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31295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3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收塔,包括一个塔体,塔体下部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上方依次设有填料层;塔体顶部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下方依次设有除沫器、液体分配器和二次分配器;塔体底部设有出液口,出液口上方且进气口下方设有富液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能够高效地处理脱硫剂尾气,使其达到标准浓度后再排放;同时,整个吸收塔不需要耗费过多的能耗,真正达到了节能减排。(*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硫剂尾气吸收塔
技术介绍
吸收塔在处理尾气方面应用广泛,传统的吸收塔通过内部喷洒试剂从而来与进入的气体反应。在塔内喷洒试剂有诸多不便,第一是喷洒的面积不合理,很可能局部浓度不够;第二,在喷洒时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容易产生能耗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脱硫剂尾气吸收塔。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具体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吸收塔,包括一个塔体,塔体下部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上方依次设有填料层;塔体顶部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下方依次设有除沫器、液体分配器和二次分配器;塔体底部设有出液口,出液口上方且进气口下方设有富液出口。其中,为了更好地监控塔内情况,所述填料层下方的塔体侧壁可开有测温口和测压口。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能够高效地处理脱硫剂尾气,使其达到标准浓度后再排放;同时,整个吸收塔不需要耗费过多的能耗,真正达到了节能减排。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吸收塔,包括一个塔体1,塔体I下部设有进气口 2,进气口 2上方依次设有填料层3,填料层3下方的塔体I侧壁开有测温口 10和测压口 11 ;塔体I顶部设有出气口 4,出气口 4下方依次设有除沫器5、液体分配器6和二次分配器7 ;塔体I底部设有出液口 8,出液口 8上方且进气口 2下方设有富液出口 9。权利要求1.一种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塔体(1),塔体(I)下部设有进气口(2),进气口(2)上方依次设有填料层(3);塔体(I)顶部设有出气口(4),出气口(4)下方依次设有除沫器(5)、液体分配器(6)和二次分配器(7);塔体⑴底部设有出液口(8),出液口⑶上方且进气口(2)下方设有富液出口(9)。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3)下方的塔体⑴侧壁开有测温口(10)和测压口(1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收塔,包括一个塔体,塔体下部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上方依次设有填料层;塔体顶部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下方依次设有除沫器、液体分配器和二次分配器;塔体底部设有出液口,出液口上方且进气口下方设有富液出口。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能够高效地处理脱硫剂尾气,使其达到标准浓度后再排放;同时,整个吸收塔不需要耗费过多的能耗,真正达到了节能减排。文档编号B01D53/18GK202555143SQ20122011344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3日专利技术者顾同新, 刘公召, 王喜平, 宗俊, 刘梅 申请人:宜兴汉光高新石化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塔体(1),塔体(1)下部设有进气口(2),进气口(2)上方依次设有填料层(3);塔体(1)顶部设有出气口(4),出气口(4)下方依次设有除沫器(5)、液体分配器(6)和二次分配器(7);塔体(1)底部设有出液口(8),出液口(8)上方且进气口(2)下方设有富液出口(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同新刘公召王喜平宗俊刘梅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汉光高新石化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