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精轧机组的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9599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轧制带钢时去除细微氧化铁粉尘的热轧精轧机组的除尘装置,包括下工作辊、上工作辊、上冷却集管、下冷却集管以及侧导板,侧导板上设置有上挡水板和下过渡板,在侧导板上同时还连接设置有至少各一个上喷嘴和下喷嘴,上喷嘴和下喷嘴分别位于所轧制的带钢通过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处,且上喷嘴与带钢的上表面和上工作辊的外表面之间间隔有距离,下喷嘴与带钢的下表面以及下工作辊的外表面之间间隔有距离。从而可以利用水迅速地将轧制时生成的细微氧化铁粉冲掉。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利用现有设施和条件进行改造且除尘效果好的优点,并具有投资少、改造量较少等特点,适合于新建的热轧板厂或老的热轧板厂改造。(*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冶金行业轧钢生产中使用的除尘装置,尤其是用于轧制带钢时去除细微氧化铁粉尘的热轧精轧机组的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精轧机组在轧制带钢时,轧件在高温(轧件的温度为1000℃左右)下生成的氧化铁皮被上、下工作辊压延、破碎所形成细微的氧化铁粉,附着在轧件的上、下表面上,该细微的氧化铁粉在轧件热辐射的条件下引起在轧件附近的空气强烈对流并随之迅速升入空中,污染轧机周围的环境。现有的热轧精轧机组除尘装置中,通常采用负压吸尘技术,即在精轧机组后三个或四个架轧机之间的顶部安装防尘罩,在风机的作用下抽取精轧机组在轧制带钢时产生的氧化铁粉尘,通过管道输送至过滤装置进行过滤、除尘,再利用收集装置将氧化铁粉尘收集起来。该项技术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缺陷1、投资量较大,施工复杂及施工的时间较长;2、防尘罩安装在机架之间的顶部,占用了机架间的顶部空间,造成检修困难,同时不便于处理废钢等;3、在轧机周围通风良好的条件下,细微氧化铁粉尘易飘散,该除尘装置除尘的效果差;4、在细微的氧化铁粉尘中因种种原因造成粉尘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油脂,粉尘连同油脂附着在管道、过滤装置、风机叶轮等设备上,清理非常困难;5、轧机牌坊及轧机周围的设备卫生状况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热轧精轧机组除尘装置结构复杂且除尘的效果差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利用现有设施和条件进行改造且除尘效果好的热轧精轧机组的除尘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热轧精轧机组的除尘装置,包括下工作辊、上工作辊、上冷却集管、下冷却集管以及侧导板,侧导板上设置有上挡水板和下过渡板,在侧导板上同时还连接设置有至少各一个上喷嘴和下喷嘴,上喷嘴和下喷嘴分别位于所轧制的带钢通过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处,且上喷嘴与带钢的上表面和上工作辊的外表面之间间隔有距离,下喷嘴与带钢的下表面以及下工作辊的外表面之间间隔有距离。从而利用水迅速地将轧制时生成的细微氧化铁粉冲掉,并将其融解到除尘用的水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上述在侧导板上连接设置上喷嘴和下喷嘴,并利用上喷嘴和下喷嘴喷出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迅速地将轧制时生成的细微氧化铁粉冲掉并将其融解到除尘用的水中的方案,合理设计除尘用水的喷水点与轧辊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构成以上、下工作辊、带钢、除尘水等所形成特定的除尘空间;同时除尘水在带钢的上、下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水膜,阻碍随后连续轧制生成的细微氧化铁粉升入到空中,阻碍细微氧化铁粉向外飘散,同时将轧制时产生的氧化铁粉尘在一定的压力冷却水的冲刷下带走。从而具有结构简单、可利用现有设施和条件进行改造且除尘效果好的优点,并具有投资少、改造量较少、施工难度低、不占用了机架间的顶部空间位置等特点,适合于新建的热轧板厂或老的热轧板厂改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供水系统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现有的热轧精轧机组的下工作辊1、上工作辊2所组成辊系后部有一侧导板20,侧导板20上设置有上挡水板3和下过渡板7,侧导板在液压缸9的驱动下可实现该侧导板进、出动作;上冷却集管5和下冷却集管10分别为上、下工作辊提供12kgf/cm2冷却水。本技术的热轧精轧机组的除尘装置,是在上述侧导板20上连接至少各一个上喷嘴4和下喷嘴13,上喷嘴4和下喷嘴13分别位于所轧制的带钢22通过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处,且所述上喷嘴4与带钢22的上表面和上工作辊2的外表面之间间隔有距离,下喷嘴13与带钢22的下表面以及下工作辊1的外表面之间间隔有距离。其特点是在靠近下工作辊1和上工作辊2的出口侧,利用上喷嘴4和下喷嘴13在带钢22的上、下表面上喷出18m3/h的冷却水量,迅速地将轧制生成的细微氧化铁粉去掉,并将去除的细微的氧化铁粉尘融解到除尘水中,同时水在带钢的上、下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水膜,使得随后连续轧制时新生成的氧化铁粉尘在高温空气对流的条件下不会升入空中,氧化铁粉尘随轧机的冷却水送至浊环水系统中进行集中处理。所述上喷嘴4和下喷嘴13最好为上、下各一组,每组中的多个上喷嘴4和下喷嘴13沿带钢22的宽度方向间隔均匀布置,从而确保上喷嘴4和下喷嘴13在喷水时覆盖带钢22的整个宽度。每组中的上喷嘴4和下喷嘴13分别与上集管6及下集管11连接,从而在管路上实现集中供水。为了更好的构成下工作辊1、上工作辊2、带钢22、除尘水等所形成特定的除尘空间,结合现有轧机及其侧导板20的结构特点,上述上喷嘴4和下喷嘴13最好设置为朝向来钢方向并与带钢3的运动方向呈35°~50°的夹角,这样更有利于除尘水在带钢22的上、下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水膜,阻碍随后连续轧制生成的细微氧化铁粉升入到空中。上喷嘴4和下喷嘴13可以通过加装支架、横梁安装板等形式安装在侧导板20上,但为了简化结构,上喷嘴4和下喷嘴13最好设置在现有的上挡水板3和下过渡板7上。其具体的做法可以安装在上挡水板3和下过渡板7的表面上,但最好是在上挡水板3和下过渡板7上设置贯通的安装孔,上喷嘴4和下喷嘴13安装在上述安装孔内,这样不仅结构紧凑牢固,便于从上喷嘴4和下喷嘴13喷射出来的水打击在带钢22的上、下表面上,而不与上挡水板和下过渡板干涉,同时便于维护人员使用检修工具更换和清理上喷嘴4和下喷嘴13。为了防止轧机下工作辊1、上工作辊2的冷却水从上挡水板3和下过渡板7上的安装孔与上喷嘴4和下喷嘴13之间的间隙处漏水,可使用盘绠和硅胶来填补安装孔与上喷嘴4和下喷嘴13之间的缝隙;因出口侧的侧导板20需有进、出动作,在供水管路与上述上集管6及下集管11是通过液压软管来连接的。上述除尘用水可以利用现有的下工作辊1、上工作辊2的冷却水管路,从而将上集管6和下集管11与上冷却集管5和下冷却集管10的供水管21之间相互连通。为了节约除尘水的用量,即在轧钢时打开除尘用冷却水,在抛钢时停止使用除尘冷却水,可以在上集管6及下集管11与供水管21之间连接阀门15来控制除尘冷却水的启闭,阀门15可以采用气动、电动等控制的阀门,例如气动球阀;同时为了防止水中的机械杂质堵塞水除尘装置上的上喷嘴4和下喷嘴13,在上集管6及下集管11与供水管21之间还可以连接有过滤器14,例如采用75目的Y形水用过滤器进行过滤,便于检修人员在该除尘装置较长的使用周期后利用停机时间来清洗过滤器14的滤芯,以免在轧钢时因上喷嘴4或下喷嘴13堵塞而被迫停机清理上述喷嘴,同时还可减少停轧时间和减轻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技术的热轧精轧机组的除尘装置可以在精轧机组后三个或四个架轧机各设置一套,每套除尘装置结构相同。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热轧精轧机组的除尘装置在精轧机组后三个架轧机各设置一套,每套除尘装置结构相同。该装置是现有的热轧精轧机组的下工作辊1、上工作辊2所组成辊系后部的侧导板20上的上挡水板3和下过渡板7上,各安装一组上喷嘴4和下喷嘴13,每组上喷嘴4和下喷嘴13为11个,其型号均为为1/4″PZBH1580。上挡水板3和下过渡板7上设置贯通的安装孔,上喷嘴4和下喷嘴13安装在上述安装孔内。上喷嘴4和下喷嘴13分别位于所轧制的带钢22通过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处,且分别与带钢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热轧精轧机组的除尘装置,包括下工作辊(1)、上工作辊(2)、上冷却集管(5)、下冷却集管(10)以及侧导板(20),侧导板(20)上设置有上挡水板(3)和下过滤板(7),其特征是:所述侧导板(20)上还连接设置有至少各一个上喷嘴(4)和下喷嘴(13),上喷嘴(4)和下喷嘴(13)分别位于所轧制的带钢(22)通过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处,且所述上喷嘴(4)与带钢(22)的上表面和上工作辊(2)的外表面之间间隔有距离,下喷嘴(13)与带钢(22)的下表面以及下工作辊(1)的外表面之间间隔有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和来佘广夫腊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热轧板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