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内孔珩磨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22716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2 0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异形内孔珩磨,包括珩磨头本体、油石座、油石和顶出机构。珩磨头本体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定位槽,每个定位槽内均活动设置有一个油石座,每个油石座上均固定有至少一块油石。顶出机构设置在珩磨头本体内,并能为油石座上下两端分别提供向外移动的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顶出机构中的台阶顶销外端通过弹簧抵住油石座,实现了油石的径向柔性进给,保证油石在珩磨时能紧密贴合不规则变化的待加工表面。加工精度高、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保养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孔磨削加工工具,特别是用于异形内孔加工的珩磨头。
技术介绍
对于部分筒状类零部件,如工程机械用高压油缸、发动机用缸套等,其内孔长径比大且内孔工作面精度指标要求较高,有的还有平台网纹的要求,普通加工无法实现,目前常采用珩磨加工的方式。珩磨加工可以快速精确去除加工余量,保证内孔形状、位置、表面形貌等精度符合图纸和使用要求。现有珩磨加工使用的珩磨头结构型式较为单一,珩磨工艺也比较成熟。传统的珩磨头油石座、油石等沿珩磨头轴线方向排列,顶紧装置也为刚性顶紧,只适合于珩磨标准的单一孔径圆柱形内孔,无法珩磨异形内孔,如鼓形、波浪形等内孔,但这些异形内孔类零部件在一些特殊工况用油缸、军工或机车用特殊型号发动机缸套等产品中比较常见。目前这种类型的产品内孔只能人工打磨或采用成形砂轮磨削,加工精度差,加工效率低,表面质量难以精确控制,而且此类磨削无法加工出平台网纹,批量生产难度较大,无法满足图纸要求,影响产品使用性能。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均未涉及一种能够珩磨异形内孔的磨头结构与设计方法,例如“弹性平顶珩珩磨头”(参见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CN102248475A)涉及一种可同时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形内孔珩磨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珩磨头本体(1)、油石座(2)、油石(3)和顶出机构(4);所述珩磨头本体(1)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定位槽(1‑1),每个定位槽(1‑1)内均活动设置有一个油石座(2),每个油石座(2)上均固定有至少一块油石(3);所述顶出机构(4)设置在珩磨头本体(1)内,并能为油石座(2)上下两端分别提供向外移动的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内孔珩磨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珩磨头本体(1)、油石座(2)、油石(3)和顶出机构(4);所述珩磨头本体(1)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定位槽(1-1),每个定位槽(1-1)内均活动设置有一个油石座(2),每个油石座(2)上均固定有至少一块油石(3);所述顶出机构(4)设置在珩磨头本体(1)内,并能为油石座(2)上下两端分别提供向外移动的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内孔珩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石座(2)包括沿珩磨头本体(1)轴向方向设置的定位座(2-1)和垂直于珩磨头本体(1)轴向方向设置的油石槽(2-2);所述定位座(2-1)和油石槽(2-2)呈十字形相互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内孔珩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石座(2)的油石槽(2-2)的上下围墙截面均为圆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内孔珩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石(3)的磨削面的横向截面和纵向截面均为圆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内孔珩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石(3)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珩磨头本体(1)轴线方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内孔珩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4)包括涨芯体(4-1)、上顶销(4-2)、弹簧(4-3)和下顶销(4-4);所述珩磨头本体(1)中心设有轴向贯穿的通孔(1-2);所述涨芯体(4-1)设在珩磨头本体(1)的通孔(1-2)内;所述涨芯体(4-1)上设有上部锥形轴(4-1-1)和下部锥形轴(4-1-2);所述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向军周斌谢志诚霍建红徐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南车柴油机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