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钢自动对中装置的检测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9740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连续式或半连续式的冷轧带钢生产机组中的带钢自动对中装置检测器,主要解决带钢生产机组中剪切精度控制问题,它包括有1↑[#]、2↑[#]、3↑[#]对射型数字量光电管组(5)、(3)、(10)和PLC相连,由PLC根据反馈信号控制执行机构的液压马达(1),实现自动对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对中精度高、结构简单、节约原料消耗等特点。(*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钢铁压力加工机械设备领域,特别适用于连续式或半连续式冷轧带钢生产机组。一种用于连续式或半连续式的冷轧带钢生产机组中的自动对中装置,通过连续检测带钢的宽度变化,发出相应指令,来调节对中装置,达到使带钢中心线与机组中心线对正的目的。带钢对中装置是冷轧带钢生产机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以热轧钢卷为原料的机组。由于热轧带钢宽度允许的变化范围较大(宽度≤1000mm的允许偏差为+20mm,宽度>1000mm的为+30mm),因此对中装置尤其重要。通常采用的对中装置有二种形式(1)固定开口宽度的立式导辊对中,无检测装置。由于开口宽度是手动设定。运行中固定不变,因此对热轧带钢对中精度较低。(2)用模拟量光电管系统配以PLC或计算机为检测器,以液压饲服系统控制的S辊为执行机构的对中装置。它通过用模拟量光电管测量带钢两侧被带钢遮挡过的信号光光通置,由PLC或计算机比较两侧信号的相对大小,来判断带钢偏移量,并发出相应模拟量调节指令,控制液压饲服系统调整S辊角度来加以纠正。由于S辊的滞后作用,其对中精度也受到限制。也由于S辊的特点,该系统可适用于连续式机组,不适用于半连续机组。另外,模拟量光电系统、液压饲服系统维修调整较复杂,价格较高。以酸洗机组剪边为例,采用以上二种装置由于对中精度的关系,一般均采用按带钢宽度公称尺寸剪切30mm的剪边工艺,即剪边造成的材料损耗较大。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用于连续式或半连续式冷轧带钢机组、对中精度较高的带钢自动对中装置的检测器。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运行程序框图图中(1)为液压马达,(2)为2#立式导向辊,(3)为2#光电管,(4)、(15)为齿条,(5)为1#光电管,(6)1#立式导向辊,(7)为液压缸,(8)为丝杆,(9)为限位块,(10)为3#光电管,(11)为3#立式导向辊,(12)为左侧导辊架,(13)为齿轮,(14)为右侧导辊架。一种带钢自动对中装置的检测器,它包括有1#、2#、3#、对射型数字量光电管组(5)、(3)、(10)和PLC组成,其中1#光电管组(5)安装在辊式对中装置中右侧导辊架(14)上,靠近1#立式导辊(6)处,2#、3#光电管组(3)、(10)分别安装在左侧导辊架(12)上靠近2#、3#立式导辊(2)、(11)处,其中3#光电管组(10)和3#立式导辊(11)应比2#光电管组(3)和2#立式导辊(2)向外(远离中心线方向)约1mm,光电管的安装的横向位置以带钢边缘刚接触到导辊即发出“检测到”的信号;带钢边缘离开导辊约1mm,即发出“未检测到”的信号为准,1#、2#、3#光电管组(5)、(3)、(10),分别通过PLC接口与PLC相联,反馈信号到PLC,另外PLC又与执行机构中的液压马达(1)的控制电磁阀相联,PLC是根据光电管反馈的信号和PLC程序做出判断后向执行机构发出调节指令,来调节对中装置的对中导辊开口宽度,使其与带钢宽度相适应。三组光电管作为检测传感器,通过PLC程序框图来判断带钢状态,并发出相应的数字量指令,来调整对中装置。本技术用于半连续式酸洗机组剪边对中,在带钢以180米/分的速度运行下,剪边量可降至按公称尺寸剪切10mm的效果。检测过程当光发射管所发出的光束被带钢遮住,光接受管未能接到信号光时,此时发出的信号称为“检测到”信号;当光发射管所发出的光未被带钢遮住而被光按受管收到时,这时光接受管所发出的电信号称为“未检测到”信号。以此来检测带钢边缘是否到达了光电管组的光路位置。液压缸(7)推动右辊架(14)使其向左移动。同时右侧辊架(14)通过齿条(4),齿轮(13)机构带动左侧导辊架(12)同步向右移动。直至左侧导辊架(12)接触到限位块(9)不能移动为止,从而完成了开口宽度定位。本技术的检测器投入运行后,1#、2#、3#光电管组检测到的信号通过PLC的接口反馈到PLC,PLC,根据其程序做出判断,并向液压马达(1)发出相应的指令,令其正转或反转。当液压马达(1)转动时,它带动丝杆(8)转动。丝杆(8)转动又带动了与其有螺纹配合关系的限位块(9)向左或右移动。压靠在限位块(9)上的导辊架(12)也随之变化位置,即开口宽度得到调整,直到根据1#、2#、3#光电管组反馈的信号,PLC判断为“正常”为止。为了保证检测器正常工作,可适当调整导辊位置,使1#导辊能首先接触带钢边缘。权利要求1.一种带钢自动对中装置的检测器,它除了有PLC之外,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1#、2#、3#、对射型数字量光电管组(5)、(3)、(10)组成,其中1#光电管组(5)安装在辊式对中装置中右侧导辊架(14)上,靠近1#立式导辊(6)处,2#、3#光电管组(3)、(10)分别安装在左侧导辊架(12)上靠近2#、3#立式导辊(2)、(11)处,其中3#光电管组(10)和3#立式导辊(11)应比2#光电管组(3)和2#立式导辊(2)向外(远离中心线方向)约1mm,光电管的安装的横向位置以带钢边缘刚接触到导辊即发出“检测到”的信号;带钢边缘离开导辊约1mm,即发出“检测到”的信号为准,1#、2#、3#光电管组(5)、(3)、(10),分别通过PLC接口与PLC相联,反馈信号到PLC,另外PLC又与执行机构中的液压马达(1)的控制电磁阀相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连续式或半连续式的冷轧带钢生产机组中的带钢自动对中装置检测器,主要解决带钢生产机组中剪切精度控制问题。它包括有文档编号B21B39/14GK2242741SQ9322611公开日1996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3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3日专利技术者宋晓天, 刘和平, 陆民立 申请人:上海益昌薄板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钢自动对中装置的检测器,它除了有PLC之外,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1#、2#、3#、对射型数字量光电管组(5)、(3)、(10)组成,其中1#光电管组(5)安装在辊式对中装置中右侧导辊架(14)上,靠近1#立式导辊(6)处,2#、 3#光电管组(3)、(10)分别安装在左侧导辊架(12)上靠近2#、3#立式导辊(2)、(11)处,其中3#光电管组(10)和3#立式导辊(11)应比2#光电管组(3)和2#立式导辊(2)向外(远离中心线方向)约1mm,光电管的安装的横向位位置以带钢边缘刚接触到导辊即发出“检测到”的信号;带钢边缘离开导辊约1mm,即发出“检测到”的信号为准,1#、2#、3#光电管组(5)、(3)、(10),分别通过PLC接口与PLC相联,反馈信号到PLC,另外PLC又与执行机构中的液压马 )的控制电磁阀相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天刘和平陆民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益昌薄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