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增强件的丝杆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98359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2 0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两个车辆部件彼此相对移调的、尤其是用于纵向调整车辆座椅的移调装置,该移调装置带有布置在第一车辆部件上的移调传动机构(2)和布置在第二车辆部件上的沿纵向方向(X)延伸的丝杆(1),丝杆(1)与移调传动机构(2)嵌接,并且移调传动机构为了相对于第二车辆部件移调第一车辆部件而能沿着丝杆(1)运动。在此,设置有增强部件(24、24’、24”、24”’、24*、24**、28、28’),这些增强部件24、24’、24”、24”’、24*、24**、28、28’)相对于第一车辆部件沿丝杆(1)的纵向方向(X)以如下方式支撑移调传动机构(2),即:基于增强部件(24、24’、24”、24”’、24*、24**、28、28’),移调传动机构(2)在沿纵向方向(X)从第一车辆部件导入移调传动机构(2)的力(F)情况下,比在逆着纵向方向(X)导入的力(F’)情况下以更高的刚度相对于第一车辆部件得到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调装置,用于将两个车辆部件彼此相对移调,尤其是用于纵向调整车辆座椅。
技术介绍
这种构造成丝杆传动机构的移调装置具有布置在第一车辆部件上的移调传动机构和布置在第二车辆部件上的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丝杆。由此,移调传动机构和丝杆实现了一种丝杆传动机构,方式为丝杆与移调传动机构相嵌接,并且移调传动机构沿着丝杆运动,用以相对于第二车辆部件移调第一车辆部件。这种移调装置可以尤其用于纵向调整车辆座椅,方式为移调传动机构例如布置 在座椅侧的第一导轨上,并且丝杆布置在与车身固定的第二导轨上,其中,移调传动机构例如具有丝杆螺母,丝杆螺母为了纵向调整车辆座椅而被驱动,并且由此在丝杆上滚动,以便以此方式纵向相对于第二导轨来移调第一导轨。在由DE 103 37 45 Al公开的移调装置中,移调传动机构通过保持角形件固定在车辆座椅的导轨上,移调传动机构通过丝杆螺母与固定不动的丝杆保持嵌接。在此,依照U形型廓的保持角形件包纳移调传动机构,并且可以通过固定部位被固定在导轨上。通过沿着固定不动地布置在另一个导轨上的丝杆来对移调传动机构进行移调,而可以在车辆座椅的纵向位置中调整车辆座椅。待移调的车辆部件的连接在这种移调装置中通过移调传动机构以及尤其是通过移调传动机构与配属丝杆的嵌接来进行。与之相应地,移调传动机构以及尤其是移调传动机构至配属的(第一)车辆部件上的联接必须以如下方式被设计,即移调传动机构和配属的(第一)车辆部件例如在撞击时能承受住高负荷,以便在车辆部件相互间提供一种安全、抗撞的连接。一方面,移调传动机构的联接在此必须为了吸收力而以足够刚性来构造。另一方面,过于刚性的联接又具有如下缺陷,即例如在追尾碰撞时,碰撞力以刚性的方式导入给座椅乘客以及造成其因突然的回移而受伤,例如挥鞭样损伤(Schleudertrauma)。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开头所提及类型的移调装置,该移调装置以简单的方式以及在未对这个移调装置的功能性结构作根本质改变的情况下实现了移调传动机构在配属的车辆部件上有利的联接。该任务通过有权利要求I特征的技术主题解决。在此,设置有增强部件,该增强部件沿丝杆的纵向方向相对于第一车辆部件以如下方式支撑移调传动机构,使得基于增强部件,移调传动机构在沿纵向方向从第一车辆部件导入移调传动机构的力情况下,比在逆着纵向方向导入的力情况下,以更高的刚性相对于第一车辆部件得到支撑。在此,可以例如设置为增强部件单侧支撑移调传动机构,即,增强部件相对沿纵向方向作用的、从第一车辆部件导入移调传动机构的力支撑移调传动机构,但不相对逆着纵向方向作用的力支撑移调传动机构。为此,例如当移调装置用于车辆座椅的纵向调整时,增强部件可以沿丝杆的纵向方向布置在移调传动机构后方(其中,丝杆的纵向方向相应于朝着车辆的向前行驶的方向取向的车辆纵向方向),以便支撑在车头碰撞时基于车辆座椅和车辆乘员的惯性导入移调传动机构的力。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增强部件,增强部件单侧支撑移调传动机构,并且在移调传动机构和例如导轨之间起作用,在导轨上布置有移调传动机构。增强部件被构造用于吸收和支撑沿丝杆纵向方向的力,从而在沿丝杆纵向方向的力作用下,移调传动机构刚性地相对于配属的车辆部件受支撑。在此,增强部件可以构造成,使增强部件在沿纵向方向的力作用下受负荷并且确保了移调传动机构的刚性联接,但在逆着纵向方向的相反的力作用下却不受负荷以及移调传动机构到配属的汽车部件(例如导轨)上的联接没有被加固。以此方式可以达到例如在车头碰撞时,移调传动机构刚性地联接到导轨上并且不会变形,反之在追尾碰撞时,亦即在反向的力作用下,移调传动机构在配属的车辆部件上的联接具有较小的刚度并且允许移调传动机构和/或其联接的变形,这种变形导致了在由移调传动机构及丝杆连接的车辆部件之间预定的最大错位。以此方式可以在车头碰撞时以较高的刚度固定车 辆座椅,而在追尾碰撞时则通过按照褶皱区的变形实现车辆座椅一定的错位,这种错位在追尾碰撞时减小了传递到车辆乘员上的力以及缓冲了会导致挥鞭样损伤的回移。若期望不仅仅是单侧的支撑,那么当然也可以设置相同类型的其它增强部件,该其它增强部件沿纵向方向布置在移调传动机构的前方,用以吸收在追尾碰撞时导入的力,该其它增强部件在追尾碰撞时也确保了移调传动机构与配属的车辆部件(例如导轨)的刚性联接。为了支撑沿丝杆纵向方向导入的力,增强部件可以例如具有支撑肋。当增强部件在横向于丝杆纵向方向的横截面中呈U形时,这些支撑肋可以由这个U形的臂形成。若移调传动机构沿横向于丝杆纵向方向的竖向方向从第一车辆部件(例如导轨)突出,那么支撑肋于是有利地在沿竖向方向和纵向方向撑开的平行的平面内延伸,从而沿纵向方向取向的力在支撑肋的平面内作用并且因此可以通过支撑肋被有利地支撑。为了支撑沿纵向方向导入的力,支撑肋在此沿纵向方向布置在移调传动机构后方并且在这种力作用下建立起移调传动机构的刚性联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增强部件也可以构造成布置在第一车辆部件上的方形的块状部,该块状部构造用于基本上无变形地吸收沿丝杆纵向方向导入的力。在此,该块状部也沿纵向方向布置在移调传动机构后方并且支撑沿纵向方向作用的力,从而例如在车头碰撞时沿纵向方向导入力时,确保了移调传动机构例如在导轨上的刚性联接。增强部件可以例如构造成冷挤压件。冷挤压在此也被称为改型方法,在该改型方法中,材料在高压的作用下流动。在室温下发生改型并且实现了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用于制造这类增强部件的半成品可以例如由烧结材料、尤其是烧结金属制造。移调传动机构布置在车辆部件上,例如布置在车辆座椅的待调整的导轨上,并且与导轨牢固地连接。在此,连接可以例如通过移调传动机构的传动机构壳体通过在传动机构壳体上的适当的固定部位来进行。在此,增强部件可以在第一种变型方案中构造成附加的部件并且例如以形状锁合的方式通过嵌接到槽中的接片而与移调传动机构的传动机构壳体连接。在第二种变型方案中也可以考虑的是,增强部件与传动机构壳体一体地构造,以单侧支撑和加固传动机构壳体以及使传动机构壳体联接到配属的车辆部件上。在两种变型方案中,用于将移调传动机构与第一车辆部件连接的固定部位可以构造在传动机构壳体上和/或增强部件上,并且使得传动机构壳体例如通过使用螺栓连接件固定在配属的导轨上成为可能。在前述实施方式中,移调传动机构与配属的车辆部件,例如导轨的连接直接通过传动机构壳体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取消单独的、附加的保持角形件,从而简化构造方式以及减少所需构件的数目。但同样也可以考虑的是,移调传动机构通过部段式包纳移调传动机构的传动机构壳体的保持角形件固定在第一车辆部件上。增强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布置在保持角形件上,例如压紧到保持角形件上或与保持角形件焊接。还可以考虑的是,增强部件与保持角形 件例如通过使支撑肋直接成型到保持角形件上而一体地构造,。在具体的设计方案中,保持角形件可以通过法兰固定在第一车辆部件上,例如通过法兰与车辆部件焊接或粘合。增强部件在这种情形下可以布置在保持角形件的法兰上并且由沿纵向方向延伸的臂形成,从而沿着纵向方向作用的力至少沿一个力方向为了单侧提高刚度而可以得到有利地支撑。在此,臂可以例如与法兰一体地构造或也作为单独的构件固定在法兰上,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蒂芬·博泽克沃尔夫冈·苏克弗洛里安·利普安德烈亚·鲍尔扎克斯哈拉尔德·贝茨斯文·菲舍尔
申请(专利权)人:布罗泽汽车部件制造科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