包括一朝向车尾一侧的弱化槽,弱化槽与前柱内饰一体成型,弱化槽槽厚小于前柱内饰上其它部位的厚度。弱化槽比前柱内饰上其它部位薄,因 而弱化槽处的强度较低,在安全气帘起爆后弱化槽这个薄弱处最容易在安全气帘推压之下外翻变形甚至脱落,为安全气帘和限制安全气帘摆动幅度的气帘拉绳的展开让出通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简化装配流程。由于本技术的脱落物约束防护结构在部件生产阶段中即已成形,而不是在后段整车装配过程中通过加装挂绳或卡扣来建立,因此在装配流程中取消了较繁琐低效的加装挂绳或卡扣的工序,从而简化装配流程,提高生产节拍。防护效果好。由于采用高强度织物和合理的复合工艺,本技术中的包覆式防护物具有较佳的强度和稳定性,能起到理想的前柱内饰脱落物约束防护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原始状态下的一种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在安全气帘起爆后的一种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防护物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防护物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I-前柱内饰,2-弱化槽,3-前柱钣金,4-安装槽,5-织物层,6-外覆皮层,7-内嵌织物网,8-外覆表皮,9-螺栓,10-安全气帘,11-气帘拉绳,12-固定段,13-移位段,14-复合包覆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 :如图I、图2和图3所示,一种带安全气帘10的前柱内饰结构,设于汽车的前柱钣金3上,安全气帘10朝向车头一边拴有保持安全气帘10起爆姿态的气帘拉绳11,气帘拉绳11另一端固连在前柱钣金3上,前柱内饰I与前柱钣金3围成半闭合管腔,前柱内饰I朝车尾一侧与前柱钣金3间留有一狭长缝隙,前柱内饰I上设有利于安全气帘10顺利起爆的弱化槽2,弱化槽2朝向车尾一侧,弱化槽2与前柱内饰I 一体成型,弱化槽2槽厚度小于前柱内饰I上其它部位的厚度,前柱内饰I包括固定段12和移位段13两部分,固定段12位于弱化槽2之前,即弱化槽2朝向车头的方向,移位段13位于弱化槽2之后,即弱化槽2朝向车尾的方向。前柱内饰I外表设有防止内饰脱落飞窜的复合包覆皮14,复合包覆皮14包括织物层5和外覆皮层6,如图4所示,织物层5通过胶粘方式粘连在前柱内饰I表面上,外覆皮层6材料为PU,通过压覆工艺覆盖在织物层5之上。前柱内饰I与前柱钣金3通过螺栓9连接,前柱内饰I上设有下凹的安装槽4,安装槽4在前柱内饰I加工成型时即形成,安装槽4底部与前柱钣金3接触。实施例2 前柱内饰I上设有防止内饰脱落飞窜的包覆式防护物,所述的防护物包括 内嵌织物网7和外覆表皮8,如图5所示,前柱内饰I为聚碳酸酯制成,内嵌织物网7在前柱内饰I注塑成型的同时即内嵌于前柱内饰I内部的最顶端,外覆表皮8为真皮,通过胶粘方式覆盖在前柱内饰I表面。其余同实施例I。当汽车发生碰撞,安全气帘启动,安全气帘爆破,由最初的卷缩状态变成急剧向外膨胀,由于弱化槽的存在,前柱内饰在弱化槽部位的强度不足以抗拒安全气帘的挤压,从而前柱内饰的移位段被安全气帘推挤外翻甚至断裂,前柱内饰与前柱钣金间的狭长缝隙迅速扩大,形成一可容鼓胀的安全气帘和气帘拉绳无障碍通过的通道,安全气帘通过该通道后继续膨胀伸展,最终垂下形成帘状充气物,与此同时,气帘拉绳亦借该通道,扫过一扇形区域,始终拉紧安全气帘使之保持起爆姿态。在整个动态过程中,织物层或内嵌织物网始终将前柱内饰的固定段与移位段牢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安全气帘的前柱内饰结构,设于汽车的前柱钣金(3)上,前柱内饰(1)上设有利于安全气帘顺利起爆的弱化结构,其特征是前柱内饰(1)上设有防止内饰脱落飞窜的包覆式防护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冠蓬梁文伟毕连生韦兴民吴成明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