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过程的控制技术,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图1为冷带钢连轧工艺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带材1从开卷机2卷出后送至机架31~3i,经过多个机架的轧制,带材1达到规定的厚度并被送至卷取机4回卷。每个机架的轧辊包括支承辊4和工作辊5,其中工作辊与带材表面直接接触。轧制规程一般包括对每个机架前后张力、道次变形量(以道次压下量或压下率表征)即等参数的设定。由于这些参数是冷带钢连轧工艺中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这方面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有关这些参数的优化控制或设定方法具体可参见“板带钢轧机压下规程能量优化设计”(《有色金属》1998年第2期第51~54页)、“分布参数模型带钢冷连轧规程优化设定”(《青岛大学学报》1996年第9期第93~96页)和“冷轧宽带钢轧制规程优化”(《上海金属》1997年第11期第49~53页)等参考文献,上述这些文献的内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在现有技术的轧制规程中,一般都根据各机架电机相对负荷的均匀程度、钢板厚度控制要求以及钢板形状要求等来优化设定机架的前后张力和压下量等参数,以下分别描述根据这些因素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冷带钢连轧机轧制规程设定中防治热滑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计算机系统以下列形式的目标函数T对各机架的压下量进行优化计算:minT=max{T↓[i]↑[*],i=1~n}这里,n为参与优化的机架总数,i为机架编号,T↓ [i]↑[*]为第i个机架的带材出口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骏飞,白振华,连家创,李兴东,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燕山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