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手动制动器的小脚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5526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0:27
一种带手动制动器的小脚轮,其目的在于使带手动制动器的小脚轮小型轻量且低成本的同时方便使用。由轮胎(1)和轮圈(16)构成的车轮被叉形部3支承为能够经由车轴(15)旋转。叉形部(3)由安装于箱包的基部(4)支承为能够回转。中空的回转轴(14)以能够回转的方式安装于基部(4)的轴承(12)。利用远离车轮的操作部的旋钮,牵拉传递力的连接线(7)。连接线(7)被弹簧向释放方向施力,因此,使旋钮旋转预定角度以上时,转矩向反方向作用从而锁定旋钮。经由连接线(7)向杠杆(18)传递力。利用杠杆(18)的作用将连接线(7)的力增大,从而对穿过叉形部3的回转轴(14)的内部的制动销5进行推压。制动销5与轮胎(1)抵接,借助摩擦阻力阻止车轮(2)的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箱包用的带手动制动器的小脚轮,特别是涉及利用手边的操作部锁定小脚轮车轮的带手动制动器的小脚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经开发出箱包用的各种带手动制动器的小脚轮。具有与载物用台车等同样地牵拉线来实施制动的结构、及通过操纵杆和滑环来实施制动的结构等。若将台车用的手动制动器直接应用在箱包上,会在携帯箱包时变成障碍,因此为了将手动制动器收纳在箱包的内侧等进行了悉心钻研。下面,举出几个与此相关的现有技术的例子。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小脚轮的锁定机构”是即使用较小的力也能工作的结构。如图10(a)所示,柄部的前端及后端能够交替地上下移动。通过止挡部向上方的移动,能够 锁定小脚轮部的车轮。臂部的上端侧与手柄部的后端侧连接,并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固定在箱包主体侧,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侧连接在臂部的下端侧。第二连接杆的中间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固定在箱包主体侧,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侧连接在靠近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的位置,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侧连接在止挡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旅行箱用小脚轮”是具有可靠的制动效果且操作便利的结构。如图10 (b)所示,具有上侧通孔的轮座被固定设置在旅行箱上。具有下侧通孔的支架通过轴与轮座连接。旋转部和制止部通过轴与支架连接并被设置为同轴。轮体的旋转部的直径比制止部的直径大。所述旅行箱用小脚轮具有切換部件、从动杆和制动部件。切換部件通过轴与轮座连接,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摆动。所述切换部件具有接触端和驱动端。接触端露出在轮座的外部。从动杆贯穿设置在轮座的上侧通孔和支架的下侧通孔中。从动杆的顶端通过轴与切換部件的驱动端连接。制动部件与从动杆的底端连接并具有止动部。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旅行箱”是具有同时使两个小脚轮停止旋转的制动结构的旅行箱。如图10 (C)所示,所述旅行箱具有箱体、两个小脚轮单元、控制部件、两个工作部件和两个连动部件。小脚轮单元中包括中空轴管、小脚轮基座和小脚轮。控制部件被轴连接在箱体上,井能够切换至制动位置和非制动位置中的任意ー个位置。控制部件的前端设有带来外力作用的触动端,控制部件的后端设有驱动端。工作部件位于箱体内的顶端和箱体外的底端,在底端至少具有一个止挡部。连动部件的一端和该控制部件的驱动端连接,且连动部件的另一端与工作部件的顶端连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第4180642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技术登记第3122929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技术登记第312821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上述以往的带手动制动器的小脚轮中,由于为了锁定轮胎需要很大的力,所以存在如下问题锁定机构和进行锁定的零件形状复杂且结构庞大,使得成本高,操作麻烦,或者费力,或者箱包变重,使得使用不方便。在不是手动操作式而是以往的用脚来操作的类型的结构中,存在如下问题等需要与鞋尖儿的形状相匹配、用脚来进行制动操作并不容易、损伤鞋。无论以哪种方式,在分别锁定小脚轮轮胎的类型中,在只锁定ー处轮胎的情况下,箱包未被固定,箱包会以被锁定的轮胎为中心进行旋转移动,需要最少两次锁定操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问题,使箱包用的带手动制动器的小脚轮小型轻量且低成本的同时更方便使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专利技术中,带手动制动器的小脚轮包括多个车轮,所述车轮具有轮胎;叉形部,所述叉形部利用车轴将车轮支承为能够旋转;基部,所述基部固定于箱包主体,并且利用中空圆筒状的回转轴将叉形部支承为能够旋转;制动销,所述制动销用于阻止车轮的旋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将制动销向轮胎的外周接地面推压;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被弹簧向制动释放方向施力,并将カ从远离车轮的位置传递至驱动部;以及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牵拉连接线,从而以一次操作将多个车轮锁定,所述带手动制动器的小脚轮的操作部包括旋钮;双曲柄,所述双曲柄固定于旋钮并具有两个曲柄臂;和两个连杆,所述两个连杆各自的一端与双曲柄连接,所述两个连杆各自的另一端与连接线连接,使连杆以如下方式工作当将旋钮转动预定角度以上时,连杆通过使由弹簧的カ产生的专家翻转来锁定旋钮,制动销穿过回转轴的内部而与轮胎抵接,驱动部借助杠杆的作用将连接线的カ增大并传递给制动销。另外,操作部包括操作柄;两个曲柄,所述曲柄与操作柄连接;和两个连杆,所述两个连杆各自的一端与曲柄连接,所述两个连杆各自的另一端与连接线连接,连杆以如下方式工作当将操作柄转动预定角度以上时,连杆使由弹簧的カ产生的转矩翻转从而锁定操作柄。或者,操作部包括旋钮;月牙凸轮,其固定于旋钮;和矩形连杆,其一端的内侧与月牙凸轮抵接,在所述矩形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线,矩形连杆以如下方式工作当将旋钮转动预定角度以上时,矩形连杆使由弹簧的カ产生的旋转カ矩翻转从而锁定旋钮。专利技术效果通过如上所述地构成,能够使带手动制动器的小脚轮小型轻量且低成本。另外,能够以一次操作锁定多个小脚轮车轮,所以也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带手动制动器的小脚轮的车轮部分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带手动制动器的小脚轮的制动系统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带手动制动器的小脚轮的操作部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带手动制动器的小脚轮的手柄式操作部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带手动制动器的小脚轮的手柄式操作部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带手动制动器的小脚轮的制动驱动部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带手动制动器的小脚轮的制动驱动部的变形例的图。图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带手动制动器的小脚轮的基于旋钮的操作顺序的图。图9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带手动制动器的小脚轮的基于操作柄的操作顺序的图。图10是以往的带手动制动器的小脚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參照图I 图9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如下所述的带手动制动器的小脚轮利用位于远离车轮的位置的操作部的旋钮牵拉连接线,经由位于车轮之上的杠杆,向穿过叉形部的回转轴的内部的制动销传递力,将制动销抵靠于轮胎从而阻止车轮的旋转。图I中示出带手动制动器的小脚轮的车轮部分的结构。图2中示出制动系统的结构。图3 图5中示出操作部的结构。图6和图7中示出制动驱动部的结构。图8中示出基于旋钮的操作顺序。图9中示出基于操作柄的操作顺序。在图I 图9中,轮胎I是橡胶等制成的旋转接地部件。车轮2是在塑料等制成的轮圈的外周覆盖轮胎的旋转部件。叉形部3是利用车轴将车轮支承为能够旋转的部件。基部4是固定在箱包主体并将叉形部保持为能够回转的部件。制动销5是与轮胎抵接从而阻止轮胎的旋转的部件。制动驱动部6是借助杠杆将制动销按压到轮胎上的结构。连接线7是连接操作部和驱动部的金属线。也可以用杆等代替线。连接线是指包括杆等在内的部件。操作部8是用于牵拉连接线的结构。双曲柄9是在ー根轴上带有两个臂的曲柄。连杆10是连接曲柄和线的部件。操作柄11是用于牵拉连接线的操作杠杆。轴承12是将回转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旋钮13是牵拉线的机构。由旋钮代表旋钮或操作柄等操作部件。回转轴14是使叉形部回转的旋转轴。车轴15是使车轮旋转的轴。轮圈16是连接轮胎和车轴之间的部件。护套17是保持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口环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乃本锭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