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可折叠臂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60905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可折叠臂吊装置,包括立柱和支臂横梁,所述支臂横梁一端安装在立柱顶端且可绕立柱旋转,支臂横梁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支臂横梁由支臂和前臂构成且两者铰接后可折叠或伸开。适用于组装各种小部件或者小机械的车间或平台旁边用,特别是在较小空间或是机械空隙内工作时,通过支臂横梁2的折叠或伸开,就可达到预想目的,而不必一昧地增加立柱1高度,降低成本,增加了安全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可折叠臂吊装置
本技术涉及ー种臂吊装置,尤其是涉及ー种新型可折叠臂吊装置。背景技木目前,现有的臂吊装置中,其悬臂吊的支臂通常是ー根直的横梁,支臂旋转时需要的空间范围大,当需要在较小空间或是机械空隙内工作时就不能满足需求,若想达到目的,就只有増加立柱高度,当葫芦超过其他障碍物时,才能继续工作,立柱太高一则增加加工难度,ニ则操作时危险系数増大,三则立柱的高度不可能无限制増加,因此有必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臂横梁可折叠的臂吊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可折叠臂吊装置,包括立柱和支臂横梁,所述支臂横梁一端安装在立柱顶端且可绕立柱旋转,支臂横梁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支臂横梁由支臂和前臂构成且两者铰接后可折叠或伸开。进ー步地,所述支臂一端安装在立柱顶端且可绕立柱360°旋转,支臂另一端与前臂一端铰接,前臂另一端为自由端。进ー步地,所述支臂另一端与前臂一端通过销轴铰接。进ー步地,所述立柱底端通过底板与地面固定连接。进ー步地,所述前臂底端面设置有电葫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I、支臂横梁由支臂和前臂构成且两者之间铰接后可折叠;2、支臂横梁一端安装在立柱顶端且可绕立柱360°旋转;3、支臂与前臂之间通过销轴铰接,维修保养方便;4、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实用性极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ー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_立柱;2_支臂横梁;3_支臂;4_前臂;5-销轴;6_电葫芦;7_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I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新型可折叠臂吊装置,包括立柱I和支臂横梁2,所述支臂横梁2 —端安装在立柱I顶端且可绕立柱I旋转,支臂横梁2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支臂横梁I由支臂3和前臂4构成且两者通过销轴5铰接后可折叠或伸开。具体说,所述支臂3 —端安装在立柱I顶端且可绕立柱1360°旋转,支臂3另一端与前臂4 一端铰接,前臂4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立柱I底端通过底板7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前臂4底端面设置有电葫芦6。本技术适用于组装各种小部件或者小机械的车间或平台旁边用,特别是在较小空间或是机械空隙内工作时,通过支臂横梁2的折叠或伸开,就可达到预想目的,而不必一昧地增加立柱I高度,降低成本,增加了安全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以上所述仅用以方便说明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创作的精神范畴内,熟悉此技术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的各种简单的变相与修饰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可折叠臂吊装置,包括立柱(1)和支臂横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横梁(2)一端安装在立柱(1)顶端且可绕立柱(1)旋转,支臂横梁(2)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支臂横梁(1)由支臂(3)和前臂(4)构成且两者铰接后可折叠或伸开。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可折叠臂吊装置,包括立柱(I)和支臂横梁(2),其特征在干所述支臂横梁(2)一端安装在立柱(I)顶端且可绕立柱(I)旋转,支臂横梁(2)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支臂横梁(I)由支臂(3)和前臂(4)构成且两者铰接后可折叠或伸开。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可折叠臂吊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支臂(3)—端安装在立柱(I)顶端且可绕立柱(1)360°旋转,支臂(3)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晓明杨卫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轻起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