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合金丝拉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拉拔镁合金丝过程中加热拔丝模,通过拔丝模将热量传递给镁合金丝,以提高镁合金丝塑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色金属塑性成型
,涉及到镁合金丝的拉拔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镁合金的应用还很不广泛,镁合金丝的生产还没有成熟的工艺方法,已报道的仅有镁合金丝挤压方法。但该方法在挤压直径小于2mm的镁合金丝时挤压力大、模具损耗大,并且容易出现断丝等现象。采用挤压方法较容易获得直径大于2mm的较粗镁合金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快速成功制备品质优良的镁合金丝的镁合金丝拉拔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是,利用镁合金丝的挤压方法制备直径大于2mm的较粗镁合金丝;根据所需要的镁合金丝制造一系列一定孔径的拔丝模;在拉拔镁合金丝过程中加热拔丝模,通过拔丝模将热量传递给镁合金丝,增大其塑性,以实现拉拔出较细的镁合金丝。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首先,将大于2mm的粗镁合金丝缠在送丝轴上,前端经加工减小其直径,伸出穿过稍细的拔丝模连到卷丝轴上,将拔丝模预热到150℃~500℃并维持,打开电动机进行拉拔,通过速度调节器调节拉拔速度。完成后换上孔径更细的拔丝模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得到所需要得镁合金丝。拉拔时应注意拔丝速度与拔丝模温度相对应。拔丝速度控制在2~10m/min,每次拉拔丝的直径缩减量控制在0.1~0.4mm。拔丝模的润滑剂采用二硫化钼。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和益处是,提供了一种高效的镁合金丝拉拔方法。具有对模具要求不高,镁合金丝表面质量好,生产率高,设备简单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图中,1.拔丝模,2.加热装置,3.送丝轴,4.卷丝轴,5.配有速度调节器的电动机。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2.5mm镁丝拉拔制成1.2mm镁丝为例。步骤1采用热作模具钢制作拔丝模1,孔径分别为1.2mm、1.5mm、1.8mm、2.1mm、2.3mm。卷丝轴4连接配有速度调节器的电动机5。步骤2采用挤压方法制备直径为2.5mm的镁合金丝。步骤3将孔径为2.3mm的拔丝模1和加热装置2安装在支架上,将拔丝模1预热到300℃~500℃并维持,拔丝模1孔内涂抹二硫化钼润滑,将直径为2.5mm的镁合金丝缠在送丝轴3上,前端经加工减小其直径,伸出并穿过拔丝模1连到卷丝轴4上;打开电动机5进行拉拔,通过速度调节器调节拉拔速度为6-10m/min。步骤4将拔出的镁合金丝重新缠在送丝轴3上,换上孔径为2.1mm的拔丝模1。重复上述拉拔过程。步骤5如上,依次换上1.8mm、1.5mm、1.2mm的拔丝模1进行拉拔。都完成后即成功制备出了1.2mm的镁合金丝。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在拉拔镁合金丝过程中加热拔丝模,通过拔丝模将热量传递给镁合金丝,以提高镁合金丝塑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将拔丝模(1)和加热装置(2)安装在支架上,将拔丝模(1)预热到150~500℃并维持,拔丝模(1)孔内涂抹润滑剂,挤压好的粗镁合金丝缠在送丝轴(3)上,一端经加工减小其直径,伸出并穿过拔丝摸(1)连到卷丝轴(4)上;打开电动机(5)进行拉拔;完成后换上孔径更细的拔丝模(1)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得到所需要的镁合金丝;拔丝速度为2~10m/min,每次拉拔丝的直径缩减量为0.1~0.4mm。全文摘要属于有色金属塑性成型
其利用镁合金丝的挤压方法制备直径大于2mm的较粗镁合金丝;根据对镁合金丝的需要制造一系列一定孔径的拔丝模;在拉拔镁合金丝过程中加热拔丝模,将热量传递给镁合金丝,增大其塑性,以实现拉拔镁合金丝。先将孔径比粗丝稍细的拔丝模和加热装置安装在支架上,将拔丝模预热到150~500℃并维持,挤压好的粗镁合金丝缠在送丝轴上,一端经加工减小其直径,伸出穿过拔丝摸连到卷丝轴上;打开电动机进行拉拔,通过速度调节器调节拉拔速度。完成后换上孔径更细的拔丝模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得到所需要的镁合金丝。本专利技术具有对模具要求不高,镁合金丝表面质量好,生产率高,设备简单的优点。文档编号B21C9/00GK1554495SQ200310119199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1日专利技术者刘黎明, 董长富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黎明,董长富,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