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的磁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3734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6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的磁路结构,包括磁钢、一体式轭铁、线圈骨架和线圈,其特征是:所述的一体式轭铁可通过注塑嵌于线圈骨架,通过绕线制成线圈半成品,与磁钢组合形成磁路组合,所述的一体式轭铁为通过冲制落料成整体形式,中间无铆接、对插等拼接工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磁阻小,磁效率高,体积小巧,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的磁路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磁保持继电器的磁路结构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传统的铆接式铆接式轭铁与铁芯通过铆接装配而成,其不足之处是磁路结构采用这种方式的磁保持继电器存在着铆接磁阻,磁效率不高,结构较复杂。传统的对插式对插式轭铁与轭铁之间通过对插装配而成,其不足之处是磁路结构采用这种方式的磁保持继电器存在着气隙磁阻,磁效率同样不高,同时装配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阻小,磁效率高,体积小巧,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磁保持继电器磁路结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的磁路结构,它包括磁钢(1),一体式轭铁(2),线圈骨架(3),线圈(4),其特征是所述的一体式轭铁(2)可通过注塑嵌于线圈骨架(3),通过绕线制成线圈半成品,与磁钢(I)组合形成磁路组合,所述的一体式轭铁(2)为通过冲制落料成整体形式,中间无铆接、对插等拼接工艺。本技术的优点是提供的磁保持继电器的磁路结构磁阻小,磁效率高,体积小巧,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磁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去除线圈及线圈骨架的示意图。图中1、磁钢,2、一体式轭铁,3、线圈骨架,4、线圈。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如图I所示,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的磁路结构,它包括磁钢(I),一体式轭铁(2),线圈骨架(3),线圈(4)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一体式轭铁(2)可通过注塑嵌于线圈骨架(3),通过绕线制成线圈半成品,与磁钢(I)组合形成磁路组合,所述的一体式轭铁(2)为通过冲制落料成整体形式,中间无铆接、对插等拼接工艺。本技术通过以上的技术方案,可较好地解决若采用传统铆接加工方式而带来的弊端,主要是由于铆接式轭铁与铁芯通过铆接装配而产生了铆接磁阻;同时,也可较好地解决若采用传统对插式装配方式而带来的弊端,主要是对插式轭铁与轭铁之间通过对插装配而产生的气隙磁阻,这些都降低了磁保持继电器的磁效率,且结构较复杂、装配较繁琐。本技术的优点是提供的磁保持继电器的磁路结构磁阻小,磁效率高,体积小巧,结构简 单,装配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的磁路结构,它包括磁钢(I),一体式轭铁⑵,线圈骨架(3),线圈(4)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一体式轭铁(2)可通过注塑嵌于线圈骨架(3),通过绕线制成线圈半成品,与磁钢(I)组合形成磁路组合。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的磁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一体式轭铁(2)为通过冲制落料成整体形式,中间无铆接、对插等拼接工艺。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的磁路结构,包括磁钢、一体式轭铁、线圈骨架和线圈,其特征是所述的一体式轭铁可通过注塑嵌于线圈骨架,通过绕线制成线圈半成品,与磁钢组合形成磁路组合,所述的一体式轭铁为通过冲制落料成整体形式,中间无铆接、对插等拼接工艺。本技术磁阻小,磁效率高,体积小巧,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文档编号H01H50/16GK202549732SQ20122005092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2日专利技术者印洪兴, 尹建悦, 庞忠兵, 沈辉 申请人:安徽永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林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的磁路结构,它包括磁钢(1),一体式轭铁(2),线圈骨架(3),线圈(4)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一体式轭铁(2)可通过注塑嵌于线圈骨架(3),通过绕线制成线圈半成品,与磁钢(1)组合形成磁路组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忠兵印洪兴尹建悦沈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林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永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