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钛丝的辊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3231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加工钛丝的辊模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加工高表面质量钛丝的辊模装置,其辊模的设计采用了冷加工的孔型轧制与拉伸相结合的原理,包括一辊模支架,辊模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紧固螺栓,辊模支架中间部位设置轴瓦,轴瓦之间通过弹簧连接,轴瓦中间贯通有孔型辊。本辊模装置很好的解决了钛及钛合金不能裸加工的难题,加工的丝材表面是轧制成型的,在全部加工过程中对丝材表面不产生任何缺陷,所以表面粗糙度达到1.6um,获得很好的表面质量,又由于丝材在原加工过程中是滑动的,本辊模装置改滑动为滚动,减少了摩擦阻力,提高了加工速度,也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辊模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加工高质量钛及钛合金丝 的辊模装置。
技术介绍
钛及钛合金丝材的加工,目前所采用的方法是拉丝模固定,而拉制的丝 材在拉丝模内纯挤压从而改变其尺寸大小,同时因没有合适的润滑剂在使用 固定模拉伸时起不到润滑和冷却作用,因而使丝材在加工部位所产生的大量 热量不能消除,易造成丝材和模具粘连在一起,这样使丝材与模具被损坏, 生产中的丝材与模具全部报废。所以,现一般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将丝材在空气中加热到70(TC左右,保温一小时后使丝材表面产生一种氧化膜,通过使用 肥皂粉作为润滑剂来加工丝材。加工后的丝材表面还存在一定的氧化膜,最 后采用酸洗方法去除氧化膜。所得到丝材表面质量很差,只能作为焊丝等使 用,同时用后的酸洗液和气体又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加工钛丝的辊 模装置,采用该装置能够拉制出表面粗糙度在1.6 0.8um的钛丝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一辊模支架,辊模支架的两 端分别连接紧固螺栓,辊模支架中间部位设置轴瓦,轴瓦之间通过弹簧连接,3轴瓦中间贯通有孔型辊。所述的孔型辊是按90度交错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工钛丝的辊模装置,包括辊模支架(2),其特征在于,辊模支架(2)的两端分别连接紧固螺栓(1),辊模支架(2)中间部位设置轴瓦(3),轴瓦(3)之间通过弹簧(5)连接,轴瓦(3)中间贯通有孔型辊(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常户张平祥韦朝强刘俊刘金利
申请(专利权)人:西部超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