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电机的内齿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66547 阅读:3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管状电机的内齿套结构,包括内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套的内周壁的周向上设有光电码盘,邻近该光电码盘设有光感应装置,所述光电码盘周向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所述光感应装置逻辑值为1的第一区域和逻辑值为0的第二区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光感应装置可随着内齿套的转动而输出脉冲信号,根据该脉冲信号可以进行电机的遇阻及行程检测,可见该内齿套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时不会产生强磁干扰,可靠性较高,并且,光电码盘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可以紧密分布,以此来获取更高的检测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电机,尤其是ー种管状电机的内齿套结构
技术介绍
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往往需要对电机传动机构的运转情况进行实时检測。对于管状电机而言,目前主要通过磁敏元件来进行检测,检测时,在管状电机的内齿套内均匀嵌入磁体,用霍尔元件来检测传动管的信号,并配合驱动头端的相对较大的间隙实现检測。这种内齿套结构存在如下缺陷首先,该内齿套结构的成本较高,结构较为复杂;其次,无法 实现高精度的遇阻及行程检测,因为嵌入内齿套的磁体不能靠得太近,若磁体太靠近,会造成霍尔元件无法分辨;最后,检测过程中磁敏元件会受到强磁干扰,使磁体消磁导致电机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成本较低、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性高并能实现高精度检测的管状电机的内齿套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ー种管状电机的内齿套结构,包括内齿套,其特征在干所述内齿套的内周壁的周向上设有光电码盘,邻近该光电码盘设有光感应装置,所述光电码盘周向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所述光感应装置逻辑值为I的第一区域和逻辑值为0的第二区域。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区域及第ニ区域呈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的光感应装置包括检测光电码盘信号的第一光感应兀件和第二光感应兀件。作为上述方案的进ー步改进,所述光感应装置还包括第三光感应元件,第三光感应元件并不检测光电码盘的信号,只检测电机噪声信号,且该第三光感应元件与所述的第一光感应元件及第ニ光感应元件组成差分运放电路。差分运放电路能从光电码盘信号中滤除电机噪声信号干扰,以得到电机真实的运行数据。在另ー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区域及第ニ区域呈周向不均匀分布,所述的光感应装置包括检测光电码盘信号的第四光感应元件。将第一区域及第ニ区域设计成不均匀分布,只需要采用ー个光感应元件即可获取光电码盘信号,以进ー步简化内齿套的结构,降低电机的生产成本。作为上述方案的进ー步改进,所述的光感应装置还包括有检测电机噪声信号的第五光感应元件,且该第五光感应元件与所述的第四光感应元件组成差分运放电路。差分运放电路能从光电码盘信号中滤除电机振动、温升等引起的干扰信号,以得到电机真实的运行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内齿套结构将光电码盘设置在内齿套的内周壁上,且光感应装置逻辑值为I的第一区域和逻辑值为0的第二区域周向间隔布置在光电码盘上,光感应装置随着内齿套的转动而产生脉冲信号,并以此进行电机的遇阻及行程检测,相比于采用磁体元件的内齿套而言,本技术的内齿套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时不会产生强磁干扰,可靠性较高,并且,光电码盘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可以紧密分布,以此来获取更高的检测精度,实现行程检测。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内齿套装入电机行程端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增设ー个光感应元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增设ー个光感应元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描述。该管状电机的内齿套I装配到电机行程端后的结构如图I所示,其中,内齿套I的具体结构參见如下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管状电机的内齿套结构,包括内齿套1,在内齿套I的内周壁的周向固设有光电码盘2,光电码盘2的周向由间隔分布第一区域及第ニ区域組成,其中第一区域为白色的第一光反射区21a,对于第一光反射区21a,光感应装置输出逻辑值I,第二区域为黑色的第一光吸收区22a,对于第一光吸收区22a,光感应装置输出逻辑值0,光感应装置位于光电码盘2的内侧并与电机的壳体相固定。当电机通电后,光感应装置固定不动,光电码盘2随电机的驱动轴进行转动,光感应装置中的光发射管发出连续的光线,当光电码盘2的第一光反射区21a转至光感应装置处时,光感应装置中的光接收管接收到反射回的光,输出逻辑值I ;当光电码盘2的第一光吸收区22a转至光感应装置处时,光感应装置中的光接收管接收不到光线,输出逻辑值0,同时,光接收管输出由逻辑值I及逻辑值0构成的脉冲信号到电机的控制电路。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区域及第ニ区域周向均匀分布,每个脉冲信号的脉宽相同且呈周期性变化,所以为实现电机的遇阻及行程检测,该光感应装置必须包括有由一对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构成的第一光感应元件31和由另ー对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构成的第二光感应元件32,这样,可以通过输出信号的先后顺序来判断电机是正转还是反转。相比于采用磁敏元件的内齿套,本实施例中的内齿套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且当光电码盘2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紧密分布时,光感应装置可输出脉宽较窄的脉冲信号,并以此来实现高密度的遇阻检测及行程检测,而且在检测过程中不会受到强磁干扰,可靠性较高。如图3所示,需要注意的是,在电机实际运行过程中,光电码盘信号会有很多干扰,比如由于电机抖动或由于电机发热引起的电机噪声信号。本实施例在管状电机内设置有第三光感应元件33,其输出信号同样传送至电机的控制电路,第三光感应元件33与第一光感应元件31及第ニ光感应元件32共同组成差分运放电路。通过该差分运放电路可以从光电码盘信号中滤除电机噪声信号,从而得到电机真实的运行数据。实施例ニ參见图4和图5所不,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光电码盘2的第一区域及第ニ区域呈周向不均匀分布,第一区域为第二光反射区21b,第二区域为第二光吸收区22b,光感应装置只包括第四光感应兀件34,该第四光感应兀件34同样由ー对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组成,只采用ー个光感应元件可是使内齿套I的结构进ー步简化,定位及组装更为简単,并同时降低电机的功耗和使用成本。当第二光反射区21b转至第四光感应元件34处时,光接收管感应到光信号,输出逻辑值1,当第二光吸收区22b转至第四光感应元件34处时,光接收管感应不到光信号,输出逻辑值0,由逻辑值I及逻辑值0构成的脉冲信号来控制电机的控制电路。同样地,为了得到电机真实的运行数据,本实施例通过第五光感应元件35与第四光感应元件34组成差分运放电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改进,这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状电机的内齿套结构,包括内齿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套(1)的内周壁的周向上设有光电码盘(2),邻近该光电码盘(2)设有光感应装置,所述光电码盘(2)周向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所述光感应装置逻辑值为1的第一区域和逻辑值为0的第二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状电机的内齿套结构,包括内齿套(I),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套⑴的内周壁的周向上设有光电码盘(2),邻近该光电码盘(2)设有光感应装置,所述光电码盘(2)周向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所述光感应装置逻辑值为I的第一区域和逻辑值为O的第二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状电机的内齿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呈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的光感应装置包括检测光电码盘信号的第一光感应元(31)件和第二光感应元件(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状电机的内齿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应装置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勇俞锡鹏张珣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杜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