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覃勇专利>正文

一种双电机驱动的半自动打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2791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2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包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电机驱动的半自动打包机,机架左侧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机架内部的凸轮轴及固定在轴上的若干个凸轮,凸轮分别带动设置在机架上的时机开关、原点开关、右顶刀、分离机构、中刀、加热机构及左顶刀动作;机架后侧的第二驱动电机分别给送带装置的上滚轮和下滚轮提供转矩,时机开关控制的转动机构对下滚轮的偏心转轴输出转矩,进而控制下滚轮与上滚轮紧贴或分离,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电机控制,其捆紧力更强,使用寿命高,且可以调节捆紧力的大小以适应不同的捆扎物;捆扎带的粘合效果更佳;上滚轮右侧的堵带开关可以避免卡带;节能效果显著,适合小批量生产的用户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包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电机驱动的半自动打包机
技术介绍
打包机是使用捆扎带缠绕产品或包装件,然后收紧并将两端通过热效应熔融或使用包扣等材料连接的机器,使捆扎带能紧贴于被捆扎包件表面,保证包件在运输、储存中不因捆扎不牢而散落。目前,市场上的半自动打包机的捆紧力大多为定值,不能根据不同的捆扎物进行调节,捆扎带之间粘结不够牢固,捆扎物较笨重时容易脱落,且打包机工作时噪音较大,出现卡带时工作人员难以及时发现,使机器磨损严重,使用寿命较低,耗电量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捆紧力可调,生产效率高且节能的双电机驱动的半自动打包机。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双电机驱动的半自动打包机,机架的左侧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机架内部的凸轮轴及固定在轴上的若干个凸轮转动,凸轮分别带动设置在机架上的时机开关、原点开关、右顶刀、分离机构、中刀、加热机构及左顶刀动作;机架的后侧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分别给送带装置的上滚轮和下滚轮提供转矩,上滚轮的转轴固定在机架上,固定在下滚轮前侧的机架上的转动机构对下滚轮的偏心转轴输出转矩,进而控制下滚轮与上滚轮紧贴或分离;所述转动机构的启闭由时机开关控制。上述的第一驱动电机是交流电机,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是直流电机,交流电机与直流电机上分别安装有用于控制电机惯性的电磁刹车。上述的由时机开关控制的转动机构包括有电磁铁、摇臂及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电磁铁的动铁的外端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偏心转轴上的摇臂的外端连接,动铁通过复位弹簧和摇臂带动偏心转轴转动,以使偏心转轴上的下滚轮与上滚轮靠近或分离。上述的分离机构设置在中刀后侧的机架上,分离机构的分离杆的下端部铰接在机架上,铰接在分离杆中部的小滚轮与相应的凸轮滚动连接,进而将分离杆上端部的分隔座插入或移出中刀的上方,分隔座的左侧固定有张紧开关,机架的顶部、分隔座的上方设置有由分隔座驱动其前后运动的压顶板。上述的左顶刀、中刀及右顶刀顺序设置在机架上部的竖向滑轨内,三者下端均设置在驱动其上下移动的凸轮的正上方,三者下端均设置有与相应的凸轮滚动连接的小滚轮,右顶刀的上部成型有供捆扎带通过的方孔,中刀的右侧成型有与右顶刀配合,进而切断穿过所述方孔的捆扎带的刀尖,左顶刀、中刀及右顶刀的上端均可移动至压顶板的下表面。上述加热机构设置在中刀前侧的机架上,加热机构的连杆的下端部铰接在机架上,铰接在连杆中部的小滚轮与相应的凸轮滚动连接,所述凸轮的转动带动连杆上端部的烫头插入或移出中刀的上方。上述的右顶刀、分离机构、中刀、加热机构及左顶刀均设置有复位弹簧;中刀和右顶刀的前侧设置有使两者紧贴的收紧弹簧;右顶刀和送带装置之间设置有引导捆扎带的滑槽。上述上滚轮的右侧设置有堵带开关。上述的时机开关、原点开关、堵带开关、张紧开关、电磁刹车、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与电路板电连接,电路板上设置有感应第二驱动电机工作电流大小以测量捆扎带进度的感应器。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双电机控制,其中,一个为交流电机(驱动凸轮轴转动),另一个为直流电机(驱动上滚轮,以实现打包带送带、退带),相比旧有的半自动打包机,其捆紧力更强,机器磨损更少,使用寿命能达 到普通机器的3倍以上;通过控制电磁铁的通电电流大小可以调节捆扎带的捆紧力,以适应不同的捆扎物;优化加热机构的烫头的运动轨迹(本技术的烫头近似直线运动),提高了粘合效果;上滚轮右侧的堵带开关可以及时的停止电机,以避免卡带对机器的磨损;捆包结束后,电机立即停止运转,减少机械磨损,降低噪音,省电节能,用电量不到普通机器的1/3 (按每天8小时计算,一年可省电约1000元以上)。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辅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分离机构示意图。图中1、捆扎带;2、复位弹簧;3、动铁;4、电磁铁;5、与时机开关配合的凸轮;6、时机开关;7、与原点开关配合的凸轮;8、原点开关;9、与右顶刀配合的凸轮;10、凸轮轴;11、与分离机构配合的凸轮;12、与中刀配合的凸轮;13、与加热机构配合的凸轮;14、与左顶刀配合的凸轮;15、第一驱动电机(交流电机);16、捆扎物;17、机架顶部;18、张紧开关;19、分隔座;20、压顶板;21、滑槽;22、堵带开关;23、上滚轮;24、摇臂;25、下滚轮;26、偏心转轴;27、小滚轮;28、右顶刀;29、中刀;30、左顶刀;31、电磁刹车;32、连杆;33、烫头;34、第二驱动电机(直流电机);35、机架35;36、分离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4 ;一种双电机驱动的半自动打包机,机架35的左侧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15,第一驱动电机15驱动机架35内部的凸轮轴10及固定在轴上的若干个凸轮转动,凸轮分别带动设置在机架35上的时机开关6、原点开关8、右顶刀28、分离机构、中刀29、加热机构及左顶刀30动作;机架35的后侧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34,第二驱动电机34分别给送带装置的上滚轮23和下滚轮25提供转矩,上滚轮23的转轴固定在机架35上,固定在下滚轮25前侧的机架35上的转动机构对下滚轮25的偏心转轴26输出转矩,进而控制下滚轮25与上滚轮23紧贴或分离;所述转动机构的启闭由时机开关6控制。上述的第一驱动电机15是交流电机,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34是直流电机,交流电机与直流电机上分别安装有用于控制电机惯性的电磁刹车31,电磁刹车31可以保证驱动电机断电的时候,其转轴立刻停止。上述的由时机开关6控制的转动机构包括有电磁铁4、摇臂24及复位弹簧2,复位弹簧2的一端与电磁铁4的动铁3的外端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偏心转轴26上的摇臂24外端连接,动铁3通过复位弹簧2、摇臂24带动偏心转轴26转动,以使偏心转轴26上的下滚轮25与上滚轮23靠近或分离。上述的分离机构设置在中刀29后侧的机架35上,分离机构的分离杆36的下端部铰接在机架35上,铰接在分离杆36中部的小滚轮27与相应的凸轮滚动连接,进而将分尚杆36上端部的分隔座19插入或移出中刀29的上方,分隔座19的左侧固定有张紧开关18 (LSI主令开关),机架顶部17、分隔座19的上方设置有由分隔座19驱动其前后运动的压顶板20。上述的左顶刀30、中刀29及右顶刀28顺序设置在机架35上部的竖向滑轨内,三 者下端均设置在驱动其上下移动的凸轮的正上方,三者下端均设置有与相应的凸轮滚动连接的小滚轮27,右顶刀28的上部成型有供捆扎带I通过的方孔,中刀29的右侧成型有与右顶刀28配合,进而切断穿过所述方孔的捆扎带I的刀尖,左顶刀30、中刀29及右顶刀28的上端均可移动至压顶板20的下表面。上述加热机构设置在中刀29前侧的机架35上,加热机构的连杆32的下端部铰接在机架35上,铰接在连杆32中部的小滚轮27与相应的凸轮滚动连接,所述凸轮的转动带动连杆32上端部的烫头33插入或移出中刀29的上方。上述的右顶刀28、分离机构、中刀29、加热机构及左顶刀30均设置有复位弹簧2 ;中刀29和右顶刀28的前侧设置有使两者紧贴的收紧弹簧;右顶刀28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电机驱动的半自动打包机,其特征在于:机架的左侧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机架内部的凸轮轴及固定在轴上的若干个凸轮转动,凸轮分别带动设置在机架上的时机开关、原点开关、右顶刀、分离机构、中刀、加热机构及左顶刀动作;机架的后侧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分别给送带装置的上滚轮和下滚轮提供转矩,上滚轮的转轴固定在机架上,固定在下滚轮前侧的机架上的转动机构对下滚轮的偏心转轴输出转矩,进而控制下滚轮与上滚轮紧贴或分离;所述转动机构的启闭由时机开关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勇
申请(专利权)人:覃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