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向阀片内设浮动式手动拉杆的电液多路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85403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7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向阀片内设浮动式手动拉杆的电液多路换向阀,包括进油阀片、换向阀片和回油阀片。换向阀片包括换向阀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的内腔中的换向油道内设有手动拉杆;换向阀片的阀杆左端部伸入第一端盖的换向油道中;在换向阀片的阀杆的左端设置有浮动套;阀杆与浮动套通过螺纹副相连接;浮动套的左端部为空腔,手动拉杆的右端部嵌入在浮动套左端部的空腔内,手动拉杆的右端部与浮动套的空腔之间为间隙配合;手动拉杆的左端部上固定连接有换向拔块,换向手柄固定连接在换向拔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液多路换向阀,具有可以手动操作换向、换向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向阀片内设浮动式手动拉杆的电液多路换向阀
技术介绍
电液多路换向阀是电磁换向阀和液控多路换向阀的组合,它是用电磁换向阀控制先导油实现换向阀的动作,变换流体流动方向的控制阀。电液多路换向阀和液控换向阀主要用在流量超过电磁换向阀正常工作允许范围的液压系统中,即小流量控制大流量从而对执行元件的动作进行控制,或对油液的流动方向进行控制。在现有技术中,电液多路换向阀主要由进油阀片、换向阀片和回油阀片构成。换向阀片内没有手动拉杆的手动换向,只有液控的换向功能,不具备手动换向的功能;一旦液控功能失效,就无法实现换向功能,不具备手控、液控一体化的功能,控制手段单一,不适应系 统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避免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换向阀片内设浮动式手动拉杆的电液多路换向阀,以能够手动操作换向。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换向阀片内设浮动式手动拉杆的电液多路换向阀,包括进油阀片、换向阀片和回油阀片,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换向阀片包括换向阀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设于换向阀体的两端;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内腔中均设有换向油道和端盖回油道,所述端盖回油道与阀体先导油回油道相连通;所述第一端盖的内腔中的换向油道内设有手动拉杆;所述换向阀片的阀杆左端部伸入所述第一端盖的换向油道中;在所述换向阀片的阀杆的左端设置有浮动套;所述阀杆的左端部设有外螺纹,浮动套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阀杆与浮动套通过螺纹副相连接;浮动套的左端部为空腔,手动拉杆的右端部嵌入在浮动套左端部的空腔内,所述手动拉杆的右端部与所述浮动套的空腔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手动拉杆的左端部上固定连接有换向拔块,所述换向手柄固定连接在所述换向拔块上。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在端盖上设置手动拉杆,通过手动拉杆可实现手动换向,因而本技术的换向阀具有手动换向操作功能,通过手柄操作换向,换向操作简单快捷。本技术的电液多路换向阀,具有可以手动操作换向、换向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电液多路换向阀的液压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液多路换向阀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液多路换向阀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液多路换向阀的进油阀片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电液多路换向阀的进油阀片的左视图。图6为图5中的A-A剖视图。图7为图5中的C-C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电液多路换向阀的换向阀片的剖视图。图9为图8中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图8中的节流螺塞的剖视图。附图I 附图10中标号1进油阀片,2换向阀片,3回油阀片,4合流阀片,5进油阀体,6安全阀,7进油口,8主油道,9工作油道,10第一油道,11主先导油道,12第一先导油道,13第二先导油道,14减压阀,15滑阀,16单向阀,17换向阀体,18第一端盖,19第二端盖,20电磁阀,21换向油道,22端盖回油道,23阀体先导油回油道,24手动拉杆,25阀杆,26浮动套,27换向拔块,28换向手柄,29电磁铁,30电磁阀芯,31电磁阀套,32电磁阀弹簧,33电磁阀腔,34辅助进油口,35节流螺塞,36节流孔,37液控油口,38端盖先导油进油道。图I 附图10中字母标记P进油口,P2辅助进油口,PG测压口,PG2第二测压口,T-回油口,Al A5工作油口,BI B5工作油口。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I 附图10,换向阀片内设浮动式手动拉杆的电液多路换向阀,包括进油阀片I、换向阀片2和回油阀片3。所述换向阀片2包括换向阀体17、第一端盖18和第二端盖19,第一端盖18和第二端盖19分别设于换向阀体17的两端;所述第一端盖18和第二端盖19的内腔中均设有换向油道21和端盖回油道22,所述端盖回油道22与阀体先导油回油道23相连通;所述第一端盖18的内腔中的换向油道21内设有手动拉杆24 ;所述换向阀片2的阀杆25左端部伸入所述第一端盖18的换向油道21中;在所述换向阀片2的阀杆25的左端设置有浮动套26 ;所述阀杆25的左端部设有外螺纹,浮动套26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阀杆25与浮动套26通过螺纹副相连接;浮动套26的左端部为空腔,手动拉杆24的右端部嵌入在浮动套26左端部的空腔内,所述手动拉杆24的右端部与所述浮动套26的空腔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手动拉杆24的左端部上固定连接有换向拔块27,所述换向手柄28固定连接在所述换向拔块27上。通过手柄28拉动拉杆24,进而带动阀杆25进行换向动作,实现了手动换向的操作。所述进油阀片I包括进油阀体5和安全阀6 ;所述安全阀6安装在进油阀体5上;所述进油阀体5上设有进油口 P7,进油阀体5内设有主油道8、工作油道9和第一油道10,所述主油道8与进油口 7相连通,所述工作油道9和第一油道10均与主油道8相连通;所述第一油道10与先导油道相连接,所述先导油道包括主先导油道11、第一先导油道12和第二先导油道13,所述主先导油道11与所述第一油道10连接处设有减压阀14 ;所述工作油道9内设滑阀15,所述工作油道9通过安全阀6与回油通道相连接。外部液压油通过进油口 PP进入进油阀片的主油道,从主油道分为两路一路通过滑阀进入工作油道,另一路通过减压阀进入先导油道。通过滑阀进入工作油道的液压油流入各个换向阀片,当阀杆换向时给工作油口 A1-A5、B1-B5供油;当油压超过安全阀的设定压力时,安全阀打开卸荷,使得液压油通过安全阀从回油口回油,从而避免阀内压力过高,保护液压系统的安全。流入第一油道的液压油通过减压阀流入先导油道,进而分为两路分别流入第一先导油道和第二先导油道,液压油分别通过第一先导油道和第二先导油道流入换向阀片的两端,用于作为控制换向的先导油。第一先导油道或第二先导油道的先导油通过换向阀片的液控油口 37进入电磁阀进油道,使得先导油进入换向阀片内的换向油道,电磁铁通电时先导油控制换向阀片换向,断电时换向阀片的阀杆回位。电磁阀断电时,先导油道内的先导油就无法进入换向油道,先导油道内的压力就会增大,当先导油道内的压力增大到预定值时,减压阀就会关闭,不再向先导油道内注入先导油。通过电磁铁控制电磁阀芯,使得先导油进入换向阀片端盖的换向油道,或者使得换向油道内的液压油通过回油道流到回油口 T,满足换向阀片的阀杆的换向。由于将进油阀片的自身进油分为两路,一路为换向阀片的工作油口供油,一路为换向阀片换向提供先导油,从而无需外加先导油泵和油管,简化了液压系统的结构,降低了系统成本。另外,通过安全阀能够在阀内压力过高时卸荷,从而可保护液压系统的安全。减压阀分出的先导油进入先导油道,当先导油道内的压力油压达到一定的数值时,减压阀的阀芯就会将第一油道和先导油道之间的连接口堵上,不再有先导油进入先导油道,从而限定了先导油的最高压力和供油,同时也不会造成先导液压油白流的浪费。一旦先导油在工作过程 中有损失,造成先导油的压力下降时,减压阀又会打开第一油道与先导油道之间的连接口,补充先导油,直至先导油压力达到预设值才再次堵上连接口。因而,可通过先导油的油压变化控制减压阀阀芯的左右运动,进而控制第一油道与先导油道之间的接通和断开,从而控制先导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换向阀片内设浮动式手动拉杆的电液多路换向阀,包括进油阀片(1)、换向阀片(2)和回油阀片(3),其特征是,所述换向阀片(2)包括换向阀体(17)、第一端盖(18)和第二端盖(19),第一端盖(18)和第二端盖(19)分别设于换向阀体(17)的两端;所述第一端盖(18)和第二端盖(19)的内腔中均设有换向油道(21)和端盖回油道(22),所述端盖回油道(22)与阀体先导油回油道(23)相连通;所述第一端盖(18)的内腔中的换向油道(21)内设有手动拉杆(24);所述换向阀片(2)的阀杆(25)左端部伸入所述第一端盖(18)的换向油道(21)中;在所述换向阀片(2)的阀杆(25)的左端设置有浮动套(26);所述阀杆(25)的左端部设有外螺纹,浮动套(26)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阀杆(25)与浮动套(26)通过螺纹副相连接;浮动套(26)的左端部为空腔,手动拉杆(24)的右端部嵌入在浮动套(26)左端部的空腔内,所述手动拉杆(24)的右端部与所述浮动套(26)的空腔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手动拉杆(24)的左端部上固定连接有换向拔块(27),所述换向手柄(28)固定连接在所述换向拔块(27)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新高管燕梅蔡伟曹少勇吴红旗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