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塑复合包装材料的卧式连续分离甩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17098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8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铝塑复合包装材料的卧式连续分离甩干装置。该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筒体,筒体包括间隙设置的内筒体和外筒体,内筒体的筒壁上设置有筛孔;筒体上靠近第一端的位置设置有贯穿内筒体和外筒体的第一排料口,筒体上靠近第二端的位置设置有贯穿内筒体和外筒体的进料口,以及贯穿外筒体的第二排料口,第一端的高度高于第二端的高度;内筒体的腔体内设置有转轴,转轴上间断设置有多个镰刀型叶片,多个镰刀型叶片在转轴上呈螺旋状分布;筒体的第二端设置有与转轴连接的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卧式连续分离甩干装置可同时实现连续化的铝塑物理分离,以及塑料的甩干,可有效提高铝塑物理分离的处理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料分离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对化学分离后的铝塑复合包装材料进行物理分离的卧式连续分离甩干装置。
技术介绍
纸塑铝复合包装材料是一种常见的包装材料,广泛应用于牛奶和软饮料等包装中。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原料的匮乏,纸塑复合包装的再生利用变得非常必要,在对纸塑复合包装进行再生利用时,通常是将其中的纸基分离后,再将剩余的由铝箔和塑料形成的材料再进行分离。目前,在对铝箔和塑料复合形成的铝塑复合包装材料进行分离时,通常先采用湿法分离技术,即将铝塑复合包装材料浸泡于分离剂中,通过溶解或溶胀作用破坏各层之间 的黏合力从而使铝、塑化学分离,然后再将化学分离的铝箔和塑料进行物理分离。传统上对化学分离后的铝塑复合包装材料进行物理分离时,通常是将化学分离后的铝箔和塑料混合物取出用清水清洗后分拣,这种物理分离方式,具有手工作坊特征并且操作过程中污染特性明显。为此,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采用狼牙棒型滚筒或碎解分选机,对化学分离后的铝塑复合包装材料进行物理分离,这种物理分离实现了铝塑的连续性物理分离和分别回收,但无法实现物料的甩干,造成分离剂的大量浪费,增加废水处理的难度;同时由于狼牙棒型打击齿或羊角钉对物料破坏力度过大,造成大量的碎塑料成为细小颗粒混入进入铝屑,给后续的分离带来极大的困难,并且影响铝屑的品质,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综上,现有技术利用狼牙棒型滚筒或碎解分选机对化学分离后的铝塑复合包装材料进行物理分离时,无法进行物料甩干,造成分离剂大量浪费,增加废水处理难度;此外,塑料颗粒也容易混入铝屑,造成铝塑物理分离不彻底,影响铝屑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铝塑复合包装材料的卧式连续分离甩干装置,可有效克服现有铝塑复合包装材料物理分离存在的无法进行甩干造成的分离剂浪费,以及铝塑物理分离不彻底问题,可在提高铝塑物理分离效果的同时,对化学分离后的铝塑进行连续化的甩干,减少分离剂的浪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铝塑复合包装材料的卧式连续分离甩干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筒体,所述筒体包括间隙设置的内筒体和外筒体,所述内筒体的筒壁上设置有筛孔;所述筒体上靠近第一端的位置设置有贯穿所述内筒体和外筒体的第一排料口,所述筒体上靠近第二端的位置设置有贯穿所述内筒体和外筒体的进料口,以及贯穿所述外筒体的第二排料口,所述第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端的高度;所述内筒体的腔体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间断设置有多个镰刀型叶片,所述多个镰刀型叶片在所述转轴上呈螺旋状分布;所述筒体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转轴连接的电机。上述的卧式连续分离甩干装置中,所述镰刀型叶片的长度为10cm-15cm,所述镰刀型叶片的高度为5cm。上述的卧式连续分离甩干装置中,所述镰刀型叶片与所述转轴的轴向夹角为75。。上述的卧式连续分离甩干装置中,所述转轴的直径大于或等于20cm。上述的卧式连续分离甩干装置中,所述筛孔的直径为3_-5_。上述的卧式连续分离甩干装置还可包括支撑架,所述筒体和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铝塑复合包装材料的卧式连续分离甩干装置,通过在转轴上间断设·置呈螺旋状分布的多个镰刀型叶片,可对化学分离后的铝塑复合包装材料同时进行甩干和物理分离处理,可减少分离剂的消耗量,且具有较好的铝塑分离效果;同时,本实施例卧式连续分离甩干装置可实现连续进料和出料的工业化生产,便于铝塑的分别回收和利用,具有甩干度高、产量大的优点,可便于工业化推广和应用,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铝塑复合包装材料的卧式连续分离甩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I中转轴和镰刀型叶片的截面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铝塑复合包装材料的卧式连续分离甩干装置的结构不意图;图2为图I中A处的局部放大不意图;图3为图I中转轴和键刀型叶片的截面放大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卧式连续分离甩干装置可用于铝塑复合包装材料的分离处理,对经过化学分离后的铝塑复合包装材料进行连续化的物理分离和甩干,具体地,如图I-图3所示,本实施例卧式连续分离甩干装置包括筒体I、转轴2、支撑架3和电机4,其中,筒体I固定在支撑架3上,并倾斜设置,该筒体I包括内筒体11和外筒体12,该内筒体11和外筒体12之间具有间隙,且内筒体11的筒壁上设置有筛孔(图中未示出),即内筒体11的外壁可为筛网组成;内筒体11的腔体内设置有转轴2,转轴2上间断设置有多个镰刀型叶片21,该多个镰刀型叶片21在转轴2上呈螺旋状分布;筒体I上靠近第一端Al的位置设置有贯穿内筒体11和外筒体12的第一排料口 13,筒体I上靠近第二端A2的位置设置有贯穿内筒体11和外筒体12的进料口 14,以及贯穿外筒体12的第二排料口 15,其第一端Al的高度高于第二端A2的高度,使得筒体I整体呈倾斜设置;电机4安装在筒体I的第二端A2处,并固设在支撑架3上,与转轴2连接,用于驱动转轴2工作。本实施例中,对铝塑复合包装材料进行分离处理时,可将铝塑复合包装材料浸泡在分离剂中反应,并将化学分离后的铝塑复合包装材料传送至本实施例提供的卧式连续分离甩干装置筒体I上的进料口 14,进入到内筒体11内;控制电机4带动转轴2旋转,进入内筒体I内的物料中的铝箔会在间断设置的镰刀型叶片21的打击作用下破碎剥离,且镰刀型叶片整体呈螺旋状分布,在物料被击打过程中也向筒体I的第一端Al传送,在此过程中,被击打出的铝屑就会从内筒体11筒壁上的筛孔中进入内筒体11和外筒体12之间的间隙,并最终落到位于筒体I下方的第二排料口 15,由第二排料口 15排出,而塑料一般都还为整片或体积较大的形状,这些塑料会从位于筒体I上方的第一排料口 13排出,从而实现铝塑的物理分离。在铝塑物理分离的过程中,转轴2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同时可除去塑料上的分离剂,对塑料进行除酸处理,而脱出的分离剂从第二排料口 15与铝屑一起排出后经后续工艺分离出铝屑后可被回收利用,从而减少分离剂的消耗,减少废水处理。本实施例中,为达到较好的铝塑分离效果,如图2和图3所示,镰刀型叶片21的长度d可为10cm-15cm,而镰刀型叶片21的高度h可为5cm,此外,镰刀型叶片21与转轴2的轴向夹角a为75°,使得间隔设置的多个镰刀型叶片21在转轴2上整体呈螺旋状分布。通过试验,上述镰刀型叶片21的设置,可使得化学分离后的铝塑复合包装材料的铝塑物理分离率达到99. 5%,塑料的甩干度可达到97. 5%,使得分离后的塑料可直接进行塑料造粒。本实施例中,为使得铝塑物理分离后的铝屑品质,即铝屑的纯度更高,内筒体11的筒壁上筛孔的直径可设置为2_-3_,经过试验,卧式连续分离甩干装置工作时,甩干过 程中产生的塑料的直径一般会大于3_,因此,当筛孔直径在该尺寸范围时,可有效避免塑料混入铝屑,并可确保铝屑全部从筛孔排出。本实施例中,为避免铝塑复合包装材料在卧式连续分离甩干装置内缠绕转轴2,该转轴2的直径dl可设置为等于或大于20cm。这样,在对物料甩干、分离过程中可避免大片物料对转轴2的缠绕。本实施例卧式连续分离甩干装置对铝塑分离时,可进行连续、高效的分离,并可对铝屑和塑料分别回收,且在分离的过程中可对塑料进行甩干,使得脱出的分离剂可随铝屑一起排出,减少了分离剂的浪费。综上,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塑复合包装材料的卧式连续分离甩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设置的筒体,所述筒体包括间隙设置的内筒体和外筒体,所述内筒体的筒壁上设置有筛孔;所述筒体上靠近第一端的位置设置有贯穿所述内筒体和外筒体的第一排料口,所述筒体上靠近第二端的位置设置有贯穿所述内筒体和外筒体的进料口,以及贯穿所述外筒体的第二排料口,所述第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端的高度;所述内筒体的腔体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间断设置有多个镰刀型叶片,所述多个镰刀型叶片在所述转轴上呈螺旋状分布;所述筒体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转轴连接的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雪梅刘玉强闫大海李丽羊军王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杭州富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