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细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检测固定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1617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6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极细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检测固定片,其包含有上下间隔排列的上横板部与下横板部,以及至少一连接于上横板部与下横板部的连接板部,提供极细电线易于绕设固定于上横板部与下横板部之间,且使极细电线能垂直于下横板部底缘的水平基准边,使其可放置于模具中灌模后再取出,及切断检测固定片与待检测极细电线等凸出于透明模块上表面的部分,使待测检极细电线的部分被固定于透明模块中,避免极细电线被冲歪,使其移置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精确的观察检测极细电线的绝缘层的真圆度或膜厚比。(*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如漆包线......等电线的绝缘层真圆度检测领域,特别是应用于极细电线(线径0. 2mm以下)的绝缘层真圆度检试时 提供待测试电线设置其上及定位于模具上进行灌模,以便于真圆度检测的极细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检测固定片的创作。
技术介绍
为了确保如漆包线......等电线产品的品质,业者通常会对所述电线产品进行真圆度或膜厚比等检测,以判断所述电线外表的绝缘层是否均匀附着于导线外周面。先前已知的真圆度或膜厚度比检测方法使用的测试固定模于灌模时测试电线易被冲歪或灌模不便等问题,本技术申请人先前曾提出的台湾申请第100209510号“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测试固定模”新型专利案,所述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测试固定模主要是以一透明硬质的本体,用以套设于灌模用模具上上,并以本体的排线板部的试线孔提供待检测的电线插设其中,以本体一侧的凹部令灌模用树脂易于灌入模具内,避免树脂沾附测试固定模及树脂冲歪电线,确保后续电子显微镜观察检测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或膜厚比的准确性。本技术的申请人先前提出的真圆度测试固定模创作,对于一般常用的电线而言,所述真圆度测试固定模确实可以便于电线插设定位于灌模用模具中,以及避免灌模树脂冲歪电线,而能达到检测准确性高等功效。但是对于极细电线(线径0. 2_以下,特别是线径0. 018mm 0. 20mm)而言,因极细电线质软而细,难以对准穿过于所述真圆度测试固定模的试线孔中,纵使可以将极细电线穿设于真圆度测试固定模的试线孔中,因极细电线细而软,于灌模时,穿设于真圆度检测固定模中的极细电线下段伸入灌模用模具内,灌入灌模用模具中的树脂易冲歪极细电线,使后续电子显微镜观察检测难以准确量测极细电线的真圆度或膜厚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目前无适用于极细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检测的检测固定构件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极细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检测固定片,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上横板部,所述上横板部两端各具有一抵靠端部,上横板部顶部设有至少一上固定线凹缘;一下横板部,所述下横板部与上横板部上下间隔排列,所述下横板部底缘具有一水平基准边,于水平基准边上形成至少一下固定线凹缘,所述下固定线凹缘与上横板部顶部的上固定线凹缘一对一上下对应,用以提供极细电线绕设固定于上横板部的上固定线凹缘与下横板部的下固定线凹缘之间,使极细电线垂直于水平基准边;以及至少一连接板部,是衔接于上横板部与下横板部之间,并使上横板部与下横板部之间于连接板部侧边形成提供所述极细电线绕过的置线空间。如上所述的极细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检测固定片中,所述极细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检测固定片具有一连接板部,所述连接板部自下横板部一端顶缘向上延伸而衔接上横板部底缘,上横板部一端的抵靠端部位于所述连接板部上端外侧。如上所述的极细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检测固定片中,所述极细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检测固定片具有一连接板部,所述连接板部自下横板部中段顶缘向上延伸而衔接上横板部中段底缘。如上所述的极细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检测固定片中,所述极细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检测固定片具有二连接板部,所述二连接板部分别自下横板部两端顶缘向上延伸而衔接上横板部两端底缘,上横板部两端的抵靠端部分别位于所述二连接板部上端外侧。如上所述的极细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检测固定片中,所述上横板部顶部对应其下方的置线空间处形成至少一固定线凸部,所述上固定线凹缘设置于上横板部顶部形成的固定线凸部顶缘中间。如上所述的极细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检测固定片中,所述固定线凸部为T字形凸块状。本技术的优点是藉此极细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检测固定片创作,用以提供待检测的极细电线绕设固定其上,再放置于模具中灌模,其中藉由所述检测固定片使待检测极细电线稳固定位的功用,避免模具灌模时,灌模用树脂冲歪待检测极细电线等情事,之后,待模塑成形的透明模块定形后取出,切断检测固定片与待检测极细电线等凸出于透明模块上表面的部分,使待检测极细电线的部分被固定于透明模块中,续经表面精细研磨后,即可移置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检测极细电线的绝缘层的真圆度或膜厚比,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再者,本技术极细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检测固定片于固定极细电线时,无论电线线径的大小,均是外部绕设于上、下横板部上,并以上、下固定线凹缘提供极细电线定位,故不仅极细电线固定于极细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检测固定片上的操作简便,且能确保极细电线垂直于下横板部的水平基准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极细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检测固定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与灌模用模具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极细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检测固定片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与灌模用模具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极细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检测固定片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与灌模用模具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极细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检测固定片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绕设极细电线后未置入灌模用模具前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5是图3所示极细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检测固定片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绕设极细电线后置入灌模用模具中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6是图3所示极细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检测固定片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绕设极细电线后置入灌模用模具中,并灌入透明的灌模用树脂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7是图3所示极细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检测固定片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绕设极细电线经灌模固化定形透明模块后取出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8是切断极细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检测固定片的连接板部与极细电线等凸出于透明模块上表面的部分,使极细电线的一部分被固定于透明模块中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I真圆度检测固定片2灌模用模具3极细电线4灌模用树脂 5透明模块10上横板部101抵靠端部102上固定线凹缘103固定线凸部 11下横板部 111水平基准边112下固定线凹缘12连接板部13置线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式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如图I至图3所示,是揭示本技术极细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检测固定片(以下简称真圆度检测固定片)的数种较佳实施例与灌模用模具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由所述些图式中可以见及,本技术的真圆度检测固定片I包含一上横板部10、一下横板部11以及至少一连接板部12,所述上横板部10与下横板部11上下间隔排列,所述连接板部12衔接于上横板部10与下横板部11之间,并使上横板部10与下横板部11之间于连接板部12侧边形成置线空间13。所述上横板部10长度是依搭配使用的灌模用模具2的尺寸而决定,使所述上横板部10长度足以定位于灌模用模具2顶端,且所述上横板部10两端各具有一抵靠端部101,用以抵靠定位于灌模用模具2顶部,上横板部10顶部对应其下方的置线空间13处设有至少一上固定线凹缘102,于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是揭示具有复数上固定线凹缘102,用以固定待检测的极细电线3,于图I至图3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上横板部10顶部对应其下方的置线空间13处形成至少一固定线凸部103,所述固定线凸部103可为直条凸块状,或T字形凸块状....等几何形状,所述上固定线凹缘102设置于上横板部10顶部形成的固定线凸部103顶缘中间。所述下横板部11的长度是依据灌模用模具2的内径而设定,使下横板部11能置入灌模用模具2内部至其下段,所述下横板部11底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极细电线绝缘层真圆度检测固定片,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上横板部,所述上横板部两端各具有一抵靠端部,上横板部顶部设有至少一上固定线凹缘;一下横板部,所述下横板部与上横板部上下间隔排列,所述下横板部底缘具有一水平基准边,与水平基准边上形成至少一下固定线凹缘,所述下固定线凹缘与上横板部顶部的上固定线凹缘一对一上下对应,用以提供极细电线绕设固定于上横板部的上固定线凹缘与下横板部的下固定线凹缘之间,使极细电线垂直于水平基准边;以及至少一连接板部,是衔接于上横板部与下横板部之间,并使上横板部与下横板部之间于连接板部侧边形成提供所述极细电线绕过的置线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泓文郭佳玲欧昭华郑月桂李劲辉蔡佳豪
申请(专利权)人:大亚电线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