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微流控芯片微滴技术制备单链高分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1902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流控芯片微滴技术制备单链高分子的方法,该方法为:一、选择引发剂、单体、催化剂和配体;二、配制引发剂溶液和单体/催化剂/配体溶液;三、配制连续相;四、将连续相、引发剂溶液和单体/催化剂/配体溶液分别注入微流控芯片,控制流速,使得引发剂溶液和单体/催化剂/配体溶液混合后在连续相中分散成微滴,再将微滴导入聚四氟乙烯管中进行聚合反应;五、导出微滴反应液,分离去除连续相,依次经挥发、洗涤、离心和冷冻干燥后得到最终聚合产物单链高分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在微流控微滴内进行聚合反应可直接形成单链高分子,且产物的分子量较高,因此在单分子研究和超高分子量聚合物制备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合成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由于不存在分子间的缠结,单链高分子的运动相对容易,因而在物理性质上表现出常用高分子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能易结晶、相对耐温和超拉伸性。然而,由于受到制备工艺的限制,关于单链高分子的研究和应用寥寥无几。目前还没有合适的方法来大量制备单链高分子。由多链聚合物分散成单链高分子试样,通常采用极稀高分子溶液(5mg/L)喷雾、液面扩展、冷冻干燥等方法,因为只有在极稀溶液(良溶剂)中高分子链才能以单链溶胀线团存在。然而,如果所用溶液浓度太低,所得到 的样品量太少,难以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如果所用溶液高于分界浓度,高分子线团发生相互穿透缠结,所得到的样品中则会存在一定量的寡链和多链试样。直接合成单链高分子通常采用微乳液聚合的方法,但是该方法条件有很大的局限性,如需要选择适当的微乳液体系,使得乳液滴的尺寸小至几十个纳米。理论上当乳液滴中仅有一条高分子链引发聚合时,才可以得到单链微球,而在实际聚合反应中,不仅液滴尺寸的限制过小限制分子链的生长,每个微滴内所形成高分子的数量也无法控制。近些年还出现了利用高分子链内收缩或交联的方法制备单链高分子的报道,如E. Harth等(J. Am. Chem. Soc. 2002,124,8653-8660.)利用高分子链上的基团(环丁烯)相互反应,使得高分子链发生分子内交联;E. J. Foster,等(J. Am. Chem. Soc. 2009,131,6964-6966.)利用非共价键作用(四氢键)使得高分子链发生分子内塌缩,并通过紫外或辐照进行交联,从而得到单链高分子微球。但是,上述方法仅适用于少量具有特殊官能团的高分子,且不能有效地避免分子间的相互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该方法通过调整引发剂溶液的浓度,将微流控芯片所产生的微滴内弓I发剂分子的数量控制在一个或数个,进一步在微滴内弓I发聚合反应后直接形成单链高分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需要制备的单链高分子选择引发剂、单体、催化剂和配体,并确定单体、催化剂和配体的摩尔配比;步骤二、将步骤一中所述引发剂配制成浓度为0. 01fmol/L 10fmol/L的引发剂溶液,将步骤一中所述单体、催化剂和配体配制成单体浓度为0. lmol/L 10mol/L的单体/催化剂/配体溶液;步骤三、将表面活性剂加入油相中,得到连续相;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油相质量的0. 05% 5% ;步骤四、在氮气或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将步骤三中所述连续相、步骤二中所述引发剂溶液和单体/催化剂/配体溶液分别注入微流控芯片,通过注射泵控制连续相的流速为0. I Ii L/min 100 u L/min,并控制连续相、引发剂溶液和单体/催化剂/配体溶液的流速之比为4 20 I 1,使得引发剂溶液和单体/催化剂/配体溶液混合后在连续相中分散成体积为IOnL IOOnL的微滴,然后将所述微滴导入内径为250 y m 500 u m的聚四氟乙烯管中进行聚合反应;步骤五、待反应结束后,导出步骤四中所述聚四氟乙烯管中的微滴反应液,分离去 除连续相,依次经挥发、洗涤、离心和冷冻干燥后得到最终聚合产物单链高分子。上述的,步骤一中所述引发剂为卤代烷、苄基卤化物、a -溴代酯、a -卤代酮、a -卤代腈、磺酰基卤化物或偶氮二异丁月青。上述的,步骤一中所述单体为丙烯酰胺、丙烯酸酯、苯乙烯、乙烯基酰胺、吡啶或乙烯基酯类单体。上述的,步骤一中所述催化剂为氯化亚铜、溴化亚铜或碘化亚铜,或者为铜、氯化铜和溴化铜中的一种与抗坏血酸、葡萄糖、辛酸亚锡或肼的混合物。上述的,步骤一中所述配体为五甲基二乙烯二胺、二 胺、二(2-卩比唳基甲基)胺或4,4’ -二壬基_2,2’ -联卩比唳。上述的,步骤一中所述单体、催化剂和配体的摩尔配比为50 500 : I 2 : 2。上述的,步骤二中所述引发剂溶液的溶剂为水、甲醇、乙醇、异丙醇、四氢呋喃、N,N 二甲基甲酰胺、丙酮、二恶烷、甲苯和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单体/催化剂/配体溶液的溶剂为水、甲醇、乙醇、异丙醇、四氢呋喃、N,N 二甲基甲酰胺、丙酮、二恶烷、甲苯和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的,步骤三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氟表面活性剂、硅表面活性剂或碳氢表面活性剂。上述的,步骤三中所述油相为氟碳油、硅油、氟化硅油或正十四烷。上述的,步骤四中所述惰性气体为IS气。本专利技术米用微流控芯片微滴技术,由于微反应器的通道尺寸一般在IOiim 300 y m的范围,内部液体的比表面积也就相应的增加到IOOOOmVm3 50000m2/m3,使得反应体系的传热、传质能力大幅增强,反应速度明显高于在常规反应器中的情况,反应结果也因此具有高选择性、高产率和高纯度的特性。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在微流控微滴内进行聚合反应可直接形成单链高分子,且产物的分子量较高,因此在单分子研究和超高分子量聚合物制备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2、本专利技术在微流控反应器内进行聚合反应,短时间内即可产生大量微滴,并可通过平行装置成倍放大,有效提高产量。3、本专利技术可通过调整引发剂溶液的浓度将微滴内的引发剂分子数量控制在一个或数个。4、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聚合反应,反应速率极快,能获得超高分子量的聚合产物。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导入聚四氟乙烯管内的微滴的光学照片。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制备的聚异丙基丙烯酰胺单链高分子的分子量大小及分布曲线。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制备的聚异丙基丙烯酰胺单链高分子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的形貌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步骤一、选择2-羟乙基-2-溴代异丁酸酯(BrC(CH3)2COOCH2CH2OH)作为引发剂,丙烯酰胺作为单体,氯化铜和抗坏血酸作为催化剂,五甲基二乙烯三胺作为配体,丙烯酰胺、氯化铜、抗坏血酸和五甲基二乙烯三胺之间的摩尔比为100 :1:1:2;步骤二、以体积比为I : I的水和N,N 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液作为溶剂,配制浓度为0. lfmol/L的引发剂溶液,以体积比为I : I的水和N,N 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液作为溶齐U,配制单体浓度为0. 6mol/L的单体/催化剂/配体溶液;步骤三、将氟碳表面活性剂DuPont Zonyl FS0-100加入氟碳油中,得到连续相;所述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氟碳油质量的0. 05% ;步骤四、在惰性气体氩气保护下,将步骤三中所述连续相、步骤二中所述引发剂溶液和单体/催化剂/配体溶液分别注入微流控芯片,通过注射泵控制连续相、弓I发剂溶液和单体/催化剂/配体溶液的流速分别为IOii L/min、l u L/min和I y L/min,使得引发剂溶液和单体/催化剂/配体溶液混合后在连续相中分散成体积为35nL的微滴,然后将所述微滴导入内径为400 iim的聚四氟乙烯管中进行聚合反应;步骤五、反应8h后导出步骤四中所述聚四氟乙烯管中的微滴反应液,分离去除连续相,依次经挥发、洗涤、离心和冷冻干燥后得到最终聚合产物聚丙烯酰胺单链高分子。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相同,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微流控芯片微滴技术制备单链高分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需要制备的单链高分子选择引发剂、单体、催化剂和配体,并确定单体、催化剂和配体的摩尔配比;步骤二、将步骤一中所述引发剂配制成浓度为0.01fmol/L~10fmol/L的引发剂溶液,将步骤一中所述单体、催化剂和配体配制成单体浓度为0.1mol/L~10mol/L的单体/催化剂/配体溶液;步骤三、将表面活性剂加入油相中,得到连续相;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油相质量的0.05%~5%;步骤四、在氮气或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将步骤三中所述连续相、步骤二中所述引发剂溶液和单体/催化剂/配体溶液分别注入微流控芯片,通过注射泵控制连续相的流速为0.1μL/min~100μL/min,并控制连续相、引发剂溶液和单体/催化剂/配体溶液的流速之比为4~20∶1∶1,使得引发剂溶液和单体/催化剂/配体溶液混合后在连续相中分散成体积为10nL~100nL的微滴,然后将所述微滴导入内径为250μm~500μm的聚四氟乙烯管中进行聚合反应;步骤五、待反应结束后,导出步骤四中所述聚四氟乙烯管中的微滴反应液,分离去除连续相,依次经挥发、洗涤、离心和冷冻干燥后得到最终聚合产物单链高分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宏伟张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