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型磁共振磁体梯度线圈电源接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8021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5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导型磁共振磁体梯度线圈电源接头结构,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有效减小通电时导线的受力和震动,并有效提高安全性之设计,包含有固定模块、数对导电单元组合、接线耳所组成,其中,固定模块乃固定于超导体外壳上,而导电单元组合系由两根导电单元成为一组分别设位于固定模块中,每一根导电单元系于铜条外包裹绝缘材料而成,一端固定于超导体外壳中心之梯度线圈上,另端则连结接线耳,由于流入和流出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导电铜条作用的安培力相互抵消,极大减小震动和连接处受力,比传统方法安全和牢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超导型磁共振磁体梯度线圈电源接头结构,可以减小通电时导线的受力和震动,并有效提高安全性之技艺。
技术介绍
传统超导型磁共振磁铁梯度线圈电源线接头的技艺,如图一,是直接将导线92通过接线耳91连接到位于超导体外壳I中之梯度线圈9,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作用,变化的电流在磁场中产生剧烈震动,在工作中产生巨大噪音 并且长时间使用容易使接线耳断裂。创作内容为了克服现有导型磁共振磁铁梯度线圈设计上,在工作中产生巨大噪音并且长时间使用容易使接线耳断裂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操作方便又能减小通电时导线的受力和震动,并有效提高安全性之技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是是在磁场强度高的区域用成对的导电铜条,每根铜条先包裹绝缘材料后,形成一个导电单元,将其成对组成为一体,再利用固定块和盖板加以固定。由于流入和流出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铜条作用的安培力相互抵消,极大减小震动和连接处受力。铣有凹槽的固定块固定铜条。铜条另一端用接线耳连接导线,磁场边缘磁场很小,所以受力和震动很小,比传统方法安全和牢固。本技术的结构,包含有固定模块、数对导电单元组合、接线耳组成,其中,固定模块乃固定于超导体外壳上,而导电单元组合系由两根导电单元成为一组分别设位于固定模块中,每一根导电单元系由铜条外包裹绝缘材料构成,一端固定于超导体外壳中心之梯度线圈上,另端则连结接线耳。于梯度线圈上系设有螺丝而可供无磁螺母将导电单元末端定位之。其中,固定模块由一固定块、盖板及数个无磁螺柱所组成,于固定块上设有数道凹槽,分别可供每组导电单元置入,而固定块与盖板上设有相对位之孔位,以无磁螺柱将盖板合于固定块,而固定于超导体外壳默认之位置。另,每根导电单元前端设有偏向侧边之第一凸片,后端设有向下往外延深之第二凸片,藉此,单两导电单元组合后,两第一凸片间形一预定之距离,方便接线耳连结电线时,得具安全性之要求,该第二凸片系相对向外,以可方便与梯度线圈螺固定位。附图说明为了进一步说明而不是限制本技术的上述实现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传统技艺之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固定块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对导电单元立体示意图。I.超导体外壳2.固定块21.凹槽22.孔位30.导电单元组合3,4.导电单元31、41第一凸片32、42.第二凸片5.接线耳6.无磁螺柱7.盖板8.无磁螺母9.梯度线圈91.接线耳92.导线10.螺丝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至图5所示,本技术包含有固定模块、数对导电单元组合30、接线耳5所组成,其中,固定模块乃固定于超导体外壳I上,而导电单元组合30系由两根导电单元3、4成为一组分别设位于固定模块中,每一根导电单元3、4系由铜条外包裹绝缘材料所构成, 一端固定于超导体外壳I中心之梯度线圈9上,另端则连结接线耳5。如图所示,于梯度线圈9上系设有螺丝10而可供无磁螺母8将导电单元3、4末端定位之。其中,固定模块由一固定块2、盖板7及数个无磁螺柱6所组成,于固定块2上设有数道凹槽21,分别可供每组导电单元3、4置入,而固定块2与盖板7上设有相对之孔位22,以无磁螺柱6将盖板7合于固定块2,而固定于超导体外壳I默认之位置。另,每根导电单元3、4前端设有偏向侧边之第一凸片31、41,后端设有向下往外延深之第二凸片32、42,藉此,两导电单元3、4组合后,两第一凸片31、41间形一预定之距离,方便接线耳5连结电线时,得具安全性之要求,而如图所示之实施例,该第二凸片32、42系相对向外,以可方便与梯度线圈9螺固定位。权利要求1.一种超导型磁共振磁体梯度线圈电源接头结构,包含有固定模块、数对导电单元组合、接线耳所组成,其中,固定模块乃固定于超导体外壳上,而导电单元组合系由两根导电单元成为一组分别设位于固定模块中,每一根导电单元系由铜条外包裹绝缘材料而成,一端固定于超导体外壳中心之梯度线圈上,另端则连结接线耳。2.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导型磁共振磁体梯度线圈电源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模块由一固定块、盖板及数个无磁螺柱所组成,于固定块上设有数道凹槽分别可供每组导电单元置入,而无磁螺柱系将盖板合于固定块,而固定于超导体外壳。3.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导型磁共振磁体梯度线圈电源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导电单元前端设有偏向侧边之第一凸片,后端设有向下往外延伸之第二凸片。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导型磁共振磁体梯度线圈电源接头结构,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有效减小通电时导线的受力和震动,并有效提高安全性之设计,包含有固定模块、数对导电单元组合、接线耳所组成,其中,固定模块乃固定于超导体外壳上,而导电单元组合系由两根导电单元成为一组分别设位于固定模块中,每一根导电单元系于铜条外包裹绝缘材料而成,一端固定于超导体外壳中心之梯度线圈上,另端则连结接线耳,由于流入和流出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导电铜条作用的安培力相互抵消,极大减小震动和连接处受力,比传统方法安全和牢固。文档编号H01R11/01GK202513300SQ20112056951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张少斌, 张栋, 罗斌斌 申请人:深圳市贝斯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导型磁共振磁体梯度线圈电源接头结构,包含有固定模块、数对导电单元组合、接线耳所组成,其中,固定模块乃固定于超导体外壳上,而导电单元组合系由两根导电单元成为一组分别设位于固定模块中,每一根导电单元系由铜条外包裹绝缘材料而成,一端固定于超导体外壳中心之梯度线圈上,另端则连结接线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斌斌张少斌张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贝斯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