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8535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1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包括:降压单元、发光二极管回路单元、N型开关管和控制单元,其中,降压单元用于对从电网输入到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的交流电压进行降压;发光二极管回路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回路单元与降压单元和N型开关管连接,且在N型开关管关断的情况下使所述发光二极管继续发光;控制单元包括由两个N型双极型三极管构成的达林顿管,所述控制单元与N型开关管和发光二极管回路单元连接,并通过温度补偿和电压反馈来控制N型开关管的关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当电网输入的交流电压发生波动或者环境温度发生波动时,可以使电路中的发光二极管的电流比较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
技术介绍
BUCK型电路,也称为降压式变换电路,该电路可以对较高的输入电压进行降压,然后输出给与该电路连接的负载,为负载提供工作电压,例如,BUCK型电路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简称LED)的发光提供工作电压。图1是现有技术的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所述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包括:保险丝FUS、由四个第一二极管DS1构成的整流桥、电感器LS1、第一电容器到第三电容器(CS1-CS3)、第一发光二极管LDS1、第二发光二极管LDS2、第二二极管DS2、第三二极管DS3、变压器的主绕组TS1和副绕组TS2、第一电组到第六电阻(RS1-RS6)以及第一晶体管QS1和第二晶体管QS2,其中,第一晶体管QS1和第二晶体管QS2均为N型双极型三极管,且第二晶体管QS2用于控制第一晶体管QS1的关断;此外,图1中的VAC表示从电网输入到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压单元、发光二极管回路单元、N型开关管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降压单元用于对从电网输入到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的交流电压进行降压;所述发光二极管回路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回路单元与所述降压单元和所述N型开关管连接,且在所述N型开关管关断的情况下使所述发光二极管继续发光;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由两个N型双极型三极管构成的达林顿管,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N型开关管和所述发光二极管回路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温度补偿和电压反馈来控制所述N型开关管的关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压单元、发光二
极管回路单元、N型开关管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降压单元用于对从电网输入到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的交流电压进
行降压;
所述发光二极管回路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回路
单元与所述降压单元和所述N型开关管连接,且在所述N型开关管关断的情况
下使所述发光二极管继续发光;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由两个N型双极型三极管构成的达林顿管,所述控制单
元与所述N型开关管和所述发光二极管回路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温度
补偿和电压反馈来控制所述N型开关管的关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
制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N型开关管的导通;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导通子单元和与所述导通子单元连接的关断子单元,其
中,所述导通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N型开关管的导通,所述关断子单元用于通
过温度补偿和电压反馈来控制所述N型开关管的关断,所述关断子单元包括达
林顿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关断子单元中的达林顿管包括第一N型三极管和第二N型三极管,所
述第一N型三极管和所述第二N型三极管均为N型双极型三极管,所述第一N
型三极管的基极作为所述达林顿管的基极,所述第一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
述第二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到一起作为所述达林顿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
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N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N型三极管
的发射极作为所述达林顿管的发射极;
所述关断子单元还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
电阻和第九电阻,其中,所述第八电阻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导通子单元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
述第五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
达林顿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
八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达林顿管的发射极连接到一
起并接地,所述达林顿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导通子单元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
一端与所述N型开关管和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接
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通子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方杰胡健峰吕文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润华晶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