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臂架后倾翻的系统及方法及起重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018366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臂架后倾翻的系统及方法及起重机,属于履带起重机控制系统领域,包括与臂架联动的角度传感装置以及与履带起重机的变幅电磁阀连接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角度传感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内预置有臂架允许的最大后仰角度值;两端分别与履带起重机臂架及履带起重机的上车平台连接的防后倾杆,防后倾杆与臂架之间还铰接有一拉杆,拉杆设有伸缩结构和易拉断区段,易拉断区段于拉杆达到最大长度后两端继续受到拉力时被拉断。其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气控制系统和机械结构实现提示和保护,可有效防止臂架后倾翻,避免事故的发生。结构简单且安全可靠,成本低廉,易于制造和安装,无需额外的空间放置,即可实现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履带起重机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臂架后倾翻的系统及方法及起重机
技术介绍
履带起重机在安装或吊装工作时,经常需要将臂架扳起到一定角度,但操作手在操作过程中若对臂架角度的把握度不当或误操作而将臂架扳至超过了最大仰角时,臂架会后倾翻,造成设备损坏,甚至倾翻,和人员伤亡的严重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履带起重机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于履带起重机臂架扳起超过最大角度时对操作员提供提醒的防止臂架后倾翻的系统及方法及起重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止臂架后倾翻的系统,其中,包括 与所述臂架联动的角度传感装置以及与履带起重机的变幅电磁阀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角度传感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内预置有所述臂架允许的最大后仰角度值; 两端分别与履带起重机臂架及履带起重机的上车平台连接的防后倾杆,所述防后倾杆与所述臂架之间还铰接有一拉杆,所述拉杆设有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处于最大行程时使所述拉杆的长度为所述臂架于允许的最大后仰角度时所述拉杆与所述臂架连接部位至所述拉杆与所述防后倾杆连接部位之间的距离,所述拉杆包括一易拉断区段,所述易拉断区段于所述拉杆达到最大长度后两端继续受到拉力时被拉断。优选的,所述防后倾杆上设有主要由弹簧或者液压油缸或者气缸形成的沿所述防后倾杆纵向形成缓冲力的缓冲结构。优选的,所述防后倾杆一端与所述臂架铰接,另一端与一连接于履带起重机的上车平台上的防后倾座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拉杆主要由上拉杆和下拉杆套接形成,所述上拉杆和下拉杆套接的部分形成所述伸缩结构,所述易拉断区段形成于所述上拉杆或者下拉杆上。优选的,所述角度传感装置设置于所述臂架枢转处以感应所述臂架的后仰角度。优选的,所述角度传感装置设置于所述防后倾杆的缓冲结构处通过所述缓冲结构的行程感应臂架的后仰角度,或者设置于所述拉杆的伸缩结构处通过所述拉杆的伸缩行程感应所述臂架的后仰角度。优选的,所述角度传感装置主要由接近开关或者角度传感器或者位置传感器形成。一种防止臂架后倾翻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包括上述防止臂架后倾翻的系统,于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角度传感装置感应到的所述臂架角度超过所述允许的最大后仰角度值时,通过控制所述变幅电磁阀停止所述臂架继续运动。一种起重机,其中,包括上述防止臂架后倾翻的系统。一种起重机,其中,采用上述防止臂架后倾翻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控制。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灵敏的电气控制系统和可靠的机械结构实现提示和保护,可有效防止臂架后倾翻,避免事故的发生。机械结构利用简单的连杆机构,结构简单且安全可靠,成本低廉,易于制造和安装,无须额外的空间放置,即可实现应用。附图说明 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止臂架后倾翻的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止臂架后倾翻的系统的实施例的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I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止臂架后倾翻的系统的实施例,其中,包括与臂架I联动的角度传感装置2以及与履带起重机的变幅电磁阀(未于图中绘出)连接的控制装置(未于图中绘出),控制装置与角度传感装置2连接,控制装置内预置有臂架I允许的最大后仰角度值;还包括两端分别与履带起重机的臂架I及履带起重机的上车平台3连接的防 后倾杆4,防后倾杆4与臂架I之间还铰接有一拉杆5,拉杆5设有伸缩结构51,伸缩结构51处于最大行程时使拉杆5的长度为臂架I于允许的最大后仰角度时拉杆5与臂架I连接部位至拉杆5与防后倾杆4连接部位之间的距离,拉杆5包括一易拉断区段52,易拉断区段52于拉杆5达到最大长度后两端继续受到拉力时被拉断。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是,控制装置通过与臂架I联动的角度传感装置2感应臂架I的后仰角度,当臂架I的后仰角度超过控制装置I中预置的允许的最大后仰角度时,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变幅电磁阀使臂架I停止运动。同时,通过防后倾杆4实现臂架I的后倾缓冲,当臂架I的后仰角度增大时,防后倾杆4与臂架I之间铰接的拉杆5的长度通过伸缩结构51的伸展而变长,直到臂架I处于允许的最大后仰角度时拉杆5的长度为最大,此时若臂架I继续后仰,拉杆5的两端继续受到拉力使易拉断区段52被拉断,从而提醒操作人员不可在继续后扳臂架I。还可以于拉杆5的易拉断区段52设置报警装置或者与报警装置连接的感应部件,由易拉断区段52被拉断触发报警装置或者与报警装置连接的感应部件,对操作人员发出报警讯号。于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进一步的,防后倾杆4上可设置主要由弹簧或者液压油缸或者气缸形成的沿防后倾杆纵向形成缓冲力的缓冲结构41,从而实现对臂架I后倾的缓冲。甚至于,防后倾杆4 一端与臂架I铰接,另一端可与一连接于履带起重机的上车平台3上的防后倾座31滑动连接,从而减小臂架I后倾时对上车平台3产生的冲击。于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进一步的,拉杆5可主要由53上拉杆和下拉杆54套接形成,上拉杆53和下拉杆54套接的部分形成伸缩结构51,易拉断区段52可形成于上拉杆53或者下拉杆54上。于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进一步的,角度传感装置2可设置于臂架I枢转处以感应臂架I的后仰角度,也可以设置于防后倾杆4的缓冲结构41处通过缓冲结构41的缓冲行程感应臂架I的后仰角度,或者可以设置于拉杆5的伸缩结构51处通过拉杆5的伸缩行程感应臂架I的后仰角度。较优的角度传感装置2可主要由接近开关或者角度传感器或者位置传感器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种防止臂架后倾翻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包括上述防止臂架后倾翻的系统,于控制装置根据角度传感装置感应到的臂架角度超过允许的最大后仰角度值时,通过控制变幅电磁阀停止臂架继续运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种起重机,其中,包括上述防止臂架后倾翻的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种起重机,其中,采用上述防止臂架后倾翻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控制。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 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防止臂架后倾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所述臂架联动的角度传感装置以及与履带起重机的变幅电磁阀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角度传感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内预置有所述臂架允许的最大后仰角度值; 两端分别与履带起重机臂架及履带起重机的上车平台连接的防后倾杆,所述防后倾杆与所述臂架之间还铰接有一拉杆,所述拉杆设有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处于最大行程时使所述拉杆的长度为所述臂架于允许的最大后仰角度时所述拉杆与所述臂架连接部位至所述拉杆与所述防后倾杆连接部位之间的距离,所述拉杆包括一易拉断区段,所述易拉断区段于所述拉杆达到最大长度后两端继续受到拉力时被拉断。2.如权利要求I所述防止臂架后倾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后倾杆上设有主要由弹簧或者液压油缸或者气缸形成的沿所述防后倾杆纵向形成缓冲力的缓冲结构。3.如权利要求I所述防止臂架后倾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后倾杆一端与所述臂架铰接,另一端与一连接于履带起重机的上车平台上的防后倾座滑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I所述防止臂架后倾翻的系统,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臂架后倾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臂架联动的角度传感装置以及与履带起重机的变幅电磁阀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角度传感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内预置有所述臂架允许的最大后仰角度值;两端分别与履带起重机臂架及履带起重机的上车平台连接的防后倾杆,所述防后倾杆与所述臂架之间还铰接有一拉杆,所述拉杆设有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处于最大行程时使所述拉杆的长度为所述臂架于允许的最大后仰角度时所述拉杆与所述臂架连接部位至所述拉杆与所述防后倾杆连接部位之间的距离,所述拉杆包括一易拉断区段,所述易拉断区段于所述拉杆达到最大长度后两端继续受到拉力时被拉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珍珠汪泽波张啸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