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线材加工方法及拉丝机技术

技术编号:802198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线材加工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拉丝机,它以电镀黄铜后的细丝拉拔,从进线到出线经过25道次拉拔,它通过6根轴,24只塔轮的由翻转箱体、传动系统、下箱体(3)、轴、塔轮、模架、拉丝模和电机(2)组成的拉丝机实现,这样道次压缩比减小从而减小了拉拔应力,使钢丝与模壁的摩擦阻力降低,提高了拉拔效率和单丝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线材加工方法,特别是经电镀黄铜后的细丝进行拉拔的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拉丝机。上述传统的线材拉丝加工方法是采用电镀黄铜的细丝通过19或21道次拉拔,它是通过由4根轴二区段的水箱拉丝机一次拉拔成型,由于其总压缩比小,道次压缩比大,造成制品的韧性不能随温度同时提高,另外由于拉拔应力大,一方面引起摩擦系数增大,从而影响模具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模具热量增大,造成润滑剂、电耗、铜层损耗增大,拉拔速度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制品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强度且拉拔速度有所提高的一种线材拉丝加工方法及提供一种实施如上方法的拉丝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金属线材加工方法,是以电镀黄铜后的细丝进行拉拔,从进线到出线经过25道次拉拔,它通过6根轴,24只塔轮实现,每个轴上设有4个塔轮,每两轴为一个拉拔区段。本专利技术一种金属线材加工方法,每个拉拔区段的两轴之间速差比为8∶7,三个区段的区段间速度逐步递增,其区段间速度比为3.325。本专利技术一种拉丝机主要由翻转箱体、传动系统、下箱体、轴、塔轮、模架、拉丝模和电机组成,翻转箱体内设有呈平行状态的轴,每根轴上设有呈串联状态的4只塔轮。本专利技术一种拉丝机,其轴的排列顺序为II轴、I轴、IV轴、III轴、VI轴、V轴。本专利技术采用经电镀黄铜的细丝通过25道次24只塔轮利用钢丝冷拉的塑性变形,使金属钢丝增强,其25道次的拉拔使道次压缩率降低,防止钢丝内部的渗碳体破裂而导致钢丝产生脆性,保证了产品较好的韧性。由于经过了三个拉拔区段使得总压缩比增大,道次压缩比减小从而减小拉拔应力,使钢丝与模壁的摩擦阻力降低,塑变热量降低。此外,增加了浸入乳化液中的模具数目,同时也扩大了冷却范围。由于采用六轴式的布置,更有利于拉拔中的热量散发,使模具和润滑的工作条件得到良好改善,减少了润滑剂用量,降低了电耗,减少了电镀黄铜的损耗。由于相邻卷筒的速差固定,保证了通过各模的流量相等,即工艺延伸比略大于机械延伸比,使得连续拉拔得以实现,从而提高了拉拔速度和单丝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地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拉丝机的主视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箱拉丝机的传动图根据图1所示,主机有二个主要部份,即盛装乳化液的下箱体1以及装有塔轮拉丝模组件、主电机2、带轮、同步齿形带和成品卷筒3的翻转箱体4。用作穿料的工作台和点动踏脚板5在前面,电气控制面板装配在主机左侧的配电柜上。主电机2和成品卷筒3安装在翻转箱体4的上方,借以与塔轮组件取得平衡,翻转手柄6提供足够的力矩,使翻转箱体4可旋转90度。根据图2所示,拉丝机设有六根轴,六根轴的排列顺序为II轴11、I轴12、IV轴13、III轴14、VI轴15、V轴16,每根轴上设有呈串联状态的四只塔轮,其每组四只塔轮分别为A塔轮7,B塔轮8,C塔轮9和D塔轮10。塔轮由塔轮支承组件所固定,塔轮轴与主电机2分别由相关的带轮,同步齿形带进行同步传动。前丝模架17和后丝模架18在两对塔轮之间,各丝模架可独立地对中调节,能保持穿料时各段钢丝与拉丝模孔落在同一轴线上。各塔轮由高硬度稍呈锥状的钢环组合而成,使牵引的钢丝沿塔轮产生轴向滑动,避免钢丝集中磨损塔轮,由于塔轮转动牵引钢丝,使钢丝与固定在丝模架内静止不动的模子相对作用,从而达到拉拔钢丝的目的。(最后第25只拉丝模垂直安装在液面以上可调的终模座上。)整个拉拔是将电镀黄铜的细钢丝从进线到出线经过25道次拉拔,通过浸在乳化润滑液中的6根轴,24只塔轮实现。每两轴为一个拉拔区段,每个拉拔区段的两轴之间速度比为8∶7,三个拉拔区段的区段间的速度逐步递增,其区间速度比为3.325。下面提供拉拔道次为19、21和本专利技术25道次的效果对照表。(其帘线单丝含碳量0.72%,湿拉前钢丝铅淬火强度1220Mpa。)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线材加工方法,是对经电镀黄铜后的细丝进行拉拔,其特征在于从进线到出线经过25道次拉拔,它通过6根轴,24只塔轮实现,每个轴上设有4个塔轮,每两轴为一个拉拔区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线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拉拔区段的两轴之间的速差比为8∶7,三个区段的区段间速度逐步递增,其区段间速度比为3.325。3.一种拉丝机主要由翻转箱体(4)、传动系统、下箱体(3)、轴、塔轮、模架、拉丝模和电机(2)组成,其特征在于六根呈平行状态的轴,每两轴为一个拉拔区段,每根轴上设有呈串联状态的四只塔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拉丝机,其特征在于它的轴的排列顺序为II轴(11)、I轴(12)、IV轴(13)、III轴(14)、VI轴(15)、V轴(16)。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线材加工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拉丝机,它以电镀黄铜后的细丝拉拔,从进线到出线经过25道次拉拔,它通过6根轴,24只塔轮的由翻转箱体、传动系统、下箱体(3)、轴、塔轮、模架、拉丝模和电机(2)组成的拉丝机实现,这样道次压缩比减小从而减小了拉拔应力,使钢丝与模壁的摩擦阻力降低,提高了拉拔效率和单丝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文档编号B21C1/02GK1345638SQ0011257公开日2002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26日专利技术者董玉华 申请人: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线材加工方法,是对经电镀黄铜后的细丝进行拉拔,其特征在于从进线到出线经过25道次拉拔,它通过6根轴,24只塔轮实现,每个轴上设有4个塔轮,每两轴为一个拉拔区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