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梁顶升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44428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2 2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构筑物顶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桥梁盖梁顶升过程中对于上部结构进行支撑的盖梁顶升施工装置。该装置涉及桥墩、盖梁及被移除的盖梁支座,所述盖梁支座原设于所述盖梁和桥墩之间,所述施工装置包括顶升液压油缸,所述顶升液压油缸倒挂于所述盖梁底部并环绕原盖梁支座位置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装置还包括平衡油缸和随动液压油缸,所述随动液压油缸与液压泵站相连,所述随动液压油缸基座固定设于所述盖梁底部原盖梁支座位置处,所述平衡油缸放置于所述桥墩顶部对应所述随动液压油缸处,所述平衡油缸间通过油管连通。其优点是:能够在油缸的油压突然消失或油管爆裂时仍能有效支撑顶升上部结构,避免上部结构滑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构筑物顶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桥梁盖梁顶升过程中对于上部结构进行支撑的盖梁顶升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在的河道、铁路、公路改造中,桥梁的净空及现有桥梁线形与新建桥梁线形衔接等问题是改造中的难点问题。目前国内许多跨河道高速道路桥梁,由于桥下净空不足,面临着改造的问题。对于旧桥的改造,传统的方法是将旧桥拆除重建,这将耗费大量财力物力,且施工周期较长对社会影响较大。桥梁顶升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桥梁改造技术,具有经济合理,施工周期短,对社会环境影响较小的优点,具有传统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为了尽可能减少对社会影响,缩短施工周期,甚至不中断交通,需要对桥梁进行顶升施工。目前,桥梁顶升技术中常用的施工方法是液压油缸,尤其在大吨位的桥梁顶升工 程中,液压顶升是唯一选择。液压油缸体系能提供强大的顶升力,整个液压油缸体系由油管连接,所以在顶升时可共同发挥作用。目前液压油缸整体顶升体系尤其是同步顶升技术已基本成熟,采用PLC液压同步控制顶升已在多项目工程中成功运用。在以往工程中液压顶升体系本身也作为桥梁顶升工程中的支撑体系。但是,液压顶升体系作为支撑体系存在很大的风险顶升时若出现液压内泄、油管爆裂等意外,会使桥梁顶升的安全性受到威胁,甚至发生不可估量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盖梁顶升施工装置,该盖梁顶升施工装置在顶升液压油缸旁增设随动液压油缸,使得在油缸的油压突然消失时通过随动液压油缸仍能有效支撑上部顶升桥梁、避免上部桥梁滑落。本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盖梁顶升施工装置,涉及桥墩、盖梁及被移除的盖梁支座,所述盖梁支座原设于所述盖梁和桥墩之间,所述施工装置包括液压泵站和与所述液压泵站相连的顶升液压油缸,所述顶升液压油缸倒挂于所述盖梁底部并环绕原盖梁支座位置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装置还包括平衡油缸和随动液压油缸,所述随动液压油缸与所述液压泵站相连,所述随动液压油缸基座固定设于所述盖梁底部原盖梁支座位置处,所述平衡油缸放置于所述桥墩顶部对应所述随动液压油缸处,所述平衡油缸间通过油管连通。所述随动液压油缸采用机械螺纹承载。所述随动液压油缸与所述平衡油缸数量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随动液压油缸的内侧密封并安装有进、出油管,所述进、出油管连接至所述液压泵站。所述平衡油缸间通过油管连通具体指的是每一所述桥墩上的平衡油缸通过油管、分配器串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I、本技术的随动液压油缸采用机械承载,避免了液压泄漏或密封漏油等事故,相对于液压液压油缸具有很好的安全可靠度。2、本技术的随动液压油缸采用液压驱动,在多台随动顶共同跟随时,保证了多台随动顶作用时的同步性,试验验证了这一点。液压驱动的跟随顶无需伺服电机,所以相对于机械驱动体量较小,易于安装和使用。3、本技术采用了行程较短的平衡油缸,使随动支撑体系具有了很好的整体受力性能,各随动顶受力基本一致,经试验验证达到了工程应用的效果。经过试验的对比验证,该技术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度,具有良好的同步性,可操作性以及整体受力性能,能够作为一种在油缸的油压突然消失或油管爆裂时仍能有效支 撑上部桥升桥梁,避免上部桥梁滑落的随动支撑机构,从而为桥梁顶升工程安全提供可靠保证。附图说明附图I为盖梁顶升施工装置立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盖梁顶升施工装置平面布置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I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2所示,标号1-6分别表示盖梁I、桥墩2、顶升液压油缸3、垫块4、平衡油缸5、随动液压油缸6。参见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盖梁顶升施工装置主要应用在桥梁顶升施工中,具体涉及到盖梁直接顶升施工方法,其中涉及到的建筑构件包括盖梁I和桥墩2。在常规的顶升施工中,首先通过顶升液压油缸3同步顶升抬高盖梁1,之后在盖梁I和桥墩2之间垫放垫块4,之后顶升液压油缸3收缸,盖梁I全部荷载由顶升液压油缸3转换到垫块4上,之后在顶升液压油缸3下放置垫块4,顶升液压油缸3下垫块4放置好后,顶升液压油缸3伸缸继续下一顶升行程,对于桥梁上部结构进行循环、交替顶升,直至顶升到设计高度。最后拆除顶升液压油缸3、并对于建筑物支撑垫块进行处理实现对于桥墩的接闻。和现有的顶升施工装置不同,本实施例中顶升施工装置还包括衡油缸5和随动液压油缸6。所述随动液压油缸6与液压泵站相连,所述随动液压油缸6基座固定设于所述盖梁I底部原盖梁支座位置处,所述平衡油缸5放置于所述桥墩2顶部对应所述随动液压油缸6处,所述平衡油缸5间通过油管连通。对应的,顶升液压油缸3则设置在盖梁I底部,环绕原支座位置。增设随动液压油缸6和平衡油缸5的目的是,避免在顶升液压油缸3的油压突然消失时,盖梁I滑落。随动液压油缸6由液压驱动泵站驱使随动液压油缸6进行工作,其内部采用机械螺纹来承载,通过机械螺纹的弹性变形来承受上部的荷载,随动液压油缸6为被动受力,即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提供的主动力远小于可承受载荷。在本实施例中,随动液压油缸6可承受载荷为4000KN,而其主动顶升力只约有I. 5KN。随动液压油缸6的内侧密封,安装进出油管,油管连接至液压泵站或者称为控制泵站上。顶升时,把该泵站打开,泵站内的油通过油管进入随动液压油缸6内,通过油压驱动随动液压油缸6内部的螺纹装置,随动液压油缸6自动跟进;收缸时,回油,随动液压油缸6内的油进入泵站。随动液压油缸6的内部旋转动力由液压泵站提供,通过调节旋转方向即可实现装置的上升和下降。顶升液压油缸3和随动液压油缸6倒挂在盖梁I底部的目的是为便于顶升操作(垫块7倒运方便),所有液压油缸(顶升液压油缸3和随动液压油缸6)均按向下方向倒置安装,顶升液压油缸3和随动液压油缸6随上部结构的升高而上升。顶升液压油缸3和随动液压油缸6与盖梁I固结,顶升液压油缸3和随动液压油缸6的顶升端与桥墩2分离。顶升液压油缸3和随动液压油缸6安装时应保证液压油缸的轴线垂直,以免因液压油缸安装倾斜在顶升过程中产生水平分力。顶升液压油缸3和随动液压油缸6的上下端应该放置钢板。平衡油缸5和随动液压油缸6的数量相同,每台随动液压油缸6下方各放一个行程很小的(约2_)的平衡油缸5,平衡油缸5规格相同,各个平衡油缸5之间有油管连通, 工作时所述平衡油缸5压力相等。通过增加平衡油缸5装置,可以自动纠正随动支撑之间刚性的位移偏差使每个支撑点的受力均衡。上部顶升荷载通过随动液压油缸6传递给平衡油缸5,同组的平衡油缸5通过油管联通,确保同组的随动液压油缸6受力均匀;所述平衡油缸5行程很小,各平衡油缸5之间有油管连通,随动液压油缸6与平衡油缸5共同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盖梁顶升施工装置,涉及桥墩、盖梁及被移除的盖梁支座,所述盖梁支座原设于所述盖梁和桥墩之间,所述施工装置包括顶升液压油缸,所述顶升液压油缸倒挂于所述盖梁底部并环绕原盖梁支座位置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装置还包括液压泵站、平衡油缸和随动液压油缸,所述随动液压油缸与所述液压泵站相连,所述随动液压油缸基座固定设于所述盖梁底部原盖梁支座位置处,所述平衡油缸放置于所述桥墩顶部对应所述随动液压油缸处,所述平衡油缸间通过油管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盖梁顶升施工装置,涉及桥墩、盖梁及被移除的盖梁支座,所述盖梁支座原设于所述盖梁和桥墩之间,所述施工装置包括顶升液压油缸,所述顶升液压油缸倒挂于所述盖梁底部并环绕原盖梁支座位置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装置还包括液压泵站、平衡油缸和随动液压油缸,所述随动液压油缸与所述液压泵站相连,所述随动液压油缸基座固定设于所述盖梁底部原盖梁支座位置处,所述平衡油缸放置于所述桥墩顶部对应所述随动液压油缸处,所述平衡油缸间通过油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璋陈立生葛以衡赵国强张斌王志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