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串的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7690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02:21
一种发光二极管串的驱动电路,包括有:电源供应单元用以接收一输入电压与输出一驱动电压至多个发光二极管串列;比较单元用以接收输入电压并根据输入电压与一设定电压的关系,输出一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单元用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的电位产生一第二控制信号;以及切换单元具有多个开关元件,而该些开关元件分别由第二控制信号致能,以形成不同的电性回路,进而使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透过切换单元的电性回路形成一并联回路或一串联回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串列的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目前常见能发光的半导体电子元件。这种电子元件早在1960年代出现,发展至今能发出的光已遍及可见光、红外线及紫外线,光度也提高到相当的光度。发光二极管的用途也扩展到作为指示灯、显示板及显示器背光模块等,并且随着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出现而逐渐发展为照明的用途。目前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通常利用升压电路对输入电压进行升压,以提供驱动发光二极管所需的电压。但是当输入电压提供的电压下降时,会导致升压比率上升,因此,电源转换效率变差。然而随着节能需求的提升,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在运作时,其运作的效率也日益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串列的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根据输入电压的电压值对应调整发光二极管串列的电性耦接关系,借以改善电源转换效率变差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串列的驱动电路,包括有多个发光二极管串列、电源供应单元、比较单元、控制单元与切换单元。所述的电源供应单元电性耦接于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所述的电源供应单元接收一输入电压与输出一驱动电压至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所述的比较单元用以接收输入电压并根据输入电压与一设定电压的关系,输出一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的控制单元电性耦接于比较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用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的电位产生一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的切换单元分别电性耦接于控制单元、电源供应单元与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所述的切换单元具有多个开关元件,而该些开关元件分别由第二控制信号致能,以形成不同的电性回路,其中于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透过切换单元的电性回路形成一并联回路时,由驱动电压驱动控制并联回路的发光二极管串列,于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透过切换单元的电性回路形成一串联回路时,由驱动电压驱动控制串联回路的发光二极管串列。上述的发光二极管串列的驱动电路,其中还包括有一稳流单元,分别电性耦接于该切换单元与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该稳流单元用以使流经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的电流维持在一固定值。上述的发光二极管串列的驱动电路,其中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包括有一第一发光二极管串列,具有一正极端与一负极端,该第一发光二极管串列的正极端电性I禹接于该电源供应单元,该第一发光二极管串列的负极端电性耦接于该切换单元;及一第二发光二极管串列,具有一正极端与一负极端,该第二发光二极管串列的正极端电性耦接于该切换单元,该第一发光二极管串列的负极端电性耦接于该稳流单元。上述的发光二极管串列的驱动电路,其中该电源供应单元包括有—电感器,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电感器的第一端用以接收该输入电压;一二极管,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二极管的第一端电性稱接于该电感器的第二端,该二极管的第二端分别电性耦接于该切换单元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串列的正极端;及一第一开关兀件,具有一第一端、一控制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开关兀件的第一端电性稱接于该二极管的第一端,该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端电性耦接于地。上述的发光二极管串列的驱动电路,其中该切换单元包括有一第二开关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一控制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端电性耦接于该二极管的第二端,该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电性耦接于该控制单元,该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端电性耦接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串列的正极端;一第三开关兀件,具有一第一端、一控制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一端电性耦接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串列的负极端,该第三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电性耦接于该控制单元,该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二端电性耦接于该稳流单元;以及一第四开关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一控制端与一第二端,该第四开关元件的第一端电性耦 接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串列的负极端,该第四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电性耦接于该控制单元,该第四开关元件的第二端电性耦接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串列的正极端。 上述的发光二极管串列的驱动电路,其中于该输入电压大于该设定电压时,该比较单元输出具有高电位的该第一控制信号至该控制单元,于该输入电压小于该设定电压时,该比较单元输出具有低电位的该第一控制信号至该控制单元。上述的发光二极管串列的驱动电路,其中于该输入电压大于该设定电压时,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透过该切换单元的电性回路形成该串联回路,于该输入电压小于该设定电压时,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透过该切换单元的电性回路形成该并联回路。上述的发光二极管串列的驱动电路,其中流过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所形成的该串联回路的电流值与流过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所形成的该并联回路的电流值为相同。另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串列的驱动方法,用以驱动一驱动电路,所述的驱动电路包括有多个发光二极管串列、一电性耦接于该多个发光二极管串列的电源供应单元、一接收一输入电压的比较单元、一电性耦接于该比较单元的控制单元、以及一分别电性耦接于控制单元、电源供应单元与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的切换单元。所述的驱动方法包括有首先,透过比较单元比较输入电压与一设定电压,以使比较单元输出一第一控制信号至控制单元;接着,透过控制单元接收第一控制信号,以使控制单元输出一第二控制信号至切换单元;及由第二控制信号致能切换单元,以形成不同的电性回路,并使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透过切换单元的电性回路形成一并联回路或一串联回路。上述的发光二极管串列的驱动方法,其中于该输入电压大于该设定电压时,该比较单元输出具有高电位的该第一控制信号至该控制单元,于该输入电压小于该设定电压时,该比较单元输出具有低电位的该第一控制信号至该控制单元。上述的发光二极管串列的驱动方法,其中于该输入电压大于该设定电压时,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透过该切换单元的电性回路形成该串联回路,于该输入电压小于该设定电压时,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透过该切换单元的电性回路形成该并联回路。上述的发光二极管串列的驱动方法,其中流过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所形成的该串联回路的电流值与流过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所形成的该并联回路的电流值为相同。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串列的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根据输入电压的大小,以改变发光二极管串列的耦接关系,进而提升电源转换效率。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绘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路方块图;图2A绘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切换单元作动示意图;图2B绘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切换单元另一作动示意图;图3绘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串列的驱动方法步骤流程图。其中,附图标记 10 电源供应单元 20比较单元30 控制单元40 切换单元50 稳流单元60限流单元Conl第一控制信号 Con3 第三控制信号Dl 二极管DSl 发光二极管串列DS2 发光二极管串列LI电感器S(TS3开关元件Vin 输入电压Vd 设定电压Vled 驱动电压S30rS311方法步骤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I,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路方块图。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串列的驱动电路包括有电源供应单元10、比较单元20、控制单元30、切换单元40、发光二极管串列DSl与发光二极管串列DS2。电源供应单元10分别电性耦接于发光二极管串列DSl与发光二极管串列DS2。电源供应单元10用以将接收的输入电压Vin的电压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串列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串列;一电源供应单元,电性耦接于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并接收一输入电压与输出一驱动电压至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一比较单元,用以接收该输入电压并根据该输入电压与一设定电压的关系,输出一第一控制信号;一控制单元,电性耦接于该比较单元,以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的电位产生一第二控制信号;以及一切换单元,分别电性耦接于该控制单元、该电源供应单元与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该切换单元具有多个开关元件,该些开关元件分别由该第二控制信号致能,以形成不同的电性回路;其中于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透过该切换单元的电性回路形成一并联回路时,由该驱动电压驱动控制该并联回路的发光二极管串列,于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透过该切换单元的电性回路形成一串联回路时,由该驱动电压驱动控制该串联回路的发光二极管串列。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6.13 TW 1011211781.一种发光二极管串列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发光二极管串列; 一电源供应单兀,电性I禹接于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并接收一输入电压与输出一驱动电压至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 一比较单兀,用以接收该输入电压并根据该输入电压与一设定电压的关系,输出一第一控制信号; 一控制单元,电性耦接于该比较单元,以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的电位产生一第二控制信号;以及 一切换单元,分别电性耦接于该控制单元、该电源供应单元与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该切换单元具有多个开关元件,该些开关元件分别由该第二控制信号致能,以形成不同的电 性回路; 其中于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透过该切换单元的电性回路形成一并联回路时,由该驱动电压驱动控制该并联回路的发光二极管串列,于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透过该切换单元的电性回路形成一串联回路时,由该驱动电压驱动控制该串联回路的发光二极管串列。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二极管串列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稳流单元,分别电性耦接于该切换单元与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该稳流单元用以使流经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的电流维持在一固定值。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串列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些发光二极管串列包括有 一第一发光二极管串列,具有一正极端与一负极端,该第一发光二极管串列的正极端电性耦接于该电源供应单元,该第一发光二极管串列的负极端电性耦接于该切换单元;及一第二发光二极管串列,具有一正极端与一负极端,该第二发光二极管串列的正极端电性耦接于该切换单元,该第一发光二极管串列的负极端电性耦接于该稳流单元。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串列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源供应单元包括有 一电感器,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电感器的第一端用以接收该输入电压; 一二极管,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二极管的第一端电性稱接于该电感器的第二端,该二极管的第二端分别电性耦接于该切换单元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串列的正极端;及一第一开关兀件,具有一第一端、一控制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开关兀件的第一端电性耦接于该二极管的第一端,该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端电性耦接于地。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串列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切换单元包括有 一第二开关兀件,具有一第一端、一控制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二开关兀件的第一端电性耦接于该二极管的第二端,该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电性耦接于该控制单元,该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端电性耦接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串列的正极端; 一第三开关兀件,具有一第一端、一控制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三开关兀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贤陈钦舜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