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65707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一种发光二极管元件,包含一发光体及一胶体。发光体具有相对的出光面与底面。发光体具有第一长度、第一宽度与发光角度。胶体包覆住发光体。胶体包含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具有第二长度与第二宽度。胶体具有折射率。发光体的出光面至胶体的第二表面的距离小于第一数值,且大于第二数值。sinα=1/胶体的折射率,且v为发光角度的半幅角。(*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ー种发光元件,且特别是有关于ー种发光二极管(LED)元件。
技术介绍
请參照附图说明图1,其是绘示ー种传统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剖面示意图。此发光二极管元件100主要包含发光体102、胶体104与胶壳106。发光体102设置在胶壳106的开孔108的底面110上,且一般是设于此底面110的中央区域上。胶体104填满胶壳106的开孔108,且包覆住整个发光体102。在发光二极管元件100中,胶壳106通常是由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所组成。而且,胶壳106的顔色通常呈白色,以将发光体102射向胶壳106的开孔108的内侧面116的光112予以反射,借此使发光体102的侧向出射光112可从发光二极管元件100的出光面114射出。然而,发光体102所发出的光112射在胶壳106的开孔108的内侧面116时,光112的能量会产生衰減。因此,经由胶壳106反射后,光112的亮度会下降。此外,这样的设计也会使发光二极管元件100的光场受到胶壳106的开ロ设计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一目的就是在提供ー种发光二极管元件,其可通过设计发光体的出光面至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出光面之间的距离与发光体的宽度,而使发光体的出射光不碰到胶体的侧壁而直接从胶体的开ロ射出。故,可提高发光体的光利用率。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ー种发光二极管元件,其可通过设计发光体的出光面至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出光面之间的距离与发光体的长度,而使发光体的横向出射光可先经由胶体的侧壁的折射而射出。因此,可增加发光二极管元件的长度方向的发光角度。本技术的又一目的是在提供ー种发光二极管元件,其无需设置聚碳酸酯胶壳来包覆胶体,因此不仅可简化制程、減少材料支出成本,更可有效避免发光二极管元件黄化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提出ー种发光二极管元件。此发光二极管元件包含ー发光体以及ー胶体。发光体具有相対的出光面与底面。其中,发光体具有第一长度、第一宽度与发光角度。胶体包覆住发光体。其中,胶体包含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具有第二长度与第二宽度,且胶体具有一折射率。发光体的出光面至胶体的第二表面的距离小于第一数值,且大于第二数值,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发光体,具有相对的一出光面与一底面,其中该发光体具有一第一长度、一第一宽度与一发光角度;以及一胶体,包覆住该发光体,其中该胶体包含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具有一第二长度与一第二宽度,且该胶体具有一折射率,其中该发光体的该出光面至该胶体的该第二表面的一距离小于一第一数值,且大于一第二数值,其中sinα=1/该胶体的该折射率,且v为该发光角度的半幅角。FSA00000676320700011.tif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2.30 TW 1001499741.一种发光二极管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发光体,具有相对的一出光面与一底面,其中该发光体具有一第一长度、一第一宽度与一发光角度;以及 一胶体,包覆住该发光体,其中该胶体包含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具有一第二长度与一第二宽度,且该胶体具有一折射率, 其中该发光体的该出光面至该胶体的该第二表面的一距离小于一第一数值,且大于一第二数值,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其特征在于,该胶体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其特征在于,该胶体的该折射率从I.2至I. 6。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发光角度从90度至160度。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尹邱敬祁
申请(专利权)人: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