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油缸前窜的装置以及起重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94898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2 0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油缸前窜的装置以及起重机,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超起锁止油缸易前窜而引发事故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止油缸前窜的装置,包括止回装置以及换向阀,止回装置的第一油口与油缸的有杆腔相连通;换向阀处于第一状态时,止回装置的第一油口与止回装置的第二油口两者之间断开或者从止回装置的第一油口流动至止回装置的第二油口的液体的压力超过预定值时止回装置的第一油口与止回装置的第二油口导通;换向阀处于第二状态时,止回装置的第一油口与止回装置的第二油口两者之间导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起重机,包括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止油缸前窜的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避免油缸发生前窜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具体涉及ー种防止油缸前窜的装置以及设置该防止油缸前窜的装置的起重机。
技术介绍
超起装置是ー种为提高起重机主臂的性能,在主臂的基本臂上加装超起臂使其与主臂构成三角结构以増加主臂的强度、提高吊重性能的装置。图I示意出了现有技术中超起卷扬4与主臂臂头61、主臂臂尾62以及超起臂5之间的位置关系。在现代起重机械上,通过使用超起装置増加了主臂中远距离的吊重性能。在调整主臂エ况时,需要将如图2所示超起锁止油缸30的活塞杆缩回有杆腔,进而使超起卷扬处·于解锁状态,然后让超起卷扬随着主臂的伸缩而转动。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现有技术中在伸缩主臂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如图2所示超起锁止油缸30的活塞杆在不需要的情况下伸出有杆腔的现象,该现象被称为锁止油缸前窜,超起锁止油缸30前窜有可能导致超起锁止油缸30在超起卷扬转动时将超起卷扬锁止,轻者造成超起卷扬大臂弯曲,重者造成车毁人亡的大型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ー种防止油缸前窜的装置以及设置该防止油缸前窜的装置的起重机,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超起锁止油缸易前窜而引发事故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止油缸前窜的装置,包括止回装置以及换向阀,其中所述止回装置设置有第一油ロ以及第二油ロ,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一油ロ与油缸的有杆腔相连通;所述换向阀至少存在第一状态以及第ニ状态;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二油ロ以及所述油缸的无杆腔均与所述换向阀的回油ロ相连通;且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一油ロ与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二油ロ两者之间断开或者从所述油缸的有杆腔以及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一油ロ流动至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二油ロ的液体的压カ超过预定值时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一油ロ与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二油ロ导通;所述换向阀处于第ニ状态时,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二油ロ与所述换向阀的进油ロ相连通,所述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换向阀的回油ロ相连通,且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一油ロ与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二油ロ两者之间导通。可选地,所述止回装置包括单向阀以及弹簧单向阀,其中所述单向阀的出油ロ与所述弹簧单向阀的进油ロ并联后与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一油ロ相连通;所述单向阀的进油ロ与所述弹簧单向阀的出油ロ并联后与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二油ロ相连通。可选地,所述止回装置包括单向阀以及节流阀,其中所述单向阀的出油ロ与所述节流阀的出油ロ并联后与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一油ロ相连通;所述单向阀的进油ロ与所述节流阀的进油ロ并联后与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二油ロ相连通。可选地,所述止回装置包括溢流阀以及单向阀,其中所述单向阀的出油ロ以及所述溢流阀的进油ロ均与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一油ロ相·连通;所述单向阀的进油ロ以及所述溢流阀的回油ロ均与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二油ロ相连通。可选地,所述止回装置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其中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第一油ロ为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一油ロ ;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第二油ロ为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二油ロ ;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控制ロ与所述油缸的无杆腔相连通;输入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控制ロ的液体的压カ达到预定值时,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第一油ロ与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第二油ロ两者之间导通。可选地,所述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换向阀之间还连接有第二液控单向阀,其中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第一油ロ与所述油缸的无杆腔相连通;所述换向阀处于第ー状态以及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第二油ロ与所述换向阀的回油ロ相连通;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控制ロ与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二油ロ相连通,输入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控制ロ的液体的压カ达到预定值时,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第一油ロ与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第二油ロ两者之间导通。可选地,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控制ロ与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第二油ロ相连通。可选地,所述换向阀为电磁阀。可选地,所述换向阀为Y型三位四通阀,且所述换向阀还存在第三状态,其中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Y型三位四通阀处在中位工作位置,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二状态,所述Y型三位四通阀处在右位工作位置;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三状态时,所述Y型三位四通阀处在左位工作位置,且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二油ロ与所述换向阀的回油ロ相连通,所述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换向阀的进油ロ相连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起重机,包括超起卷扬、油缸、供油装置、油箱以及本专利技术任ー技术方案提供的防止油缸前窜的装置,其中所述油缸为超起锁止油缸;所述防止油缸前窜的装置内的所述换向阀的进油ロ与所述供油装置的出油ロ相连通;所述换向阀的回油ロ与所述油箱相连通。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止油缸前窜的装置的油缸(例如超起锁止油缸)的活塞杆要伸出有杆腔,那么有杆腔内的液体(通常为液压油)必须从止回装置的第一油ロ流动至止回装置的第二油ロ,最終再从换向阀的回油ロ流出(可以流出至油箱)才行,为此控制换向阀,使换向阀处于第一状态,此时,止回装置的第一油ロ与止回装置的第二油ロ两者之间断开或者从油缸的有杆腔、止回装置的第一油ロ流动至止回装置的第二油ロ的液体的压カ超过预定值(该预定值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时止回装置的第一油ロ与止回装置的第二油口才会导通,所以止回装置増加了有杆腔内的液体流动至换向阀的回油ロ的过程中的阻力,起到了阻止、阻碍油缸有杆腔内的液体流出的作用,进而避免了油缸前窜现象的发生,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超起锁止油缸易前窜而引发事故的技术问题。需要油缸的活塞杆缩回有杆腔时,控制换向阀,使换向阀处于第二状态,此时,止·回装置的第二油ロ与换向阀的进油ロ相连通,油缸的无杆腔与换向阀的回油ロ相连通,且止回装置的第一油ロ与止回装置的第二油ロ两者之间导通(包括需要很小的开启压力的情况),从换向阀的进油ロ输入的液体可以比较顺利的经过止回装置的第一油ロ与止回装置的第二油ロ最终进入油缸有杆腔,而油缸的无杆腔内的液体可以从换向阀的回油ロ流出,由此实现了油缸的活塞杆的顺利缩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优选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I、本专利技术应用的防止起重机超起锁止油缸前窜的方法,利用了双联单向阀使超起锁止油缸有杆腔保持一定背压,使有杆腔与无杆腔压カ保持平衡,避免在解锁状态下的前窜出现,提高了用户使用的安全性;2、本专利技术应用的防止起重机超起锁止油缸前窜的方法,在超起锁止油缸回缩时,需要很小的开启压力,减小了系统的压カ损失和发热量。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为现有技术中超起卷扬与主臂臂头、主臂臂尾以及超起臂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超起锁止油缸与换向阀之间连接关系以及超起锁止油缸与超起卷扬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防止油缸前窜的装置内的止回装置、超起锁止油缸与换向阀之间连接关系以及超起锁止油缸与超起卷扬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ー种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防止油缸前窜的装置内的止回装置、超起锁止油缸与换向阀之间连接关系以及超起锁止油缸与超起卷扬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再一种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防止油缸前窜的装置内的止回装置、超起锁止油缸与换向阀之间连接关系以及超起锁止油缸与超起卷扬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油缸前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止回装置以及换向阀,其中:所述止回装置设置有第一油口以及第二油口,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一油口与油缸的有杆腔相连通;所述换向阀至少存在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二油口以及所述油缸的无杆腔均与所述换向阀的回油口相连通;且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二油口两者之间断开或者从所述油缸的有杆腔以及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一油口流动至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二油口的液体的压力超过预定值时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二油口导通;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二油口与所述换向阀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换向阀的回油口相连通,且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止回装置的第二油口两者之间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守伟胡小冬张晓磊焦国旺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