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用螺栓孔的珩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50028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8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联结用螺栓孔的珩磨工具,包括珩磨头和转轴,转轴一端连接旋转驱动装置,另一端连接珩磨头,珩磨头的外周面对应螺栓孔壁设置;所述珩磨头包括伸缩套及其直线运动导向装置、轴端套、珩磨条与铰接连杆,其中:所述轴端套套接在转轴末端、随转轴转动,铰接连杆由两根杆件铰接而成、两根杆件的连接处铰接珩磨条,铰接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伸缩套和轴端套,伸缩套的直线运动导向装置与转轴同轴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的联结用螺栓孔的珩磨修复,同时能确保联结用大螺栓孔的粗糙度和精度要求。工作时,不需要人工进行反复调整、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制作简易、安全可靠,适用于多种场合、易于大规模使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和装配领域,具体是在联结用的螺栓孔中心找正后、对没有对正的螺栓孔进行珩磨修正的专用工具。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和装配过程中,有很多通过螺栓联接的连接件,比如法兰盘、联轴器等,其连接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栓孔,在安装时,需先将法兰盘、联轴器等外圆和端面对正,才能顺利地装入螺栓连接件、使两者联结为一体。但是,在具体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工误差,配套的两个连接件上的螺栓孔往往会出现无法对正的情况,此时,需要首先找正两个联结转轴中心,再使用一些手工铰削或磨削的方法对不正的所有螺栓孔进行修正,使其对正。但是,手工处理后的螺栓孔的粗糙度和精度一般较差,达不到铰制孔的技术要求。 如图I、图2所示,是以汽轮机转子或电机转子等大轴联结安装时、所使用的两联结转轴为例,两联结转轴的连接处对应设置有联轴器I和联轴器2,联轴器I的连接端面上均匀分布有10个螺栓孔3-1、对应的,联轴器2的连接端面上也均匀分布有10个螺栓孔3-2。联轴器I的转轴中心线为Cl,联轴器2的转轴中心线位为c2。在安装时,首先将联轴器I与联轴器2的转轴中心线Cl和c2找正,使转轴中心线Cl和c2两者重合;然后再检查对应的圆周所有螺栓孔3-1和3-2的中心线ml和m2两者是否对正重合;找到没有对正的螺栓孔3-1和3-2,对其进行配铰、使两者的中心线ml和m2对正重合;最后,在对应的螺栓孔3-1和3-2内安装铰制螺栓并紧固。由于螺栓孔3-1和3-2的直径较大,对其进行修复对正时一般都采用手工铰削。但是,铰削后的螺栓孔3-1和3-2的粗糙度和精度低于其它未经修复的螺栓孔,且要远远低于安装要求,使联轴器I和2无法装配,甚至使联轴器I或2报废,造成大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的联结用螺栓孔的珩磨工具,使得珩磨出的螺栓孔满足粗糙度和精度要求。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联结用螺栓孔的珩磨工具,包括珩磨头和转轴,转轴一端连接旋转驱动装置,另一端连接珩磨头,珩磨头的外周面对应螺栓孔壁设置;所述珩磨头包括伸缩套及其直线运动导向装置、轴端套、珩磨条与铰接连杆,其中所述轴端套套接在转轴末端、随转轴转动,铰接连杆由两根杆件铰接而成、两根杆件的连接处铰接珩磨条,铰接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伸缩套和轴端套,伸缩套的直线运动导向装置与转轴同轴设置。所述直线运动导向装置是伸缩套的内端面设置的导向杆、和转轴末端面上沿轴向设计的配套导向孔。所述导向杆的长度大于铰接连杆达到最大角度时伸缩套与轴端套之间的距离。所述珩磨条沿轴向设置,其底部中心位置与两连杆连接处铰接。所述珩磨条是若干个、对称均布在珩磨头对应孔壁的周面上。所述珩磨头上设置有找正辅助装置,是若干个对称均布在伸缩套周面上的中心架,中心架沿径向设置、外端面对应孔壁。所述中心架的外端面表面覆铜。所述转轴输入端轴颈上固定套装有过渡套,过渡套与轴端套之间采用扭矩弹簧连接。本专利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本专利技术为了满足联结用大螺栓孔的安装要求,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创造性劳动、反复的试验和改良,设计和制造了一种联结用螺栓孔的珩磨工具。该联结用螺栓孔的珩磨工具,解决了传统的珩磨工具更换I次珩磨头、只能磨削I个固定直径尺寸的烦恼,可以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的联结用螺栓孔的珩磨修复,同时能确保联结用大螺栓孔的粗糙度和精度要求。工作时,不需要人工进行反复调整、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制作简易、安全可靠,适用于多种场合、可以成为机械制造和装配领域的常备工具,易于大规模使用和推广。本专利技术,通过分别对300丽和600丽汽轮机转子和电机转子联结螺栓孔的现场珩磨使用,其对螺栓孔的珩磨粗糙度可以达到Ral. 6,内孔直线度达到O. 02mm,圆柱度达到Φ0. 02mm,粗糙度和精度满足或超过图纸安装要求。具体在电厂使用时,采用具体尺寸的联结用螺栓孔珩磨工具、对联结用大螺栓孔的现场珩磨加工,适合螺栓孔直径范围为Φ 70mm 120mm,—般其自动调节内孔直径在5mm左右。附图说明图I是转轴联轴器的安装结构示意 图2是转轴联轴器螺栓孔的结构示意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 图4是图3的A-A视图的结构示意 图5是本专利技术珩磨头珩磨通径最大时的状态示意 图6是本专利技术珩磨头珩磨通径最小时的状态示意 图中标号表示1_联轴器、2-联轴器、3-螺栓孔、4-砂条、5-铰接连杆、6-轴端套、7-扭矩弹簧、8-过渡套、9-联结头、10-可调速动力头、11—油石架、12-铰接轴、13-导向杆、14-紧固螺母、15-伸缩套、16-中心架、17-覆铜层、m-螺栓孔的联结轴中心线、c_联轴器的转轴中心线、D-珩磨通径、L-轴端套与伸缩套上的铰接轴之间的距离、a-杆件夹角。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3 6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联结用螺栓孔的珩磨工具,包括珩磨头和转轴。转轴一端连接旋转驱动装置,另一端连接珩磨头,珩磨头的外周面对应螺栓孔3的内壁设置。转轴的旋转驱动装置是可调速动力头10,具体可以是可变速电动或气动头,也可以采用旋转动力和人工沿螺栓孔3轴向推动作轴向进给动力相结合的工作形式。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转轴的旋转驱动装置是可变速电动机输出轴,通过联结头9与转轴的输入端连接。本专利技术珩磨头的珩磨通径可随待珩磨的孔径大小实时变化,使本专利技术可以适用于一定尺寸范围的螺栓孔的找正处理。该珩磨头包括伸缩套15及其直线运动导向装置、轴端套6、珩磨条和铰接连杆5,其中轴端套6套接在转轴的末端、随转轴转动,铰接连杆5由两根杆件铰接而成、两根杆件的连接处铰接珩磨条,铰接连杆5的两端分别铰接伸缩套15和轴端套6。伸缩套15的直线运动导向装置与转轴同轴设置,即伸缩套15与轴端套6同轴设置,铰接连杆5受力作用时,伸缩套15在直线运动导向装置的作用下、沿转轴轴向往复运动。珩磨头工作时,珩磨条在工作扭矩产生的旋转离心力和带磨削螺栓孔3的内壁施加的压力的协同作用下,从而对螺栓孔3自动匹配、自适应磨削。转轴输入端轴颈上固定套装有过渡套8,过渡套8与轴端套6之间采用扭矩弹簧7连接,扭矩弹簧7具有传递工作扭矩、减小振动和防止工作负荷超载的作用。如此设计,使得可调速动力头10的产生的工作扭矩,通过特制联结头9输送至转轴,再经过渡套8、扭矩弹簧7、轴端套6和铰接连杆5依次传递到珩磨条。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伸缩套15的直线运动导向装置具体的是在伸缩套15的内端面上沿转轴轴向设置有导向杆13、转轴末端面上沿轴向开有配套的导向孔,即在铰接连 杆5的作用下、由于导向杆13的导向作用,伸缩套15只会沿转轴轴向往复运动。导向杆13的长度大于铰接连杆5达到最大角度amax时、伸缩套15与轴端套6之间的距离。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导向杆13的末端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伸缩套15内圈设置有与其相互啮合内螺纹,将伸缩套15在导向杆13上旋紧后,又通过在轴端盖15的外端面上安装紧固螺母14,将伸缩套15固定套接在导向杆13的末端上。另外,伸缩套15的直线运动导向装置还可以是多种结构,如分别设置在伸缩套15和转轴末端的相互配合直线导轨和滑动件、活塞杆和直线液压缸……等,就不一一枚举,只要其能做到直线运动导向的方向与转轴同轴即可。珩磨条沿轴向设置,其底部中心位置与铰接连杆5两连杆的连接处铰接。珩磨条是若干个、对称均布在珩磨头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联结用螺栓孔的珩磨工具,包括珩磨头和转轴,转轴一端连接旋转驱动装置,另一端连接珩磨头,珩磨头的外周面对应螺栓孔壁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珩磨头包括伸缩套及其直线运动导向装置、轴端套、珩磨条与铰接连杆,其中:所述轴端套套接在转轴末端、随转轴转动,铰接连杆由两根杆件铰接而成、两根杆件的连接处铰接珩磨条,铰接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伸缩套和轴端套,伸缩套的直线运动导向装置与转轴同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连平彭永会房贵明张桂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