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2063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包括具有容纳冷却介质的、带有气体出口(11)与液体入口(12)的、与生热构件进行热交换的容器(1),在连通气体出口(11)与液体入口(12)的管道上设有将气体出口(11)排出的气态冷却介质冷却为液态冷却介质的散热器(2)。采用如上技术方案,不仅可以有效的确保变速器在最佳温度下进行工作,并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可以为车辆的运行提供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车辆构件中热量处理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多,令汽车排放的尾气也成为了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因此,汽车的节能减排工作受到各个汽车制造厂家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可以通过三种措施实现对汽车进行节能减排其一是提高传动内燃机及变速器的工作效率,如采用涡轮增压、缸内直喷等技术提高传动内燃机的燃烧效率,或采用DCT、CVT等自动变速器技术,通过适时改变变速器的传动比使发动机在经济油耗区工作等 方式来实现油耗的降低;其ニ是采用混合动カ技术,通过在传动系中增加电机用来实现车辆制动能量的回收,以及通过增加电机用于在车辆启动及巡航阶段的动カ驱动来实现油耗的降低;其三是研发电动车,以电能驱动代替燃油驱动。采用第一种和第二种措施减低油耗,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増加了车辆的生产成本,提高了车辆的售价,对于消费者来说不易推广。采用第三种方式表面上看是减少了燃料的消耗,然而电能的生产还是依赖于传统的煤等资源来实现,因此,实际上还是没有达到节能的效果;同吋,电动车价格高昂,电池维护保养费高,这些都造成车辆的成本増加,给消费者增加了经济负担。基于上述的缺点,很多车辆通过设有生热构件(车辆的生热构件主要是指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构件自身的运行,或者与其他零部件之间的摩擦而产生大量热的构件,例如车辆的发动机或变速器)冷却系统来降低废气的排放,例如中国专利CN101294624提供的一种变速器油液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变速器、散热器、发动机出水管、发动机进水管、变速器出油管、变速器回油管、热交換器、热交換器出水管和热交換器进水管。其中发动机与变速器相连,变速器出油管的一端和变速器回油管的一端分别与变速器相连,热交換器包括冷却水管道和油液管道,变速器出油管的另一端和变速器回油管的另一端分别油液管道的两端相连,热交換器进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进水管和冷却水管道的一端相连,热交换器出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水管道的另一端和发动机出水管相连,热交換器出水管与发动机出水管之间通过吸液装置相连。该系统可以通过冷水的循环对变速器进行降温散热,而由于变速器的最佳温度80° C左右,通过上述水冷的方式不能够确保变速器处于最佳的工作温度下,若实现其在最佳温度下工作,还需要増加ー套温度监控装置,以确保其温度,进而增加了成本。同时上述的冷却方式只具备冷却的功能,功能単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确保变速器在最佳工作温度下进行工作的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使该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具有发电节能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包括具有容纳冷却介质的、带有气体出口与液体入口的、与生热构件进行热交换的容器,在连通气体出口与液体入口的管道上设有将气体出口排出的气态冷却为液态冷却介质的散热器。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气体出口与散热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单向阀,在气体出口排放的气体达到一定压カ时,所述的第一单向阀由于该压カ而被打开。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限定,所述第一单向阀为球阀。 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再进ー步限定,在第一单向阀与散热器的连接管道上设有通过气态冷却介质的流动而进行发电的发电机。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歩限定,所述在散热器与液体入口的连接管道上设有由散热器向液体入ロ流向可开启的第二单向阀门。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在散热器与第二单向阀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通气塞(4)。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所述车辆生热构件为发动机或变速器。作为对上述方式的进ー步限定,所述车辆生热构件为变速器,所述容器与变速器润滑油油箱热交换设置。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效果如下 (1)本专利技术设有容纳冷却介质的容器,该容器内的冷却介质可以吸收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由于变速器个零部件的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而气化,气化后的冷却介质进入到散热器中进行冷却液化,最后液态的冷却介质最終回到容器中完成一次循环,上述的过程可以直接有效降低变速器的温度,保证燃油充分,減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2)冷却介质直接与变速器润滑油油箱进行热交換,令变速器润滑油保持一定的温度,由于变速器润滑油会流经变速器内的各部件,进而带走变速器各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对变速器进行直接降温,从而保证发动机或变速器在适宜的温度运行,因此,此种降温效果会更好; (3)在散热器与气体出口之间的管道之间设有第一单向阀,当管道内的气体达到一定的压カ值时第一单向阀才打开,保证管道内的压カ,令气态冷却介质与液态冷却介质充分循环; (4)第一单向阀采用球阀,球阀具有流体阻力小、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紧密可靠的优点,保证管道内的气密性; (5)本专利技术在第一单向阀与散热器之间的管道上还设有发电机,该发电机在气态冷却介质的推动下运行发电,为车辆提供电能,节省车辆自身的燃油;同时,由于第一单向阀在气体达到一定的压カ值时才打开,因此第一单向阀的设置可以保证气体的压力足够推动发电机运行; (6)在散热器与液体入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二单向阀门,保证液态的冷却介质只能由散热器流回容器中,避免了由于液体入口低于容器内冷却介质的液位时,液体倒流的情况发生; (7)在散热器与第二单向阀门的连接管道上还设有通气塞,保证管道内的压力,防止管道因压カ过大而被损坏。综上可见,本专利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确保变速器在最佳温度下进行工作,并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可以为车辆的运行提供电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作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歩详细说明 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 图中1、容器;11、气体出口 ;12、液体入口 ;2、散热器;31、第一单向阀;32、第二单向阀;4、通气塞;5、发电机;6、变速器润滑油油箱;7、变速器;8、管道。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实施例涉及的车辆发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以车辆变速器为例,如图I所示,其结构包括容纳有冷却介质的容器I、散热器2,容器I与变速器润滑油油箱6紧密贴合设 置,同时与变速器润滑油油箱6共同设置在变速器7上,同时容器I中的冷却介质的沸点选择时以变速器的最佳工作温度为參考,如变速器的最佳工作温度在80度左右,在冷却介质选取时,可选取沸点在80度左右的介质作为冷却介质。在容器I的上方设有气体出ロ 11,下方设有液体入口 12,所述气体出口 11通过管道8连接散热器2的入口,散热器2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液体入口 12,其中气体出口 11用于吸热气化的冷却介质从容器I中流出,进入到散热器2中进行冷却液化,液体入ロ 12用于将散热器2液化后的液态冷却介质流回到容器I中。在气体出口 11与散热器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单向阀31,该第一单向阀31采用球阀,当冷却介质气化在管道内达到一定的气压时,气态的冷却介质会令第一单向阀31打开,此时,气态的冷却介质进入到散热器2中进行冷却液化,液化后的冷却介质可以在管道压カ的作用下流回到容器I中,这样形成ー个循环。为了保证本实施例的性能,避免由于液体入口 12设置的位置低于容器I内的冷却介质的液位时,液体回流到管道内,在散热器2与液体入口 1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二单向阀32,所述第二单向阀32同样采用球阀;与第二单向阀3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通气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容纳冷却介质的、带有气体出口(11)与液体入口(12)的、与生热构件进行热交换的容器(1),在连通气体出口(11)与液体入口(12)的管道上设有将气体出口(11)排出的气态冷却介质冷却为液态冷却介质的散热器(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铁山余雷黎楠楠张力久李少华韩景川岳路峰方志朋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