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追溯和监控PC构件的RFID电子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7334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5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追溯和监控PC构件的RFID电子标签,包括RFID的inlay、托盘、盖子和预埋件,托盘上表面盘内开有一长槽,托盘边缘处有一上卡扣;托盘下表面为一突起柱体,突起柱体上带有倒刺;预埋件剖面为“T”字形,其竖直部分的柱体为中空槽,其内开有内螺纹,内螺纹的直径小于托盘的突起柱体的直径,柱体的外表面开有锯齿状凹槽;预埋件的上部为盆状结构,其上表面与PC构件表面齐平;盖子内侧有一个防水密封圈,盖子下部边缘处有一下卡扣,当盖子盖在托盘上时,下卡扣与托盘上的上卡扣进行卡合并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RFID电子标签可对PC构件生产工程进行监控,还可以与BIM技术相结合,并在以后对该建筑的整体结构进行追溯时,能方便从数据库调出查询。(*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特别是一种可追溯和监控PC (Precast Concrete,预制混凝土)构件的RFID电子标签。
技术介绍
现今的建筑工程领域,弄虚作假行为时有发生,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上海市政府将在2011年12月I日全面施行《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管理办法》,该办法重要的一个做法是将在检测的建筑构件中标上唯一的“身份证”,以便通过“机器管人”,确保对该构件可追溯和可监控。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建筑工程领域出现了第二次革命的技术——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了将该技术与RFID技术相结·合,必须使得构件或者PC构件具有可追溯和监控的功能,而现阶段最经济和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在该构件中增加一个可追溯和监控的RFID的电子标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追溯和监控的PC构件RFID电子标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追溯和监控PC构件的RFID电子标签,包括RFID的inlay (嵌入物)、托盘、盖子和预埋件,所述托盘上表面盘内开有一长槽,所述RFID的inlay放置于长槽内,所述托盘上表面盘边缘处有一上卡扣;所述托盘下表面为一突起柱体,所述突起柱体上带有倒刺;所述预埋件剖面为“T”字形,其竖直部分的柱体为中空槽,所述中空槽内开有内螺纹,可以将预埋件通过丝杆固定在PC构件钢制模板上,所述内螺纹的直径小于所述托盘的所述突起柱体的直径,所述柱体的外表面开有锯齿状凹槽;方便该预埋件牢固地嵌入在PC构件中,所述预埋件上表面与PC构件表面齐平;所述盖子内侧有一个防水密封圈,所述盖子下部边缘处有一下卡扣,当所述盖子盖在所述托盘上时,所述下卡扣与所述托盘上的所述上卡扣进行卡合并密封。所述盖子、所述托盘和所述预埋件的上部的形状相匹配,可根据实际PC构件为圆形或方形或其它任何形状,所述托盘的突起柱体和所述预埋件竖直部分的柱体的形状可根据实际PC构件为圆柱形或长方体形或其它任何形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显著特点本技术不仅对PC构件生产工程进行监控,还可以与BM技术相结合,使得以后的建房子像搭积木一样简单、方便。同时,在以后对该建筑的整体结构进行可追溯时,能方便从数据库调出进行显示和相关信息的查询。附图说明图I为可追溯和监控的PC构件RFID电子标签三维剖面示意图;图2为托盘打开盖三维剖面示意图;图3为预埋件三维示意图;图4为盖子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技术。如图I所示,一种可追溯和监控PC构件的RFID电子标签,包括RFID的inlayl、托盘2、盖子21和预埋件3,如图2所示,所述托盘2上表面盘内开有一长槽22,所述RFID的inlayl放置于所述长槽22内,所述托盘2边缘处有一上卡扣25 ;所述托盘2下表面为一突 起柱体23,所述突起柱体23上带有倒刺24 ;如图3所示,所述预埋件3剖面为“T”字形,其竖直部分的柱体33为中空槽32,所述中空槽32内开有内螺纹31,可以将预埋件3通过丝杆固定在PC构件钢制模板上,所述内螺纹31的直径小于所述托盘2的所述突起柱体23的直径,所述柱体33的外表面开有锯齿状凹槽;所述预埋件3上表面与PC构件表面齐平;如图4所示,所述盖子21内侧有一个防水密封圈211,所述盖子21下部边缘处有一下卡扣212,当所述盖子21盖在所述托盘2上时,所述下卡扣212与所述托盘2上的所述上卡扣25进行卡合并密封。所述盖子21、所述托盘2和所述预埋件3的上部的形状相匹配,可根据实际PC构件为圆形或方形或其它任何形状,所述托盘2的突起柱体23和所述预埋件3竖直部分的柱体33的形状可根据实际PC构件为圆柱形或长方体形或其它任何形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子21、所述托盘2和所述预埋件3的上部的形状为圆形,所述托盘2的突起柱体23和所述预埋件3竖直部分的柱体33的形状为圆柱体。在PC构件尚未浇注期间,将通过绑扎托盘2的方式固定在初期PC构件骨架上,同时在制作PC构件模板时,利用丝杆通过内螺纹31固定预埋件3在其上,这样在浇注构件时可以将预埋件3直接浇注在PC构件上。这样的一种分离结构形式,使得该RFID电子标签在PC构件蒸汽养护阶段和混凝土养护期间等极端环境工艺下不会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而损坏inlay。带有密封圈211的盖子21这样的一种结构使得在PC构件清洗阶段或者雨水淋湿时防止水进入该托盘2内以免损坏inlay。上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尽可能详细的说明,但需要声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仍然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只要对本技术所做的任何改进或变型,均应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主张保护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可追溯和监控PC构件的RFID电子标签,包括RFID的inlay (I)、托盘(2)、盖子(21)和预埋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2)上表面盘内开有一长槽(22),所述RFID的inlay (I)放置于所述长槽(22 )内,所述托盘(2 )上表面盘边缘处有一上卡扣(25 );所述托盘(2)下表面为一突起柱体(23),所述突起柱体(23)上带有倒刺(24);所述预埋件(3)剖面为“T”字形,其竖直部分的柱体(33)为中空槽(32),所述中空槽(32)内开有内螺纹(31),所述内螺纹(31)的直径小于所述托盘(2)的所述突起柱体(23)的直径,所述柱体(33)的外表面开有锯齿状凹槽;所述预埋件(3)上表面与PC构件表面齐平;所述盖子(21)内侧有一个防水密封圈(211),所述盖子(21)下部边缘处有一下卡扣(212),当所述盖子(21)盖在所述托盘(2)上时,所述下卡扣(212)与所述托盘(2)上的所述上卡扣(25)进行卡合并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I所示的一种追溯和监控PC构件的RFID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21)、所述托盘(2)和所述预埋件(3)的上部的形状相匹配,根据实际PC构件为圆形或方形,所述托盘(2)的突起柱体(23)和所述预埋件(3)竖直部分的柱体(33)的形状可根据实际PC构件为圆柱形或长方体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追溯和监控PC构件的RFID电子标签,包括RFID的inlay、托盘、盖子和预埋件,托盘上表面盘内开有一长槽,托盘边缘处有一上卡扣;托盘下表面为一突起柱体,突起柱体上带有倒刺;预埋件剖面为“T”字形,其竖直部分的柱体为中空槽,其内开有内螺纹,内螺纹的直径小于托盘的突起柱体的直径,柱体的外表面开有锯齿状凹槽;预埋件的上部为盆状结构,其上表面与PC构件表面齐平;盖子内侧有一个防水密封圈,盖子下部边缘处有一下卡扣,当盖子盖在托盘上时,下卡扣与托盘上的上卡扣进行卡合并密封。本技术RFID电子标签可对PC构件生产工程进行监控,还可以与BIM技术相结合,并在以后对该建筑的整体结构进行追溯时,能方便从数据库调出查询。文档编号G06K19/077GK202512611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追溯和监控PC构件的RFID电子标签,包括RFID的inlay(1)、托盘(2)、盖子(21)和预埋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2)上表面盘内开有一长槽(22),所述RFID的inlay(1)放置于所述长槽(22)内,所述托盘(2)上表面盘边缘处有一上卡扣(25);所述托盘(2)下表面为一突起柱体(23),所述突起柱体(23)上带有倒刺(24);所述预埋件(3)剖面为“T”字形,其竖直部分的柱体(33)为中空槽(32),所述中空槽(32)内开有内螺纹(31),所述内螺纹(31)的直径小于所述托盘(2)的所述突起柱体(23)的直径,所述柱体(33)的外表面开有锯齿状凹槽;所述预埋件(3)上表面与PC构件表面齐平;所述盖子(21)内侧有一个防水密封圈(211),所述盖子(21)下部边缘处有一下卡扣(212),当所述盖子(21)盖在所述托盘(2)上时,所述下卡扣(212)与所述托盘(2)上的所述上卡扣(25)进行卡合并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新闻熊诚胡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上海城建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