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轨道及其轨道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60716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4:43
一种运输轨道及其轨道转换装置,该轨道转换装置包括:一滑板,滑板包括一滑板主体、一切换直轨和一切换弯轨,切换直轨和切换弯轨排布在滑板的同一侧上;一驱动机构,与滑板主体相连以驱动滑板主体移动;及一导向机构,与滑板主体相连,以限制滑板主体的移动方向为切换直轨及切换弯轨的排布方向。通过上述方式,轨道切换装置通过滑板的移动实现了直轨道和弯轨道之间的切换,从而将电动葫芦循环轨和直轨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型的运输轨道可以适应多种箱型的生产,满足多种部件的吊运需求,同时大大提高了进料速度,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轨道,尤其涉及一种运输轨道以及其上的轨道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货运业的发展,集装箱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而集装箱总装台是集装箱生产线的核心胎位,它往往决定了整条生产线的生产节拍,一个良好的总装台进料方式,将极大减少进料浪费时间,提高装配速度。现有技术生产标准集装箱时多采用循环吊进前后端框、用滚道传入底架或用天车把侧板从上方直接放入总装台的方式等方式。但是,一些特种箱结构复杂,工艺多变,许多箱型的底架无法用滚道传输,有些箱型的顶板需在总装台装配,例如采用标准箱的循环吊系统时,底架和顶板将无法吊进总装台。因此,现有技术的特种箱生产采用电动葫芦直轨道运送装配零件全部装配部件,但单一的直轨道进料方式无法同时满足多种工艺要求,导致生产的效率很低,严重影响了特种箱的生产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运输轨道及其轨道转换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单一直轨道进料方式不能适应多种工艺要求而导致特种集装箱装配效率低下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轨道转换装置,该轨道转换装置包括一滑板,滑板包括一滑板主体、一切换直轨和一切换弯轨,切换直轨和切换弯轨排布在滑板的同一侧上;一驱动机构,与滑板主体相连以驱动滑板主体移动;及一导向机构,与滑板主体相连,以限制滑板主体的移动方向为切换直轨及切换弯轨的排布方向。优选地,轨道转换装置还包括一可对滑板主体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优选地,定位机构包括一个前端具有可伸缩的销轴的定位气缸销以及设置在滑板主体上的两个销孔座,销孔座上设置有可供销轴插入的销孔。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一气缸,气缸包括可相对伸缩的一气缸缸筒以及一气缸活塞杆,气缸活塞杆连接滑板主体。优选地,驱动机构为油缸、电动拖机或电磁吸合装置。优选地,导向机构包括至少两直线轴承副,直线轴承副包括导轨和至少一个直线轴承,直线轴承套设在导轨上并连接在滑板主体,两个直线轴承副相对平行设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运输轨道,该运输轨道包括一第一直轨、一第二直轨、一第三直轨、一第一弧轨、一第二弧轨和一上述的轨道转换装置,第一弧轨的第一端和第二弧轨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第三直轨的两端,第一弧轨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直轨的第一端,轨道转换装置设置在第一直轨的第二端与第二弧轨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直轨的一端之间,切换直轨的两端分别对应适配于第一直轨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直轨的一端,切换弯轨的两端分别对应适配于第一直轨的第二端以及第二弧轨的第二端,轨道转换装置的滑板移动使得切换直轨连接接通第一直轨与第二直轨或者使得切换弯轨连接接通第一直轨与第二弧轨。优选地,运输轨道还包括一连接框架,连接框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一第一框架杆以及一第二框架杆,轨道转换装置设置在第一框架杆与第二框架杆之间,第二弧轨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直轨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二框架杆,第一直轨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框架杆。优选地,连接框架还包括一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框架杆和第二框架杆,轨道装换装置的驱动机构固定在连接杆上。优选地,第一直轨、第一弧轨、第二弧轨和第三直轨两两之间连接有支撑横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技术利用轨道切换装置通过滑板的移动实现了直轨道和弯轨道之间的切换,从而将电动葫芦循环轨和直轨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型的运输轨道可以适应多种箱型的生产,满足多种部件的吊运需求,同时大大提闻了进料速度,实现了生广效率的提升。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轨道转换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轨道转换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轨道转换装置的主视剖面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运输轨道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运输轨道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运输轨道。请参阅图4和图5,如图4和图5所不,运输轨道包括一第一直轨I、一第二直轨2、一第三直轨3、一第一弧轨5、一第二弧轨6和一轨道转换装置4,该运输轨道还可以包括一连接框架、至少一支撑横梁8和至少一立柱9。请一并参阅图I、图2和图3,该轨道转换装置4包括一滑板41、一导向机构和一驱动机构。该轨道转换装置4还可以包括一定位机构。滑板41包括一滑板主体411、一切换直轨412和一切换弯轨413,切换直轨412和切换弯轨413排布在滑板的同一侧上。该导向机构与滑板主体411相连,以限制滑板主体411的移动方向为切换直轨412及切换弯轨413的排布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机构包括两直线轴承副42。直线轴承副42包括导轨421和至少一个直线轴承422,直线轴承套设在导轨421上并连接在滑板主体411,两个直线轴承副42相对平行设置。该驱动机构与滑板主体相连以驱动滑板主体移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一气缸43,气缸43包括可相对伸缩的一气缸缸筒431以及一气缸活塞杆432,气缸活塞杆432连接滑板主体411。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机构对滑板主体进行定位,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气缸销组件,定位气缸销组件包括一个定位气缸销442、两个销孔座441和两个销孔443,定位气缸销442前端具有可伸缩的销轴,两个销孔座441设置在滑板主体411上,每个销孔座441上设置有一可供销轴插入的销孔443。下面结合图I、图2、图3、图4和图5详细说明各部件的连接关系。第一弧轨5的第一端和第二弧轨6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第三直轨3的两端,第一弧轨5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直轨I的第一端,轨道转换装置4设置在第一直轨I的第二端与第二弧轨6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直轨2的一端之间,切换直轨412的两端分别对应适配于第一直轨I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直轨2的一端,切换弯轨413的两端分别对应适配于第一直轨I的第二端以及第二弧轨6的第二端,轨道转换装置4的滑板41移动使得切换直轨连接接通第一直轨I与第二直轨2或使得切换弯轨连接接通第一直轨I与第二弧轨6。连接框架包括第一框架杆71、第二框架杆72和其他框架杆73。第一框架杆71和第二框架杆72平行设置,轨道转换装置4设置在第一框架杆71与第二框架杆72之间,第二弧轨5的第二端及第二直轨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二框架杆72,第一直轨I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框架杆71。其他框架杆73用以实现轨道的悬挂式安装,其他框架杆73设置于第一直轨 I和第二直轨2上,并垂直第一直轨I或第二直轨2且平行地面,立柱9连接连接框架和地面以支撑运输轨道。连接框架还包括一连接杆74,连接杆7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框架杆71和第二框架杆72,轨道装换装置4的驱动机构固定在连接杆上7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框架杆与立柱9的配合实现了轨道的悬挂式的安装,在其他实施例中,轨道的安装方式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吊装,地面铺设等等,轨道的安装方式对本技术的使用没有影响,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本技术和本领域的公知常识能够轻易得出的安装方式都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第一直轨I、第一弧轨5、第二弧轨6和第三直轨3两两之间连接有支撑横梁8,支撑横梁8的作用是增加轨道之间的稳定性。下面详细说明轨道转换装置的工作原理。轨道转换装置4的一端连接第一直轨1,另一端连接第二直轨2和第二弧轨6,当气缸活塞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转换装置包括:一滑板,所述滑板包括一滑板主体、一切换直轨和一切换弯轨,所述切换直轨和所述切换弯轨排布在所述滑板的同一侧上;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滑板主体相连以驱动所述滑板主体移动;及一导向机构,与所述滑板主体相连,以限制所述滑板主体的移动方向为所述切换直轨及所述切换弯轨的排布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 ー种轨道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转换装置包括 一滑板,所述滑板包括一滑板主体、一切换直轨和一切换弯轨,所述切换直轨和所述切换弯轨排布在所述滑板的同一侧上; ー驱动机构,与所述滑板主体相连以驱动所述滑板主体移动; 及ー导向机构,与所述滑板主体相连,以限制所述滑板主体的移动方向为所述切換直轨及所述切换弯轨的排布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轨道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转换装置还包括一可对所述滑板主体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ー个前端具有可伸縮的销轴的定位气缸销以及设置在所述滑板主体上的两个销孔座,所述销孔座上设置有可供所述销轴插入的销孔。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轨道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至少ー气缸,所述气缸包括可相对伸缩的一气缸缸筒以及ー气缸活塞杆,所述气缸活塞杆连接所述滑板主体。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轨道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油缸、电动拖机或电磁吸合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轨道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至少两直线轴承副,所述直线轴承副包括导轨和至少ー个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套设在导轨上并连接在所述滑板主体,两个所述直线轴承副相对平行设置。7.ー种运输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直轨、一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林陆健辉王飞刘佰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