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保护膜及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93722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2 02:33
一种复合式保护膜,包含一第一保护膜、一第二保护膜、一第一胶层及一第二胶层。第一保护膜包含一第一黏贴区及一第一活动区。第一胶层至少分布于该第一保护膜的部分该第一黏贴区,第一保护膜通过第一胶层贴附至一基材,且第一保护膜通过第一活动区由基材上撕除。第二保护膜包含一第二黏贴区及一第二活动区。第二胶层至少分布于该第二保护膜的部分该第二黏贴区,第二保护膜通过第二胶层贴附至第一保护膜,且第二保护膜通过第二活动区由第一保护膜上撕除。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复合式保护膜组件,包含一基材及贴附于基材上的上述复合式保护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式保护膜及其组件,可提供产品于不同作业阶段的完整保护效果,并有效简化组装工序及工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复合式保护膜及复合式保护膜组件。
技术介绍
于一般具有屏幕的电子装置中,通常会使用一保护膜覆盖屏幕以提供保护效果。于该电子装置的组装过程中,上游的屏幕供应商于产品出货时会先利用一保护膜覆盖屏幕,接着于组装端进行其它的作业工序后撕除原先的屏幕保护膜,再贴附一张新的保护膜于成品上,当成品出货至终端使用者后,使用者再自行撕下新的保护膜开始使用电子装置。然而,因供货商与组装端使用的保护膜皆为单片设计,故组装后需取下原保护膜并替换为提供给使用者的新保护膜,如此明显增加组装工序及工时,且于进行上述的保护膜撕贴操作时也容易造成脏污与刮伤屏幕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式保护膜及其组件,其能避免上述现有设计的缺点,该第一保护膜连同第二保护膜的复合设计可提供产品于不同作业阶段的完整保护效果,如此可有效简化组装工序及工时,并减少更换保护膜可能造成的脏污或刮伤情形。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式保护膜,包含一第一保护膜、一第二保护膜、一第一胶层及一第二胶层。第一保护膜包含一第一黏贴区及一第一活动区,且一第一胶层至少分布于第一保护膜的部分第一黏贴区。第一保护膜通过第一胶层贴附至一基材,且第一保护膜通过第一活动区由基材上撕除。第二保护膜与第一保护膜分别成型且包含一第二黏贴区及一第二活动区。第二胶层至少分布于第二保护膜的部分第二黏贴区,其中第二保护膜通过第二胶层贴附至第一保护膜,且第二保护膜通过第二活动区由第一保护膜上撕除。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式保护膜组件,包含一基材及形成于基材上的复合式保护膜。基材例如可为一离形膜或一电子装置的显示屏幕,或者可为一显示面板、一触控面板或一可携式装置的一部分。于一实施例中,第一活动区与第一黏贴区一体成型,且第二活动区与第二黏贴区一体成型。于一实施例中,第一活动区由第一保护膜上的一切口所构成,且第二活动区由第二保护膜上的一切口所构成。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活动区贴附该第一保护膜,且该第二活动区贴附该第二保护膜。于一实施例中,第一胶层为压克力或硅利康材质所构成,且第二胶层为压克力或硅利康材质所构成。于一实施例中,基材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材质所构成。于一实施例中,第一保护膜的面积小于该第二保护膜的面积。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保护膜的该第一活动区未叠合该第二保护膜的该第二活动区。于一实施例中,复合式保护膜更包含一第一标示层形成于第一保护膜的第一活动区上,及一第二标示层形成于第二保护膜的第二活动区上,且第二标示层与第一标示层的颜色或外形不同以提供识别效果。通过上述各个实施例的设计,第一保护膜连同第二保护膜的复合设计可提供产品于不同作业阶段的完整保护效果,当组装端于进行其它作业时可直接撕除上层保护膜而不需另外准备一使用者保护膜来替换上游供货商的保护膜,如此可有效简化组装工序及工时,并减少更换保护膜可能造成的脏污或刮伤情形。另外,保护膜的活动区设计可让贴附或撕除保护膜的动作变得极为简易。附图说明图IA为显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复合式保护膜的平面示意图。 图IB为显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复合式保护膜的剖面示意图。图2A为显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复合式保护膜的平面示意图。图2B为显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复合式保护膜的剖面示意图。元件符号说明10,20 ......复合保护膜 12a ......第一黏贴区14a ......第二黏贴区 12b ......第一活动区14b ……第二活动区 13 ……第一胶层12,22……第一保护膜 15 ……第二胶层14、24......第二保护膜 16 ......基材P、Q ......标示层R ......导圆角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A及图IB为显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复合式保护膜的示意图。复合式保护膜10包含彼此堆叠的一第一保护膜12及一第二保护膜14。第一保护膜12及第二保护膜14分别成型且可具有不同外形及不同面积,例如第二保护膜14的面积可大于第一保护膜12的面积。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膜12可具有一第一黏贴区12a及一第一活动区12b,一第一胶层13至少分布于第一黏贴区12a的部分区域,且第一保护膜12可通过第一胶层13贴附至一基材16。第二保护膜14可具有一第二黏贴区14a及一第二活动区14b,第二胶层15至少分布于第二黏贴区14a的部分区域,且第二保护膜14可通过第二胶层15贴附至第一保护膜12。第一黏贴区12a及第二黏贴区14a提供覆盖待保护表面的效果,且第一活动区12b与第二活动区14b两者的形成位置可相互不叠合。第一活动区12b、第二活动区14b可提供类似手把的效果,当手指握持第一活动区12b后可轻易撕下第一保护膜12,且当手指握持第二活动区14b后可轻易撕下第二保护膜14。另外,例如第二活动区14b与第二黏贴区14a的连接侧缘可具有一导圆角R以使撕贴动作更为平顺。复合式保护膜10例如可设置于一基材16 (例如一电子装置的屏幕)上,并通过第一活动区12b、第二活动区14b分别将第一保护膜12及第二保护膜14贴附至基材16,如此上游供应商于产品出货时,基材16上同时具有至少两层的保护膜,下游组装端可于其它作业工序完成后再撕除第二保护膜14,如此于组装端进行其它作业时,第二保护膜14可保护例如显示器、触控面板等电子产品的基材16不受损伤。接着当组装完成将产品出货至终端使用者后,使用者再自行撕下第一保护膜12开始使用该电子装置。通过上述实施例的设计,第一保护膜12连同第二保护膜14的复合设计可提供产品于不同作业阶段的完整保护效果,当组装端于进行其它作业时可直接撕除上层保护膜而不需另外准备一使用者保护膜来替换上游供货商的保护膜,如此可有效简化组装工序及工时,并减少更换保护膜可能造成的脏污或刮伤情形。另外,保护膜的第一活动区12b、第二活动区14b设计可让贴附或撕除保护膜的动作变得极为简易。图2A及图2B为显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复合式保护膜20的示意图。如图2A所示,复合式保护膜20包含彼此堆叠的一第一保护膜22及一第二保护膜24。第一保护膜22及第二保护膜24分别成型且可具有不同外形及不同面积。第一保护膜22及一第二保护膜24的分区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类似,故于此不再赘述。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膜22的第一活动区12b上可形成一标示层P,第二保护膜24的第二活动区14b可形成一标示层Q,标示 层P与标示层Q举例而言可利用不同颜色或不同外形加以区别,如此容易辨识出那一个保护膜为执行本次撕除动作所应撕除的正确保护膜,而可避免误判以确保撕贴良率。再者,于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提供手把效果的活动区的外形及形成方式并不限定,例如可直接裁切原保护膜成型(如图IA的一体成型第一活动区12b)、于保护膜上形成切口(如图IA的第二活动区14b)、或贴附一胶带于保护膜上(如图2A的第一活动区12b)等方式均可。另外,上述复合式保护膜包含双层保护膜的设计仅为例示,复合式保护膜也可视需要包含超过两层的保护膜。须注意,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的基材16并不限定,举例而言,基材16可为一独立元件例如一离形膜,复合式保护膜可设置于一离形膜上以于进行各种工序时便于运送。或者,基材16可为各种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可携式装置等的电子装置的一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保护膜,包含一第一黏贴区及一第一活动区;一第一胶层,至少分布于该第一保护膜的部分该第一黏贴区,其中该第一保护膜通过该第一胶层贴附至一基材,且该第一保护膜通过该第一活动区由该基材上撕除;一第二保护膜,与该第一保护膜分别成型且包含一第二黏贴区及一第二活动区;以及一第二胶层,至少分布于该第二保护膜的部分该第二黏贴区,其中该第二保护膜通过该第二胶层贴附至该第一保护膜,且该第二保护膜通过该第二活动区由该第一保护膜上撕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传黄炳文王士诚陈金良吴宪明庄建安陈建文陈慧津陈汉忠
申请(专利权)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