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曲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62509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6:06
一种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曲轴结构,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壳体内设置有电机和压缩机构,电机中的转子与压缩机构中的曲轴相接,压缩机构还包括气缸以及收纳在气缸内的活塞,曲轴驱动活塞在气缸的压缩腔内作偏心转动,用于支撑曲轴的主轴承和副轴承分别设置在气缸的两侧,曲轴包括主轴、偏心轴和副轴,曲轴内设置有油孔,该油孔分为两段,且该两段油孔不同轴设置。主轴内设置有主轴油孔,偏心轴内设置有偏心轴油孔,副轴内设置有副轴油孔,其中,副轴油孔为一段,副轴油孔的轴线与曲轴的轴线同轴设置,主轴油孔和偏心轴油孔为另一段,主轴油孔的轴线与偏心轴油孔的轴线同轴设置且偏向偏心轴的轴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吐油量少和制作成本低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特别是一种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曲轴结构
技术介绍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曲轴结构一般在中心处设置有一同轴的阶梯油孔,为保证压缩机构的供油量充分,位于曲轴中心的油孔末端通常设置有上油叶片,甚至还设置有油泵壳体,通过设置上油叶片一方面可以增强曲轴中心的油孔的泵油动力,另ー方面是在曲轴的油孔的截面方向上形成局部高压区,使更多的油通过曲轴上的侧向油孔流入压缩泵体内,保证压缩机构的润滑和密封。另外,由于压缩机构需要ー个具有偏心轴结构的曲轴来驱 动,这样就导致了压缩机构的不平衡重,为平衡压缩机构的不平衡重,一般是在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电机转子上设置两个平衡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g在提供ー种结构简单合理、吐油量少、制作成本低的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曲轴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曲轴结构,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壳体内设置有电机和压缩机构,电机中的转子与压缩机构中的曲轴相接,压缩机构还包括气缸以及收纳在气缸内的活塞,曲轴驱动活塞在气缸的压缩腔内作偏心转动,用干支撑曲轴的主轴承和副轴承分别设置在气缸的两侧,曲轴包括主轴、偏心轴和副轴,曲轴内设置有油孔,其结构特征是油孔分为两段,且该两段油孔不同轴设置。所述主轴内设置有主轴油孔,偏心轴内设置有偏心轴油孔,副轴内设置有副轴油孔,其中,副轴油孔为一段,副轴油孔的轴线与曲轴的轴线同轴设置,主轴油孔和偏心轴油孔为另一段,主轴油孔的轴线与偏心轴油孔的轴线同轴设置且偏向偏心轴的轴线。所述主轴上设置有主轴侧向油孔,偏心轴上设置有偏心轴侧向油孔,主轴侧向油孔设置在主轴油孔的偏移方向上,偏心轴侧向油孔设置在主轴油孔的偏移方向上且相对于曲轴的旋转方向滞后0° 90°。所述副轴油孔的横截面面积为SI,主轴油孔的横截面面积为S2,有SI ^ S2。所述副轴上设置有副轴侧向油孔。本技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将曲轴的油孔分为两段,且该两段油孔不同轴设置,其中,副轴油孔的轴线与曲轴的轴线同轴设置,主轴油孔的轴线与偏心轴油孔的轴线同轴设置且偏向偏心轴的轴线,其目的在于放大由副轴油孔通过离心泵油的从压缩机的壳体底部泵上来的油的离心力,在偏心轴油孔的横截面上形成局部高压,使其更顺畅的通过曲轴上设置的侧向油孔偏心轴侧向油孔和主轴侧向油孔,输送到压缩机构,从而保证曲轴的充分泵油量。这样可以节省曲轴上通常设置的上油叶片零件,降低压缩机的制作成本。同时,本技术中的副轴油孔的轴线与曲轴的轴线同轴设置,主轴油孔的轴线与偏心轴油孔的轴线同轴设置且偏向偏心轴的轴线,可以有效减少曲轴的偏心轴的不平衡重,从而减少额外设置的平衡块的用量,也能降低压缩机的制作成本。另外,本技术中的主轴侧向油孔设置在主轴油孔的偏移方向上,偏心轴侧向油孔设置在主轴油孔的偏移方向上且相对于曲轴的旋转方向滞后0° 90°,而副轴上设置的侧向油孔的方向可以任意布置。该处设计的目的意义在于一旦取消上油叶片后,如果曲轴的油孔不偏移,在曲轴的油孔的截面上就不会形成局部高压,油进入曲轴上的侧向油孔的量会降低,大量的油涌上曲轴的上部,就会增大压缩机的吐油量。而按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来布置曲轴上的侧向油孔主轴侧向油孔、偏心轴侧向油孔和副轴侧向油孔,就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副轴侧向油孔的轴线与曲轴的轴线同轴设置,在这段范围内的油孔的截面上不会形成局部高压,故副轴侧向油孔可以任意布置;主轴侧向油孔设置在主轴油孔的偏移方向上,此方向上的油的离心力最大,这段范围内的 油孔的截面的高压区正对侧向油孔,侧向供油能力会大幅提升;偏心轴侧向油孔设置在主轴油孔的偏移方向上且相对于曲轴的旋转方向滞后0° 90°,这段范围内的油孔的截面的高压区大部分正对侧向油孔,侧向供油能力也会提升。并且,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副轴的侧向供油量<偏心轴的侧向供油量<主轴的侧向供油量,与通常的设计方案刚好相反,能够达到压缩机构供油量按需分配的目的。这样一来,主轴承和偏心轴的供油能力会大幅提升,从曲轴的油孔的上部出去的油量会减少很多。本技术中的副轴油孔的横截面面积为SI,主轴油孔的横截面面积为S2,有SI ^ S2,可以减少从曲轴的油孔涌向压缩机上部的油量,更能达到改善压缩机的吐油量问题。本技术能够改善曲轴的油孔离心泵油的输送问题和减少压缩机构的不平衡重,降低压缩机的成本和改善吐油量的问题,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吐油量少、制作成本低的特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曲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A向剖面图。图4为图3中的B-B向剖面图。图5为图3中的C-C向剖面图。图6为图3中的D-D向剖面图。图中I为壳体,2为电机,3为压缩机构,4为曲轴,5为气缸,6为主轴承,7为副轴承,8为活塞,4. I为主轴,4. Ia为主轴油孔,4. 2为偏心轴,4. 2a为偏心轴油孔,4. 3为副轴,4. 3a为副轴油孔,4. 4为主轴侧向油孔,4. 5为偏心轴侧向油孔,4. 6为副轴侧向油孔,图中的箭头《为旋转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I-图6,本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曲轴结构,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壳体I内设置有电机2和压缩机构3,电机2中的转子与压缩机构3中的曲轴4相接,压缩机构3还包括气缸5以及收纳在气缸5内的活塞8,曲轴4驱动活塞8在气缸5的压缩腔内作偏心转动,用于支撑曲轴4的主轴承6和副轴承7分别设置在气缸5的两侧,曲轴4包括主轴4. I、偏心轴4. 2和副轴4. 3,曲轴4内设置有油孔,油孔分为两段,且该两段油孔不同轴设置。活塞8的端面与主轴承6、副轴承7位于气缸5内的端面分别呈间隙接触且相对滑动。主轴4. I内设置有主轴油孔4. la,偏心轴4. 2内设置有偏心轴油孔4. 2a,副轴4. 3内设置有副轴油孔4. 3a,其中,副轴油孔4. 3a为一段,副轴油孔4. 3a的轴线与曲轴4的轴线同轴设置,主轴油孔4. Ia和偏心轴油孔4. 2a为另一段,主轴油孔4. Ia的轴线与偏心轴油孔4. 2a的轴线同轴设置且偏向偏心轴4. 2的轴线。主轴4. I上设置有主轴侧向油孔4. 4,偏心轴4. 2上设置有偏心轴侧向油孔4. 5,主轴侧向油孔4. 4设置在主轴油孔4. Ia的偏移方向上,偏心轴侧向油孔4. 5设置在主轴油孔4. Ia的偏移方向上且相对于曲轴4的旋转方向滞后0° 90° ,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主轴侧向油孔4. 4设置在主轴4. I的轴颈处,见图3。偏心轴侧向油孔4. 5设置在偏心轴4. 2的外周上,见图5。副轴油孔4. 3a的横截面面积为SI,主轴油孔4. Ia的横截面面积为S2,有SI彡S2。副轴4. 3上设置有副轴侧向油孔4. 6。在本实施例中,副轴侧向油孔4. 6设置在副轴4. 3的轴颈处,见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曲轴结构,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壳体(1)内设置有电机(2)和压缩机构(3),电机(2)中的转子与压缩机构(3)中的曲轴(4)相接,压缩机构(3)还包括气缸(5)以及收纳在气缸(5)内的活塞(8),曲轴(4)驱动活塞(8)在气缸(5)的压缩腔内作偏心转动,用于支撑曲轴(4)的主轴承(6)和副轴承(7)分别设置在气缸(5)的两侧,曲轴(4)包括主轴(4.1)、偏心轴(4.2)和副轴(4.3),曲轴(4)内设置有油孔,其特征是油孔分为两段,且该两段油孔不同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曲轴结构,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壳体(I)内设置有电机(2)和压缩机构(3),电机⑵中的转子与压缩机构(3)中的曲轴⑷相接,压缩机构(3)还包括气缸(5)以及收纳在气缸(5)内的活塞(8),曲轴(4)驱动活塞(8)在气缸(5)的压缩腔内作偏心转动,用于支撑曲轴(4)的主轴承(6)和副轴承(7)分别设置在气缸(5)的两侧,曲轴(4)包括主轴(4. I)、偏心轴(4. 2)和副轴(4. 3),曲轴(4)内设置有油孔,其特征是油孔分为两段,且该两段油孔不同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曲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主轴(4.I)内设置有主轴油孔(4. la),偏心轴(4.2)内设置有偏心轴油孔(4. 2a),副轴(4.3)内设置有副轴油孔(4. 3a),其中,副轴油孔(4.3a)为一段,副轴油孔(4.3a)的轴线与曲轴(4)的轴线同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小军吴嘉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