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杨专利>正文

一种金属管材折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71645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18:09
一种金属管材折弯装置,包括底板、支架装置、电机装置、支撑装置、电缸装置及顶靠装置,底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块及第一滚轮,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横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及第一固定杆,电机装置包括电机、输出轴、第二横杆、第二固定杆及拉线,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三固定杆、第二滚轮、第一弹簧,电缸装置包括横板、电缸、推动杆、第三滚轮、第二支架及第四固定杆,顶靠装置包括顶靠板、拉动杆、第三横杆、固定环、第一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的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方的第三连接杆及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杆上方的握持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金属弯管进行有效的折弯作业。

Bending device for metal pipe

A metal pipe ben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nd a support device and a motor device, supporting device, electric cylinder and top device,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ixed block and the first roller and the support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ing rod, the first bar, second supporting rods, third supporting rods and a first fixing device comprises a motor, motor rod the output shaft, second bar, second bar and the fixed cable support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bracket, third fixed rods, second roller, the first spring, the electric device comprises a cylinder, cylinder, transverse electric push rod, third roller, second support and four fixed rods, top plate, top device comprises a pull rod, third bar first, a fixed ring, a connecting rod,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t the top of the third connecting rod and is positioned on the third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bend the metal bent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管材折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管材加工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管材折弯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弯管机的工作原理为:将金属管放在动力轴联的磨具内,压辊挤压固定,工作时,动力轴带动磨具及金属管一起运动,使得金属管沿模具弯制成所需角度的弯管,由于金属管是靠摩擦力拉动前进的,因此,在弯管的过程中管件弯曲处外壁很容易造成断裂的问题,或者管件弯曲处内壁容易造成褶皱的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金属管材折弯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管材折弯装置,所述金属管材折弯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左右两侧的支架装置、位于所述支架装置之间的电机装置、位于所述电机装置上方的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支撑装置左右两侧的电缸装置及位于所述支撑装置上方的顶靠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块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下方的第一滚轮,所述支架装置设有两个,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下方的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杆上的第三支撑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输出轴、位于所述电机左右两侧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电机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二固定杆及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的拉线,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三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两端的第二滚轮、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所述电缸装置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装置的左右两侧,所述电缸装置包括横板、位于所述横板上方的电缸、位于所述电缸上方的推动杆、设置于所述推动杆上端的第三滚轮、位于所述电缸一侧的第二支架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四固定杆,所述顶靠装置包括顶靠板、位于所述顶靠板下方的拉动杆、位于所述拉动杆左右两侧的第三横杆、位于所述拉动杆下方的固定环、位于所述顶靠板上方的第一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的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方的第三连接杆及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杆上方的握持环。所述第一固定块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轴转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呈圆柱体,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横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电机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下端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及位于其两端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输出轴的上方,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固定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滚轮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架轴转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横板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横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缸的下表面与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电缸连接,所述推动杆的上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三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且与所述推动杆轴转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缸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呈倾斜状,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板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拉动杆的上端与所述顶靠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拉动杆的上端设有第四凹槽,所述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固定环的两端与所述拉动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上端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三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的一端与所述拉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顶靠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握持环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金属管材折弯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金属弯管进行有效的折弯作业,弯曲高效且安全,节约时间,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金属管材折弯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金属管材折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金属管材折弯装置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左右两侧的支架装置2、位于所述支架装置2之间的电机装置3、位于所述电机装置3上方的支撑装置4、位于所述支撑装置4左右两侧的电缸装置5及位于所述支撑装置4上方的顶靠装置6。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块11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11下方的第一滚轮12。所述第一固定块11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11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1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滚轮12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滚轮12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12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111内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块11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滚轮12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111内旋转。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装置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架装置2包括第一支撑杆2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上的第一横杆23、位于所述第一横杆23下方的第二支撑杆24、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杆23上的第三支撑杆22及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22上的第一固定杆25。所述第一支撑杆2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2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金属管材折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管材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材折弯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左右两侧的支架装置、位于所述支架装置之间的电机装置、位于所述电机装置上方的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支撑装置左右两侧的电缸装置及位于所述支撑装置上方的顶靠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块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下方的第一滚轮,所述支架装置设有两个,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下方的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杆上的第三支撑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输出轴、位于所述电机左右两侧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电机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二固定杆及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的拉线,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三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两端的第二滚轮、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所述电缸装置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装置的左右两侧,所述电缸装置包括横板、位于所述横板上方的电缸、位于所述电缸上方的推动杆、设置于所述推动杆上端的第三滚轮、位于所述电缸一侧的第二支架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四固定杆,所述顶靠装置包括顶靠板、位于所述顶靠板下方的拉动杆、位于所述拉动杆左右两侧的第三横杆、位于所述拉动杆下方的固定环、位于所述顶靠板上方的第一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的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方的第三连接杆及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杆上方的握持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管材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材折弯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左右两侧的支架装置、位于所述支架装置之间的电机装置、位于所述电机装置上方的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支撑装置左右两侧的电缸装置及位于所述支撑装置上方的顶靠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块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下方的第一滚轮,所述支架装置设有两个,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下方的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杆上的第三支撑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输出轴、位于所述电机左右两侧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电机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二固定杆及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的拉线,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三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两端的第二滚轮、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所述电缸装置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装置的左右两侧,所述电缸装置包括横板、位于所述横板上方的电缸、位于所述电缸上方的推动杆、设置于所述推动杆上端的第三滚轮、位于所述电缸一侧的第二支架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四固定杆,所述顶靠装置包括顶靠板、位于所述顶靠板下方的拉动杆、位于所述拉动杆左右两侧的第三横杆、位于所述拉动杆下方的固定环、位于所述顶靠板上方的第一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的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方的第三连接杆及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杆上方的握持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管材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轴转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管材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管材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呈圆柱体,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横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且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杨
申请(专利权)人:王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